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读下图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B.最大周长是经线的长度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电视剧《封神榜》中的土行孙有“遁地”能力,如果他从家中钻入地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他到达另一地表的距离为
A.40000千米
B.5.1亿千米
C.12742千米
D.6371千米
3.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对左图中经线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所有的经线都是指示南北方
C.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是一样
D.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的
【2】图中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
【4】仔细观察右图,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由大到小再增大
B.逐渐增大
C.逐渐变小
D.由小变大再减小
【5】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是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4.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哪位小朋友位于20°N
A.婷婷
B.小明
C.小军
D.彬彬
【2】图中最长的纬线是
A.40°N
B.20°S
C.0°
D.30°N
【3】下列小朋友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A.婷婷
B.小明
C.小军
D.彬彬
【4】婷婷位于小明的什么方向?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5.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主要受昼夜长短的影响。
下表为巴中市某地二分二至日路灯开关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影响城市路灯照明开关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2】a、b、c、d四天中,属于冬至日的一天是
A.a
B.b
C.c
D.d
6.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地图的三要素不包括
A.比例尺
B.图例和注记
C.方向
D.标记
8.小韩要查阅交通图,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9.下列四个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B.1/30000
C.1:3000000
D.
10.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因此图就画得越简单
B.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因此图就画得越简单
C.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因此图就画得越详细
D.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因此图就画得越详细
11.下面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中国地图
B.四川省地图
C.恩阳中学平面图
D.世界地图
12.假如你向朋友介绍巴中名胜古迹,应该选择的地图是
A.四川地图
B.世界地图
C.巴中地形图
D.巴中交通旅游图
13.四川省内被喻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海拔为7556米,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约为500米,贡嘎山与成都平原的相对高度约为
A.7056米
B.7556米
C.8056米
D.9056米
1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褐色
15.盆地的地形特点有
A.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小
B.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C.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
D.四周高,中间低
16.阅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字母A是我们所在的大洲,其名称是
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2】字母B和字母D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德雷克海峡
二、综合题
1.阅读经纬线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D点的经纬度:A(,);D(,);
【2】C点位于半球(选东半球或者西半球)。
【3】从高中低纬度来划分A、B、C、D四点,位于低纬度的有,位于中纬度的有.
【4】B点位于A点的方向.
【5】一架飞机若从D点出发沿该纬线向东飞行,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能否回到原点。
(能或不能)2.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请在图中左上角方框内用指向标正确画出这幅图的方向,并用“N”标注正北方向(2分)
【2】写出②地的绝对高度是米。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C D (此处最容易形成河流)
【4】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米;
【5】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大洲名称C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大洋名称③
【3】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和。
【4】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4.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
(用字母填写)
四川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读下图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B.最大周长是经线的长度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答案】B
【解析】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是经线长度的2倍,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电视剧《封神榜》中的土行孙有“遁地”能力,如果他从家中钻入地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他到达另一地表的距离为
A.40000千米
B.5.1亿千米
C.12742千米
D.6371千米
【答案】C
【解析】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此他从家中钻入地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他到达另一地表的距离为12742千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3.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对左图中经线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所有的经线都是指示南北方
C.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是一样
D.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的
【答案】A
【解析】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不等,自赤道
向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故本题选A。
【2】图中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答案】B
【解析】我们习惯上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线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
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
半球,赤道为0°纬线,是计算纬度的起始线;0°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又称之为本初子午线,故本题选B。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
【答案】B
【解析】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回归线为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为温带和汉代的分界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称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故本题选B。
【4】仔细观察右图,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由大到小再增大
B.逐渐增大
C.逐渐变小
D.由小变大再减小
【答案】A
【解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故本题选A。
【5】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答案】C
【解析】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北极点是世界的最北端,其四周皆为南,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4.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哪位小朋友位于20°N
A.婷婷
B.小明
C.小军
D.彬彬
【答案】A
【解析】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结合纬度的变化规律,读图可知,彬彬所在纬线的纬度是60°S,婷婷所在纬线的纬度是20°N,小平所在纬线的纬度是40°N,小明所在纬线的纬度是0°,故本题选A。
【2】图中最长的纬线是
A.40°N
B.20°S
C.0°
D.30°N
【答案】C
【解析】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也就是说,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据选项可知:赤道纬度最低,因此其是最长的纬线,故本题选C。
【3】下列小朋友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A.婷婷
B.小明
C.小军
D.彬彬
【答案】D
【解析】我们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据图可知:彬彬所在经线的经度是20°W,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故本题选D。
【4】婷婷位于小明的什么方向?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答案】A
【解析】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
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
确定方向,据图可知:婷婷位于小明的西北方向,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5.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主要受昼夜长短的影响。
下表为巴中市某地二分二至日路灯开关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影响城市路灯照明开关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答案】D
【解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因此地球公转是影响城市路
灯照明开关时间的主要原因,故本题选D。
【2】a、b、c、d四天中,属于冬至日的一天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由于地球在公转时,黄赤交角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了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了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
北半球秋分日,2013年5月20日15时,此时时间介于3月21日和6月22日之间,地球运行到春分日到夏至日
之间,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短的一天,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6.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D
【解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们北半球放暑假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应处在冬季,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7.地图的三要素不包括
A.比例尺
B.图例和注记
C.方向
D.标记
【答案】D
【解析】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根据题意,结合选项可知:标记不属于地图的三要素,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8.小韩要查阅交通图,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答案】C
【解析】
图例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指标的说明,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地图。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
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了。
据图可知:A为水库;B为长城;C为铁路;D为国界,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9.下列四个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B.1/30000
C.1:3000000
D.
