【人民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同步测试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
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
D.限制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2.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引进’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
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3.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
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
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B.立法、司法分权制衡
C.中央政府、州实现合理分权
D.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4.下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
这部文献是()
A.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法国的《人权宣言》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5.独立战争胜利后的华盛顿甚至怀疑美利坚民族能否生存下去,他在一封信中说:“如果不建立一个赋有控制整个合众国的权力的政权,我认为,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其灭亡将指日可待。
”为此美国开国者们()
A.召开大陆会议制定《邦联条例》
B.召开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
C.主张以英国为榜样建立政府
D.主张增强政府的理性和智慧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7.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8.观察下方漫画,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肩头的山姆大叔说:“大家可以慢慢挪到中间吗?”为防止出现税收增加和开支削减的“财政悬崖”,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必须尽快达成妥协方案,但双方仍然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材料直接表明了()
A.美国两党本质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两党对垒轮流执政是美国政治的特色
C.美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内耗
D.美国的政党制度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保障
9.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请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C.宪法未授予议会立法权
D.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0.假设穿越“时空隧道”,回到 1876 年的欧洲,法、德两国的国家元首都可以做的事情是()
A.统率三军
B.主宰议会
C.创制法律
D.任职终身
11.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逐渐取得了更多的席位。
他们采取
的方式是()
A.议会改革
B.暴力革命
C.政变
D.控制国王
12.“这是一部充满了设计者的理想和对未来寄予憧憬的宪法。
它所创设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原则……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宪法的范例和模本。
”该宪法确立的政体是( )
A.民主集中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责任内阁制
13.恩格斯指出:“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
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
”材料中“帝国”是指当时的()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14.19世纪中期美国内战被称为“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主要是指国家统一于( )
A.一个政府
B.联邦宪法
C.两党政治
D.三权分立的政体
15.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
”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
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16.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
”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
17.下列三幅图片,图1为一位德国老人在汉诺威一处投票站参加选举投票,图2为奥巴马向民众介绍自己的施政方针,图3为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体现了选民的选举权
B.图2表明美国选民具有知情权
C.图3中法典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三项成就源头均是古希腊民主
18.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
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
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
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19.英国在“光荣革命”后的内阁会议上,国王是召集和主持者,国王的意见仍具有很高权威。
这一现象得到根本改变始于()
A.《权利法案》的颁布实施
B.英国国王退出内阁会议
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20.“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
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
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现象()
A.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B.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
C.证明法国人革命激情有余但治国能力远不如英、美
D.反映出法国忙于应付普法战争对制定宪法重视不够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15.0分,共15分)
21.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
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
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这些
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王
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
(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主要意图”,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总统受到参议院的制约,这一规定
的主要意图自然是实现分权制衡,故A项正确;B项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意图,故排除;C、
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2.【答案】A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词是“ ‘引进’的国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
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所以本题选A,BCD不符合史实。
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
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及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体现这一理念的措施是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所以应选D。
4.【答案】B
【解析】从图片信息1689年和1989年这两个时间就可以判断出是《权利法案》,《权利法案》
颁布于1689年,到1989年300周年。
A颁布的时间是公元前452—451年;C、D颁布的时间分别是1789年和1875年。
故答案选B。
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后的美国实行的是松散的邦联制,政府软弱无力,社会动荡不安,正如华盛顿所言“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其灭亡将指日可待”。
为此,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体制,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为美
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应选B。
6.【答案】B
【解析】国会有权建立和维持军队,执行法律、镇压叛乱;总统则是三军总司令。
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分权与制衡,故选B。
根据所学知识,A、C、D三项与联邦宪法内容不符。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法国是总统和内阁共掌行政权,德国宰相也执掌行政权,排除;B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德国皇帝拥有实权,不对议会负责,控制议会;D项错在“完全”上,法德两国议会都不享有完全立法权;而C项符合两国实际情况,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8.【答案】C
【解析】A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中并没有涉及这方面内容。
B项为错误项,与材料图片反映的内容不相符。
D项为错误项,材料内容与两党竞争无关,故答案选择C项。
9.【答案】C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但议会有立法权,正确的说法应是议会立法权并不独立,受皇帝的制约。
故答案选C。
10.【答案】A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876年,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施特赦;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因此选A。
11.【答案】A
【解析】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进行的积极斗争,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改革。
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通过,扩大了选民的范围和降低了选民的财产限制。
所以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更多的席位主要是通过议会改革的方式,故选A项。
B、C、D叙述不正确。
12.【答案】C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共和、联邦制原则,对后来各国的宪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照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所以选C。
13.【答案】C
【解析】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宰相由皇帝直接任命,宰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对皇帝直接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内阁重要大臣也由皇帝任命,所以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所以材料中所说的帝国为德国,故选C。
14.【答案】B
【解析】19世纪中期美国内战的首要目标并不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而是要维护国家的统一,是要
把国家统一于联邦宪法之下。
15.【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在国民议会中以一票的优势确立的,且总统的任
期比较长,可以连选连任;这说明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故选A、B、C说法错误;这说明共和
制度仍需坚持不懈的斗争,故D说法错误。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形势。
材料中的“1644年”表明描述的是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时期(1640~1688年),当时斗争双方是以资产阶级、新贵族为代表的议会和旧贵族拥护
的国王,故排除A、C两项;政党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才出现,19世纪下半叶,现代意义上的两
党制才正式形成,故排除D。
17.【答案】D
【解析】图3中的《拿破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中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D项说法不正确。
18.【答案】D
【解析】题干中威廉一世从“联邦主席”到“德国皇帝”再到“德意志皇帝”称谓的变化,反映了企图建立中央高度集权的愿望,但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反映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的争夺,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19.【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内阁会议上,国王是召集和主持者,国王的意见仍具有很高权威”,后来
随着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内阁掌握行政权,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20.【答案】A
【解析】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换言之,这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
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干。
21.【答案】(1)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
形成责任制内阁,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联邦政府拥有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3)不同点: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
(4)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解析】(1)从材料中“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可以看出国王受到《权利法案》和议会的约束;18世纪英国的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于是国王被架空了。
(2)从材料中“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可见,其特点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结合所学知识从1787年宪法的内容来分析。
(3)从材料中在英国“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在德国“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可见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途径方面来分析原因。
(4)本题也是个开放性的题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可以总结出该组材料恰当的主题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