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同步训练C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同步训练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8九上·丽水期中)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光合作用
B . 煤气爆炸
C . 酸雨侵蚀
D . 冰山融化
【考点】
2. (2分) (2020七上·浙江期末)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石蜡熔化
B . 汽油挥发
C . 湿衣晾干
D . 木柴燃烧
【考点】
3. (2分)家庭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铁锅生锈
B . 大米霉变
C . 煤气燃烧
D . 豆腐切块
【考点】
4. (2分) (2018九上·衢州期中) 我们家乡衢州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 酿制江山米酒时发酵糯米
C . 制作龙游发糕时将成品进行包装
D . 制作开化开顺牌黑木耳时晒干水分
【考点】
5. (2分)(2019·温州) 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
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A . 银白色
B . 密度较大
C . 导电性良好
D . 能被氧化
【考点】
6. (2分)石墨烯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的熔点超过3000℃,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属性。
可以预见,石墨烯未来的应用将相当广阔。
根据石墨烯的属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A . 熔断器中的保险丝
B . 汤锅
C . 高压输电线
D . 隧道掘进机的钻头
【考点】
7. (2分) (2020九上·杭州开学考) 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
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
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A . 化学变化
B . 物理变化
C .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 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考点】
8. (2分)(2016·上城模拟) 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不具酸性的氯气液化为油状液体叫液氯.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叫氯水,其中含有H+、Cl﹣等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氯气溶于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B . 液氯与氯水一样都具有酸性
C . 往氯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会有气泡生成
D . 往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考点】
9. (2分)射箭运动中使用的弓,其主要制造材料应具备以下哪种物理属性()
A . 延展性
B . 导热性
C . 弹性
D . 磁性
【考点】
10. (2分)下列成语或典故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 滴水成冰
B . 聚沙成塔
C . 火烧赤壁
D . 木已成舟
【考点】
11. (2分)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是()
A . 大米霉变
B . 石蜡熔化
C . 西瓜榨汁
D . 干冰升华
【考点】
12. (2分)在探究物质变化的活动中,可作为发生化学变化最可靠的证据的是()
A . 有气体产生
B . 有沉淀生成
C . 有新物质生成
D . 颜色改变
【考点】
13. (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木柴燃烧
B . 酒精挥发
C . 冰雪融化
D . 干冰升华
【考点】
14.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考点】
15. (2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 . 煤的燃烧
C . 金属铜用于制作导线
D . 海水晒盐
【考点】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
16. (2分)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新国标中对水的pH的规定为6.5≤pH≤8.5.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________
(填“酸”、“碱”或“中”)性.
(3)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②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离子(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价.
③氯胺(NH2Cl)由________ (填数字)种元素组成.用氯胺消毒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考点】
17. (2分)(2020·奉化模拟)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沉淀池和过滤池中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要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200g稀释成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加水________克。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 . 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 . 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 . 不间断放水刷牙
【考点】
18. (3分)以化合价位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
(1)E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
(2)如图中可表示K2SO4 ,这种盐的点是________ (填字母);
(3)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4)写出由B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考点】
19. (3分)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
(2)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________保存.
【考点】
三、综合题 (共3题;共8分)
20. (2分)某化肥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
(1)此包化肥中含氮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
(2)该化肥的化学性质为①与碱性物质混用会因放出________气而损失肥效;②________。
(3)该化肥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
【考点】
21. (4分)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铜能制成插头和导线,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2)厕所用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
(3)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素抗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________.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提取,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说明青蒿素具有的性质是(答一条):________.
【考点】
22. (2分)(2018·衢州) 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
查阅资料知道:①硼砂晶体(Na2B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
②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________。
【考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三、综合题 (共3题;共8分)答案:20-1、
答案:20-2、
答案:20-3、
考点:
解析:
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考点:
解析:
答案:22-1、答案:22-2、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