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
式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感染科患者进行研究,共计55例,研究时间是2021年8月-2022年8月,23例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2例为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对
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
对于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更优,形成了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感染科患
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效
果显著。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感染科;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
前言
感染科为临床常见科室,收治感染类患者,确在日常治疗过程中,确保患者
保持积极乐观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1]。
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为新型护
理方案,不仅可有效满足患者个人需求,还可促使护理工作水平有效提升,为患
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患者信任。
本文将以55例患者为对象,探究预见性
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感染科患者进行研究,共计55例,研究时间是2021年8月-2022年8月,23例为参照组,22例为研究组。
参照组,男性:女性=10:13;最小年龄为
23岁,最大年龄为64岁(49.54±6.09)岁。
研究组,男性:女性=11:11;最小
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66岁(49.49±6.14)岁。
对比分析患者的年龄、性
别等资料,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口头讲述疾病知识,确保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识。
患
者在术后需保持卧床休息,缓解疼痛。
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
给予研究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讲述预见性护理管
理模式有关知识,强调护理方法、护理内涵、重要性,培养家属的护理意识,鼓
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
加强患者家属护理内容与方法的学习,提高护理能力。
采
用理论知识、操作实践相结合方式进行,并通过健康知识手册、面对面讲解、图
片视频、护理讲座等方式,确保患者家属能够全面、直观掌握有关知识,包括心
理管理、康复训练、生活管理等。
由家属监督患者用药,确保患者科学、合理用药,并掌握正确的药物存储方法;患者家属需鼓励患者在生活中参与,积累正情绪,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家属需与患者密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绪变化、心理需求,满足合理要求。
向患者家属讲述不良反应先兆反应,鼓励
患者家属观察,在发现时及时告知医师。
1.3 观察指标
使用HAMA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使用HAMD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
随着分数升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随后,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估,
结合患者的饮食情况、情绪变化、遵医嘱用药情况等综合评估,分为三个等级,
分别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本研究,计量资料检验方式是T检验(±表示),
计数资料检验方式是X2检验(%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
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X±S)
组
别
n HAMA评分HAMD评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研究组
2
2
13.93±
2.34
6.34±1.
26
12.45±
1.24
6.12±1.
09
参照组
2
3
13.87±
2.28
9.17±1.
54
12.65±
1.41
8.34±1.
23
T
值
/0.8173 6.67360.6712 6.0912
P
值
/0.46670.00000.54120.0000
2.2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参照组23例患者,治疗依从性是73.91%,其中8例患者表示完全依从,占
比34.78%;9例患者表示部分依从,占比39.13%;6例患者表示不依从,占比
26.09%。
研究组2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是90.91%,其中9例患者表示完全依从,占比40.91%,11例患者表示部分依从,占比50.00%;1例患者表示不依从,占
比4.55%。
3讨论
当前,陪护成为患者的支撑系统,由陪护人员解决患者的生理需求,提供给
患者心理指导,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治疗,改善预后效果。
预见性护理
管理模式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具有科学化、人性化、人文性特点[2],表示由家属
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参与,通过创建护理团队,明确团队中各成员的工作职责,提
供给患者有效、安全、全面的护理服务,同时,对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提高
护理能力,帮助家属树立参与信心,与新患者良好互动,有效改善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
对于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更优,形成了统计学意义(P<0.05)。
在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中,针对家
属开展培训与教育,包括疾病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由患者家属在患者护理中积
极参与,有助于疾病恢复,同时还可提高家属护理功能,消除负性情绪,确保心
理健康。
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强调了家属在患者护理中参与的作用,鼓励家属参与,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4]。
综上所述:感染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情绪,
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侯婷婷.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
医刊,2020,33(6):533,537.
[2]鲁宁,任燕,王竹.人文关怀护理管理模式在感染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
卫生产业,2021,18(32):94-97.
[3]刘丽.舒适护理联合陪护管理在感染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饮食保健,2021(16):124.
[4]刘金玲,董秋玉.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3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