【答案】B
【解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比较四个选项可知30000最小,则1/30000的比例尺最大,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0.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因此图就画得越简单
B.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因此图就画得越简单
C.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因此图就画得越详细
D.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因此图就画得越详细
【答案】C
【解析】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一般来说,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内容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简略,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1.下面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中国地图
B.四川省地图
C.恩阳中学平面图
D.世界地图
【答案】C
【解析】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一般来说,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内容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简略。
据选项可知: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恩阳中学占得实际面积最小,则其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2.假如你向朋友介绍巴中名胜古迹,应该选择的地图是
A.四川地图
B.世界地图
C.巴中地形图
D.巴中交通旅游图
【答案】D
【解析】
地图的种类非常繁多,既有自然地图,也有社会经济地图。
通常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假如你向朋友介绍巴中名胜古迹,应该选择的地图是巴中交通旅游图,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3.四川省内被喻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海拔为7556米,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约为500米,贡嘎山与成都平原的相对高度约为
A.7056米
B.7556米
C.8056米
D.9056米
【答案】A
【解析】
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由于贡嘎山海拔为7556米,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约为500米,则贡嘎山与成都平原的相对高度约为7056米,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褐色
【答案】C
【解析】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的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在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绘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5.盆地的地形特点有
A.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小
B.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C.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
D.四周高,中间低
【答案】D
【解析】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
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6.阅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字母A是我们所在的大洲,其名称是
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答案】A
【解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据图可知:A为亚洲;B为北美洲;C为非洲;D为南美洲,故本题选A。
【2】字母B和字母D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德雷克海峡
【答案】C
【解析】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二、综合题
1.阅读经纬线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D点的经纬度:A(,);D(,);
【答案】A、(20°W,40°N)D、(60°W,0°)
【解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
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
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据图可知:A点的坐标是
((20°W,40°N));B点的坐标是(60°W,0°)。
【2】C点位于半球(选东半球或者西半球)。
【答案】东半球
【解析】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据图可知:C点位于东半球。
【3】从高中低纬度来划分A、B、C、D四点,位于低纬度的有,位于中纬度的有.
【答案】BDAC
【解析】我们以30°、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据图可知:BD位于低纬度;AC位于中纬度。
【4】B点位于A点的方向.
【答案】正南方
【解析】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
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
确定方向,据图可知:B点位于A点的正南方向。
【5】一架飞机若从D点出发沿该纬线向东飞行,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能否回到原点。
(能或不能)
【答案】能
【解析】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顺着东西
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一架飞机若从D点出发沿该纬线向东飞行,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能回到原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请在图中左上角方框内用指向标正确画出这幅图的方向,并用“N”标注正北方向(2分)
【答案】在图中左上角描绘正确即可给分,
【解析】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
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
确定方向,据图标出即可。
【2】写出②地的绝对高度是米。
【答案】700米
【解析】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据图可知:②地的绝对高度是700米。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C D (此处最容易形成河流)
【答案】A、陡崖B、鞍部C、山脊D、山谷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
据图可知:A为陡崖;B为鞍部;C为山脊;D为山谷。
【4】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米;
【答案】900米
【解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据图可知:该地图比例
尺为1:30000万,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30000×3=900米。
【5】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
【解析】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
要选择一条坡度较缓的路线登山,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地区,据图可知:甲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和,如果要从甲、乙两处登山,则选择从甲处登山要容易些。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大洲名称C
【答案】非洲
【解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据图可知:C为非洲。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大洋名称③
【答案】印度洋
【解析】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
据图可知:③为印度洋。
【3】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和。
【答案】欧洲北美洲(顺序也可交换)
【解析】全球的七大洲中,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
【4】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答案】北冰洋
【解析】全球的四大洋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位于北极附近的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北冰洋。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