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街巷背后故事有些苏州人不一定知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街巷背后故事有些苏州人不一定知道
苏州的街巷地名可谓五花八门,尤其是在古城区,看着一块块路牌,你可知道那一个个名字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么多地名,身为苏州人的你又了解多少?
和数字有关的苏州地名
苏州跟数字有关的街巷太多了,从一可以排到万,你不信?自己看吧!一人弄、二郎巷、三元坊、四亩田、五卅路、六步桥、七道湾、八宝街、九胜巷、十梓街、百步街、万年桥大街。

这些地名也是有出典的,你知道几个?
1一人弄
西出乌鹊桥路,东接羊王庙(弄),长80.2米,宽1.3米,砖石路面,弄极狭窄,谑称仅可一人通过,故名一人弄。

2二郎巷
北起十全街,东傍内城河,向南折西至相王路。

巷子里原来有个二郎庙,所以被叫做二郎巷。

也有些周边的老苏州叫这个巷子宜兰巷,
这两个名字苏州话读起来有点像哦~
3三元坊
就在苏州中学附近。

起初是清代地方官专门为大学霸钱棨(qǐ)建造的一座高大的牌楼,如今街道拓宽,牌楼已不复存在了,地名倒是保留了下来。

不过也资料称,三元坊虽确指牌楼,却是有三座,并且是明代而非清代的,因而也和钱棨无关。

插段小故事,为什么说这位钱棨是“大学霸”,很简单,他28岁
时,县试、府试、院试,连夺三个第一名,45岁时中解元,两年后会试得中会元,同年殿试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也成为了中国科举史上两个“六首状元”之一(另一个是明初的黄观)。

4四亩田
在桃花坞大街石幢弄北,分东四亩和西四亩。

听起来名字不怎么样?呵呵,那么小鱼告诉你,这里是陈圆圆的出生地,嗯。

5五卅路
南起十梓街,北出言桥至干将东路。

以前这里也属于张士诚兵败后的“王废基”,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后,苏州各界发起募捐,后以退回的一万元捐款,在体育场东侧筑“五卅路”以纪念。

6六宅头
在百步街北面,葑门护城河边,现在是苏大王健法学院所在地,曾是优雅漂亮的住宅,是两栋两层六底小楼房,解放前有东吴大学的六位教授住家在此,故得名六宅头。

7七姬庙弄(里)
连接谢衙前和后庙巷的小巷,紧靠三中。

名字来源于七姬庙,也叫七姬园,是为纪念张士诚女婿潘元绍的七位小妾而立的。

对,不是张士诚,也不是潘元绍,只是七位小妾,她们分别姓程、翟、徐、罗、
卞、彭、段。

为什么单单纪念这七位小妾,原来元末朱元璋攻苏州时,张士诚命女婿潘元绍守城。

潘眼见城破在即,就回家让他的七个小妾自尽守节,自己反倒投降了朱元璋——结果还是被杀了。

后来包括文徴明等,都感怀七女的贞烈和不幸,更不齿于潘的残忍无耻。

现在七姬庙里北口,还有一座“七姬园”的小游园。

8八宝街
北出定慧寺巷,南去西向与张家弄相连,旧方志录里没有记载,传言张士诚曾埋八宝九缸十六甏于此,后被太平军挖出,由此得名。

9九如巷
从十梓街拐进五卅路,左边第一条巷子就是九如巷。

在清代,这
里叫钩玉巷,于是还有俗讹成狗肉巷。

说到九如巷,大家一定会想到张家四凤:元和、允和、兆和、充和,以及四位女婿: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和傅汉思,成就了民国时四段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事实也的确如此,除了沈从文后来惨了点。

十3十梓街
梓为百木之王,街名源自古诗”太守署前树十梓”街北有子城遗址,明代之前就是苏州府署。

现在的十梓街是合并了望星桥东的天赐庄和望星桥至凤凰街的严衙前。

百百花洲
胥门至盘门的城墙和第一直河之间,为一狭长地带,沿用南宋时旧名。

本为接待外国使臣与高官显宦的姑苏驿的精致花园,建有接官
厅。

南宋创建的百花庵在街南端,盛时室宇人称“一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则为一年一度庙会,香火鼎盛。

万万人码头
在石路南浩街的神仙庙旁边,相传以前是专门用来押运犯人的码头,被叫做犯人码头。

苏州话里犯人和万人读音近似,后来不运犯人了,就改叫万人码头。

现在经过整修后变成了护城河水上游的码头。

其他带数字的还有很多,比如三香路(源于三乡庙)、三山街(取海外三座仙山之名)、三多巷(多福多寿多子)、五龙堂(祈雨的地方)、五爱巷(原王枢密巷,北宋五鬼之一的王钦若曾居此,解放后改今名)、五峰园弄(源于五峰园,园内有五座假山)、六步桥(也叫陆步桥,在金阊新
城)七公堂弄(南接葑门横街)、七道湾(北接白塔东路)、九胜巷、九条弄(得名于九排草棚)、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因旧有十口井得名)、百步街(长度正好百步)、百口桥(东汉顾训五世同堂,家有百口)等。

