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水油经2次酯化处理制备生物柴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泔水油经2次酯化处理制备生物柴油
李体海;刘睦超;李敬生
【摘要】It takes 7 -8 h to decrease the acid value( AV)of waste cooking oils from 125.46 mg · g-1 to 3 mg · g-1 for one step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Based on one-step process,two-step esterification process was adopted by separating intermediate to speed reaction equilibrium with normal acid and base catalysts.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 is alcohol-oil ratio of 5 with catalyst amount of 1.0% at 110 ℃. The total reaction lime is 4. 5 h with first esterification time of 3.5 h and second esterification time of 1 h, which is shortened by 2. 5 -3.5 h. The AV can be decreased to 2.657
mg · g-1 after treatment. With 1% catalyst, the neutral oil was reacted with alcohol-oil ratio of 7 at 65 °C for 75 min. The conversion rate rea ches 94% and the performance can meet the main index of 0# diesel.%经1次酯化法使泔水油(初始酸值约125.46 mg·g-1)达到酸值为3 mg·g-1以下的醇解要求,需要7~8h.在不改变原工艺路线的条件下,利用常规酸、碱催化剂,进行分步酯化,分离中间产物,加速反应,可缩短总反应时间.酯化条件为:醇油摩尔比5∶1,催化剂质量分数1.0%,温度110℃.第1次酯化时间3.5h,第2次1h,总时间为4.5h,缩短了2.5~3.5 h,处理后的原料油酸值为2.657 mg·g-1以此中性油为原料,在醇油摩尔比7∶1,催化剂质量分数1.0%,温度65℃,时间75 min条件下,原料转化率达94%以上,试验产品质量达到0#柴油的要求.
【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2)004
【总页数】4页(P478-481)
【关键词】泔水油;生物柴油;酯化反应;醇解反应;酸值
【作者】李体海;刘睦超;李敬生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济宁市轻工纺织工业办公室,山东济宁272017;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14.2
生物柴油(FAME)是指以油料农作物、油料林木果实、油料水生植物的油脂、动物油脂以及废餐饮油为原料,与低级醇经酯交换反应制得的脂肪酸单烷基酯[1-3].生物柴油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充分应用.日本以餐饮废油(泔水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开发较为完善.近几年,国内生物柴油的研发和生产得以长足发展,但和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以泔水油为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由于泔水油原料的酸值(AV,以KOH计)过高,影响后续过程的正常进行,产品收率不高,成本居高不下[4].目前对常规的酸、碱催化工艺调整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不改变企业生产工艺路线条件下,利用常规酸、碱催化剂,变原来1次酯化为2次酯化工艺,并进行条件优化.
1 试验
1.1 试剂与原料
甲醇:分析纯,上海化工试剂有限公司.泔水油: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1.2 反应原理
1.2.1 酯化反应
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甲醇和净化处理的泔水油混合,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游离态脂肪酸和甲醇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反应如下:
游离脂肪酸+甲醇→脂肪酸甲酯(FAME)+水.
1.2.2 醇解反应
在NaOH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控制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静置、水洗、蒸馏除甲醇,分离出甜水,得产品.甜水中的甘油回收反应式如下:
1.2.3 方法与步骤
1)泔水油的预处理.泔水油的成分比较复杂,含蛋白质、磷脂等混溶性杂质及少量
水[5-8],酯转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决于原料预处理的好坏.处理方法为:将泔水油
加热到80~90℃,然后用低速离心机以4000 r·min-1的转速分离,弃下层残渣;
脱色;将毛油加热至80~90℃,加入一定量的软水,搅拌,用高速离心机12000~16000 r·min-1离心分离约20 min;真空干燥脱水.预处理的原料油酸值为125.46 mg·g-1,水的质量分数约为0.052%.
2)酯化反应.后续醇解反应所需的原料酸值为2~3 mg·g-1,用1次酯化工艺,达
到此值约需酯化时间7~8 h,主要原因是反应后系统中水、甲醇等不能及时分离,影响反应转化率.本研究将原工艺的1次酯化改为2次酯化,工艺设备不变,在第
1次酯化时分离水,甲醇等,改变反应平衡.
第1次酯化:称取已处理原料油100 g,置于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控制转速500~600 r·min-1,连接冷凝回流装置(同时接有蒸馏装置待用).将原料油预热到70~80℃,慢慢滴加质量分数40%的甲醇水溶液,按比例加入浓硫酸,开动搅拌器使其充分混合;升温,蒸出水相,反应时间约3.5 h.
第2次酯化:以第1次酯化的的中间产品为原料,按比例加入催化剂、甲醇等,控
制反应温度,控制反应时间约1 h,蒸出前馏分,得精制油.
3)醇解反应.以第2次酯化的精制油为原料,在强碱催化下,按比例加入甲醇,控
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解后的油品静置分层,分离下层甘油等杂质,取上清液,用50℃蒸馏水洗涤,然后减压蒸馏,取180~230℃馏分,即得生物柴油FAME.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
1.2.4 酯化反应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1)第1次酯化反应.影响转化率的因素:A为醇油摩尔比,n(醇)/n(油);B为催化剂质量分数,%;C为反应温度,℃;D为反应时间,h.设定正交试验(见表1),确定最佳试验条件.采用四因素四水平,试验次数为16的L16(44)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其中:AV为酸值,X为转化率.
