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
气运动
一、判断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
2.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
3.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最直接、最主要的热源。
4.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纬度差异较大.(判断对错)
5.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二、填空题
6.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B、C、F、I。
三、单选题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
为获取工作动力,“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
读“玉兔号”月球车和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7.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D.①强,③弱8.“玉兔号”月球车的工作动力,来源于接收图中对应的哪个辐射()
A.①B.③C.⑤D.⑦
9.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
(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
10.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低纬环流B.大气环流C.季风环流D.热力环流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
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1.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A.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
B.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C.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
D.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
12.该流域内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比较低B.海拔比较高C.阴雨天气多D.径流量较大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
在茫茫大漠之中,有一片名为高墩湖的湖泊横亘其中,湖区内拥有绿洲百余亩。
通常,水汽受蒸发作用由地表升至空中。
而在特殊情况下,水汽凝结会向地表或土壤输送,此现象被称为逆湿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选项中,易发生逆湿现象的是()
A.高墩湖区中心B.湖区绿洲中心
C.湖区绿洲边缘的荒漠D.腾格里沙漠边缘绿洲
14.下列选项中,易形成逆湿现象的时段是()
A.晴朗无风的白天B.晴朗无风的夜晚
15.干旱半干旱地区出现逆湿现象,可以()
A.增加降水B.改善土壤墒情
C.加剧干旱D.增加大气湿度
16.每年冬季松花江沿岸都会举办“雾凇冰雪节”,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摄影。
雾凇不是雪,也不是冰。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中,当温度较高的水流经低温河段时,蒸发的湖水在空中形成水雾。
因为气温低,雾中的水粒子在树枝上凝结成霜,并不断积聚,就形成了雾凇。
根据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小题。
(1)雾凇集中出现的河段,最可能位于()
A.永吉至吉林段B.松花湖至吉林段
C.松花湖沿岸河段D.蛟河至松花湖段
(2)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A.晴朗大风的白天B.晴朗微风的夜晚
C.风雨交加的夜晚D.细雨蒙蒙的白天
四、综合题
17.根据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辐射名称:①辐射,②辐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3)大气把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作用.
(4)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以下填数码);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密云水库西、北、东三面环山,面积约为180km2,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影响显著。
在山谷风和湖陆风的共同作用下,水库南北两侧风速存在差异。
随着南水北调的实施,密云水库蓄水量增大。
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地形。
(1)分析南水北调实施后对密云水库沿岸地区湖陆风的影响。
(2)研究发现,密云水库白天北侧风速大于南侧,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
19.读“高空等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丙、丁四点气压从低到高排列为。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低的是,多阴雨天气的是,若甲地气温为20℃,丁地气温约为。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区的是地。
(6)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
(白天/黑夜)
20.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④⑤两处,气压较高的是。
(2)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地,该地天气状况常为(晴朗/阴雨);该地气温日较差较。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市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市区的是,说明判断的依据。
21.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
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
它也是一种,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完成海陆风示意图。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
从表中可知,(季节)最少。
最少的原因是而掩盖了海陆风。
(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
22.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表示,乙表示,C表
示。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
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2.【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3.【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6.【答案】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答案】7.D
8.A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9.【答案】(1)D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10.【答案】D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答案】11.D
1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答案】13.C
14.B
15.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16.【答案】(1)B
(2)B
17.【答案】(1)太阳;地面
(2)削弱
(3)大气逆辐射;保温
(4)①;②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18.【答案】(1)随着南水北调的实施,密云水库蓄水量增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密云水库及沿岸地区的湖陆风会进一步增强。
(2)白天,库区吹谷风和湖风;在水库北侧,谷风与湖风方向一致,相互叠加,风速大;在水库南侧,谷风与湖风方向相反,部分相互抵消,风速小。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19.【答案】(1)
(2)丙丁甲乙
(3)乙;甲;14℃
(4)西北风;东风
(5)甲
(6)白天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20.【答案】(1)④
(2)B;阴雨;小
(3)
(4)B;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区为上升气流,郊区是下沉气流,所以B代表城区
21.【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热力环流
(2)
(3)冬季;冬季风强劲
(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22.【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
(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甲
(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乙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