听名字就知道的地名
观前街
观(读音同“冠”)前街,听名字就知道是道馆前面的一条街,这个道观就是大家熟悉的玄妙观。

大家都知道观前街古代就是苏州最热闹的地方,其实这话不对。

太平军进苏州前,苏州最热闹的地方在阊门外。

结果太平军一把火把阊门外烧成了白地,进城后就在玄妙观前辟出一块地方发展商业,这才有了观前街。

太监弄
这个名字有点怪,这太监就是你想的那个太监!
所以这个弄堂真的是太监居住的地方哦!大家都知道我们苏州的丝织业一直很发达。

明朝的皇帝会派内官、内使、太监来苏州监管织造局,少则来一两个,多的时候一来十几个,当然得给他们安排住宿啦。

一批一批的太监都住这儿,这条弄堂就变成了“太监弄”。

道前街、司前街
这两个一听名字就能猜到大抵是在官府衙门前面的街。

道前街东起人民路饮马桥北堍,与十梓街相对,西至外城河上的姑胥桥,与三香路相连,全长1430米。

这条街明清两朝为衙署集中地,道前即按察使司署前。

司前街南以三多桥为界与东大街相连,北以吉利桥为界,过桥出道前街与养育巷相对。

明清两代在这里设司狱司衙,所以这条街就叫司前街啦!然后一直到解放后,都还是市公安局看守所、拘留所。

1997年看守所、拘留所迁至陆墓。

中军弄
中军弄位于东大街北段东侧,西出东大街,东端不通。

古代有中军衙门在此,按清制,督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之首领官统称中军。

因地近书院巷,是巡抚所属的中军。

铁局弄
铁局弄东出学士街,西至印铁制罐厂。

元代就在这这里设了铁匠局。

醋库巷
醋库巷东起凤凰街,西至平桥直街。

宋代是这里设置了监酒厅,还造了醋库,用来保存醋。

所以叫这个名字简直太贴切……后来醋库不在这儿了,名字倒是保留了下来。

牛车弄
牛车弄南起大石头巷,北至干将西路。

宋代时这儿专门卖牛拉水车,于是干脆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其他还有不少哦~比如枣市街、养蚕里、酱油弄、草鞋湾、剪刀弄、皮市街等等。

养育巷
这个比较特别,看名字会误解,以为是什么学府聚集或者纪念某人养育之恩的地方。

但你如果用苏州话一读!就会立刻发现↓苏州话读“养育巷”和读“羊肉巷”是一样一样的!
小鱼小时候一直以为这条巷子是卖羊汤或者卖羊肉的啊!感觉是个很美味的地方啊!认字以后才发现是养育,落差有点大……
但这儿居然真的就是“羊肉巷”!唐宋的时候这儿还叫“永安巷”,明代叫“中街巷”,当时巷内聚集了不少来自藏书人开的羊肉小吃店,大伙就把这儿俗称“羊肉巷”。

民国初要订路牌了,大概是觉得叫“羊肉巷”太俗气,于是机智地写作“养育巷”,读音没变,看上去高雅多了!
有些地名初听会产生误解
天线弄-这儿是做天线的?
拜托不要想当然,以前哪有天线这种东西啊。

天线弄东接地方弄,西出司前街。

旧时亦称西采莲巷。

据老人云:本弄自古即名天线弄。

光绪末年有人在此设家庵,以弄名谐音称天仙
庵。

乐桥-这儿是用来庆祝的?
大错特错啊!
乐桥位于苏城中心,历来作为分界区划标志,古时候是城内闹市之最!但是,真的和庆祝无关,因为这里曾经是刑场。

乐桥原来的名字其实叫戮桥。

杀戮的戮啊!和庆祝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在苏州话里,戮和乐的读音很相似。

苏州人觉得老叫戮桥多血腥,于是大家干脆去凶化吉,改作乐桥。

泗井巷-挖井队的地盘?
真不是!完全属于两个行业!
其实是宋代有个官职叫酒务,专管酿酒与酒税事务。

原有酒务四,合而为一,故名四酒务,亦即都酒务。

合并后的四酒务官署在这里,
这地方估计就被叫成四酒务。

清代的时候被人叫着叫着变成了泗酒巷。

民国初期不知道怎么的又误传了,就变成了现在的泗井巷。

水仙弄-水仙花市场?
这个水仙弄的水仙,不是指水仙花啊!而是和神话人物柳毅有关,指的是水中的神仙。

由于柳毅能出入海中,被苏州人尊为“水仙”。

学士街-住的都是文化人?
虽然是有文化人住这儿,但这儿以前其实是卖药的地方!
学士街,最早叫药士街,苏州话现在还是叫药士街,原来是卖药的市场,后来因为王鳌住在那边改叫学士街。