表1 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Tab.1 Influential factor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编号A B C D 1 1∶3 0.70 75 2.02 1∶4 0.80 95 3.03 1∶5 1.00 105 3.54 1∶6 1.25 110 4.0
表2 酯化反应正交试验L16(44)表Tab.2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ata in table L16(44)编号A B C D AV/(mg·g-1) X/%
续表编号A B C D AV/(mg·g-1) X /%k1 27.50 41.31 31.99 26.25 k2 21.12 14.69 30.00 22.21 k3 21.08 17.65 22.59 20.26 k4 22.95 19.79 8.66 24.72 R 6.42 26.61 23.32 5.98
分析可知,A3B2C4D3组合为反应最优条件,各因素对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顺
序为: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
2)验证正交试验结果.按照最优A3B2C4D3组合,即醇油摩尔比为5∶1,催化剂
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3.5 h,对正交试验进行验证,
结果见表3.可见,以最优条件组合酯化后的原料酸酯均值为6.1887 mg·g-1.
表3 第1次酯化验证数据Tab.3 First esterification result编号 A B C D
AV/(mg·g-1)AV均值/(mg·g-1)1 5∶1 1.0 110 3.5 6.2028 6.18872 5∶1 1.0
110 3.5 6.18353 5∶1 1.0 110 3.5 6.1798
3)第2次酯化反应.以第1次酯化产品为原料,进行第2次酯化以降低油品的酸值,试验结果见表4.从表4看出,第2次酯化后,原料的酸值均值约为2.6570 mg·g-1.满足了原料酸值小于3 mg·g-1醇解要求.总酯化时间为4.5 h.
表4 第2次酯化验证数据表Tab.4 Second esterification result编号 A B C D
AV/(mg·g-1)AV均值/(mg·g-1)1 5∶1 1.0 110 1 2.7689 2.65702 5∶1 1.0 110
1 2.54743 5∶1 1.0 110 1 2.6548
江苏恒顺达的生产数据显示,1次酯化法酸值达到3 mg·g-1以下,所需时间约
7~8 h,2次酯化法的总酯化时间约4.5 h,减少了2.5~3.5 h.反应周期缩短,既节约了能源,又有利于醇解反应的进行.
1.2.5 单因素对醇解反应的影响
利用第2次酯化产物为原材料,以NaOH为催化剂,分别就醇油摩尔比、催化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转化率影响进行了优化,结果如图1-4所示.
1)醇油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由图1可知,随着醇油摩尔比不断增加,转化率有
较明显增幅.醇油摩尔比为7∶1时,转化率可达94%以上.接近6.5∶1~7∶1时,随着醇油比增加,转化率反而有降低趋势,因为甲醇的增多不利于温度的控制.因此,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7∶1为最佳醇油摩尔比.
2)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由图2可知,随着催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转化率
相应增加.当质量分数为1.0%时,反应转化率可以达到94%以上.当催化剂质量分
数为1.02%时,转化率有降低趋势.因为催化剂增加,容易引起皂化反应,影响后
续产品的提纯.因此,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催化剂质量分数取1.0%.
3)反应温度对转化率影响.由图3可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应温度65℃时转化率最高.温度过高,醇解反应阶段容易皂化,出现胶状物,使得转化率相对降低.因此,从皂化程度、能源节约等多方面考虑,65℃为最佳温度条件.
4)反应时间对原料转化率影响.由图4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60~75 min期间原料转化率增幅较大.反应时间75 min时,原料的转化率最高.随着时间延长,原料的转化率反而降低.因此,最佳反应时间约75 min.
2 试验产品质量检测
表5为试验制得的生物柴油主要性能指标.
表5 生物柴油性能指标Tab.5 Performance of bio-diesel and 0#diesel
由表5可知,本试验产品既优于0#柴油标准,也完全满足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的基本质量要求.
3 结论
1)分步酯化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5∶1,反应温度110℃,催化剂质量分数1.0%,第1次酯化反应时间3.5 h,第2次酯化反应时间为1 h,总酯化时间4.5 h,与1次酯化法相比,酸值达到3 mg·g-1以下所需时间缩短2.5~3.5 h.
2)利用2次酯化处理的中性油为原料,在醇油摩尔比为7∶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75 min的条件下,醇解反应转化率为94%以上.
3)所得生物柴油满足0#柴油的指标,同时满足了GB/T 20828—2007的基本质量要求,且燃烧后无有害气体排放量,具有优异的环保特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相关文献】
[1]党亚固,费德君.均相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9,29(增刊 1):297-299.Dang Yagu,Fei Dejun.Study on homogeneous process for biodiesel preparation [J].Modern Chemical Industry,2009,29(S1):297-299.(in Chinese)
[2]Phan Anh N,Phan Tan M.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waste cooking oils[J].Fuel,2008,87:3490-3496.
[3]李昌珠,蒋丽娟,程树棋.生物柴油-绿色能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8-65. [4]Felizardo P,Correia M J N,Raposo I,et al.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waste frying oils[J].Waste Management,2006,26:487-494.
[5]Zhang Y,Dube M A,McLean D D,et al.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waste cooking oil:2.economic assessment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3,90:229-240.
[6]谢国剑.潲水油制取生物柴油燃料的研究[J].化工科技,2005,13(4):20-22.Xie Guojian.Research on biodiesel produced from waste cook grease with high acid value [J].Science & Technology in Chemical Industry,2005,13(4):20-22.(in Chinese) [7]Lou Wenyong,Zong Minhua,Duan Zhangqun.Efficient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high free fatty acid-containing waste oils using various carbohydrate-derived solid acid catalyst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18):8752-8758.
[8]Encinar J M,Gonzalez J F,Rodriguez-Reinares A.Biodiesel from used frying
oil:variables affecting the yiel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diesel[J].Ind Eng Chem Res,2005,44:5491-5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