和方位有关的苏州地名
【东美巷】古称馆娃坊,吴王离宫别馆所在。

宋代为果子行集中地,故亦称果子巷。

明代始称东米巷,是与西米巷对称,清代转音称东美巷。

↑道前街东美巷口青石古井↑
【西美巷】东侧本有河,与东美巷-牛车弄夹河平行。

宋代名和丰坊。

明代是米行集中地,称西米巷,清代转音讹为西美巷。

巷多大宅院。

【南石皮弄】一长一短两条平行,原巷内多为小手工业及小贩聚
居的茅棚陋舍,与外口十全街显贵宅院相比益显破败不堪,人称“破弄”,因“破”字弄名不雅,以拆字法称“石皮弄”。

1980年调整重名,此处冠以“南”字。

【府东巷】历代称施巷,吴音施、舒不分,民国后遂讹为舒巷。

1980年定为今名。

和动物有关的苏州地名
【凤凰街】1980年定名为凤凰街。

南段老凤凰街古名孔圣坊巷,唐宋时期,有孔圣坊竖立北口。

传说:康熙帝南巡行宫就在街附近,“圣上”出入,即逢“孔圣”,于仪礼不符,遂借街南端西侧原金雀弄名,以“金雀对凤凰”为由改称凤凰街。

听上去有点小迷信,不过凤凰本就是传说中的动物。

【东麒麟巷】古时候其实叫骑龙巷。

相传附近河中有龙潭,曾有万鲤来潮之异,所以叫骑龙巷,后来讹传为东麒麟巷。

【饮马桥】有两个传说。

一说的是东晋时代有位高僧叫支遁骑着马到了这里,放马饮水到桥下,马饮水的地方居然生出了莲花。

另一个说法是和关公的赤兔马有关,古代的时候在这座桥的南面有一座关帝庙,关公所骑的赤兔马,常常在夜里无人之际,跑出来在桥下饮水。

【乌鹊桥】古名桥,与阖闾城同建,相传建城之初,此处有吴王乌鹊馆,桥因馆而得名。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乌鹊桥的诗词,如唐白居易有“乌鹊桥红带夕阳”、“乌鹊桥高秋夜凉”“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桥头冰未消”等佳句。

明高启也留下“乌鹊南飞月自明,恨通银汉水盈盈,夜来桥上吴娃过,只道天连织女行”的绝妙意境。

这些诗句给这座桥增添不少浪漫情怀~
其他的还有好多,比如:黄鹂坊桥、鹅颈湾、牛角浜、狮子口、海狮弄、虎弄、骆驼桥浜、猪行河头、乌龙巷。

和名人有关的苏州地名
泰伯、伍子胥、干将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我们不说了,稍微列举几个:
【苏公弄】就在定慧寺巷里,相传苏东坡与定慧寺和尚关系密切,在苏州时经常到寺内饮酒赋诗,寺内主持和尚让出住房和花园,供苏东坡起居。

这条弄堂就是为了纪念苏东坡命名的。

【专诸巷】在西中市靠近阊门城楼那里,往南可以通到金门。

据说专诸生前居住在这里,为报公子光之恩,苦学炙鱼技能,终以一把鱼肠剑刺死了吃货吴王僚,然后自己也被卫士杀死了。

【肖家巷】临顿路醋坊桥东面,也叫周将军巷。

东吴大将周瑜周公瑾曾在苏州居住过,相传他的故居即在今天的肖家巷内,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宋代名将周虎也在这儿住过,所以是第二个周将军。

……
苏州名人故居太多,一条条街巷实在说不过来,这故事讲起来别说三天三夜,讲一年都讲不完,所以我们赶紧刹车,以后有机会再继续讲。

然后还有些地名是和花卉有关的,比如丁香巷、兰花街、幽兰巷、花萼里、杏花里、梅园弄、桂花弄、荷花场、莲花巷、蔷薇弄等等。

最后,说一个和蔬菜有关的苏州地名。

韭菜弄
这条弄堂宽只有70多厘米,仅够一个人走。

在巷子里,手臂不能完全张开,遮阳伞也不能完全打开,最窄的地方只有70厘米左右,巷子的长度约为23米。

这条可是网友眼中的“减肥励志巷”哦~稍微吃
多点说不定就走不过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