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和“硬”的关系
金融要回归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的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 落 脚 点, 坚 持“ 软 环 境 ”“ 硬 指 标 ” 双 轮 驱动。
近年来,金融机构“脱实向虚”现象 严 重。 一 些 地 方 热 衷 于 造 新 城、 建 新 区, 大 搞 房 地 产; 一 些 地 方 不 看 需 求 和 可 能、 不计代价搞资本运作,动辄建设“金融中 心”“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没有人 愿意 做 实体经济,没有人愿意服务实体经济,炒 房子、炒股票、炒债券、炒大豆、炒大蒜 ……造成了金融市场混乱,实体经济越发 无人问津。
东北的产业要由“重”向“轻” 转变,轻型产业要“重整行装再出 发”。重点是实施“三品”战略,即 以“增品种”满足多样化消费新需 求,以“提品质”促进有效供给能 力提升,以“创品牌”树立东北制 造良好形象,争取在副食品、家电、 皮革、家具、五金制品等领域形成 产业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特别 是在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 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上实现突破。
博览
观察家 OBSERVER
振兴东北实体经济 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文 / 梁启东
梁启东 辽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
在今年全国两 会 上, 习 近 平 总 书 记为振兴实体经济 再次鼓劲。
作为靠实体经 济起家的东北老工 业 基 地, 如 何 实 现 全 面 振 兴, 关 键 就 在实体经济。
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提高 实 体 经 济 的 地 位, 强 化 实 体 经 济 的 功 能。 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轻”与“重”的关系
东 北 产 业 结 构 上 的 问 题, 是 “ 四 重 四 轻 ”: 重“ 重 ” 轻“ 轻 ”、 重“ 旧 ” 轻“ 新 ”、 重“ 大 ” 轻 “小”、重“国”轻“民”。
重化工业比重大,轻型工业比 重小——轻重比例失衡,是东北产 业结构最大的问题。轻型产业涉及 衣食住用行、娱乐等多个消费领域, 是关乎民生民富的综合性产业,是 就业的“蓄水池”,在稳定内需、扩 大 出 口、 扩 大 就 业、 服 务“ 三 农 ” 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 视,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让金融回归服
22 国企管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5
务实体经济本源。2 月 22 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 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金融要为 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民群众需要。”
虽然虚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 的 扩 大, 为 实 体 经 济 创 造 了 较 好 的 条 件。 但是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 度 的 偏 差, 实 体 经 济 得 不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制造业出现一定程度凋敝,导致一些地区 工业经济运行不景气,形成经济失速的问 题。“ 虚 ” 和“ 实 ” 要 相 互 关 联, 不 可 或 缺, 避 免 陷 入“ 虚 拟 化 陷 阱 ”。 东 北 振 兴 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的振兴,在于制造业 的转型升级。正确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的极 端重要性,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东北振兴 的必经之路和主导方向,坚持向实体经济 发力、聚力,靠实体经济稳增长、上水平、 攒后劲。
“虚”和“实”的关系
前两年,在国内各地都存在一种现象: 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为了赚快钱、图暴富, 将 更 多 的 精 力 和 资 源 转 向 发 展 虚 拟 经 济, 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脱节,“脱实 向虚”现象比较严重。
要知道,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 之 基。 离 开 了 实 体 经 济, 一 切 都 是 空 谈。 同时,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特别是市场经 济的重要形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体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 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 生产要素重组,促进结构转型和升 级。要优化信贷结构,既要保障铁 路、公路、高铁、高速公路和水利 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投放, 也要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 需求,还要加大对“三农”、小微企 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 思路,多措并举服务实体经济,千 方百计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坚持质 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 会 发 展 相 协 调, 促 进 融 资 便 利 化、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低”与“高”的关系
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不 是彻底淘汰低端制造业,要低端、高端制 造相落后产能,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更加适 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 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 低端、高端制造的关系。要进一步降低实 体企业的负担,全力打好降低企业制度性 交 易、 人 工、 税 负、 社 会 保 险、 财 务、 生 产 要 素 、 物 流 等 成 本 “ 组 合 拳 ”, 全 面 减 轻 企业负担;切实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 资贵的问题;引导和推动实体企业转型升 级、 创 新 发 展。 重 点 抓 好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 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 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 发展的结构新格局。
目前东北的轻型产业与发达地 区相比,差距不大。很多城市的轻 型 产 业, 在 工 业 构 成 中 不 足 20%, 甚至是个位数。我们看东北一些城 市的轻重工业结构状况,2017 年通 化的轻重工业比重为 68:32,这在东 北地区轻工业比重算最高的;抚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63.5
亿元,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 11 亿 元,重工业 152.6 亿元,轻重工业 比重为 6.7 : 93.3;葫芦岛 2017 年 轻工业总产值 56.3 亿元,重工业总 产值 632.3 亿元,比重为 9 : 91。在 东北各个城市的超市里,很难见到 已经形成品牌优势的当地产品。
金融要回归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的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 落 脚 点, 坚 持“ 软 环 境 ”“ 硬 指 标 ” 双 轮 驱动。
近年来,金融机构“脱实向虚”现象 严 重。 一 些 地 方 热 衷 于 造 新 城、 建 新 区, 大 搞 房 地 产; 一 些 地 方 不 看 需 求 和 可 能、 不计代价搞资本运作,动辄建设“金融中 心”“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没有人 愿意 做 实体经济,没有人愿意服务实体经济,炒 房子、炒股票、炒债券、炒大豆、炒大蒜 ……造成了金融市场混乱,实体经济越发 无人问津。
东北的产业要由“重”向“轻” 转变,轻型产业要“重整行装再出 发”。重点是实施“三品”战略,即 以“增品种”满足多样化消费新需 求,以“提品质”促进有效供给能 力提升,以“创品牌”树立东北制 造良好形象,争取在副食品、家电、 皮革、家具、五金制品等领域形成 产业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特别 是在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 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上实现突破。
博览
观察家 OBSERVER
振兴东北实体经济 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文 / 梁启东
梁启东 辽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
在今年全国两 会 上, 习 近 平 总 书 记为振兴实体经济 再次鼓劲。
作为靠实体经 济起家的东北老工 业 基 地, 如 何 实 现 全 面 振 兴, 关 键 就 在实体经济。
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提高 实 体 经 济 的 地 位, 强 化 实 体 经 济 的 功 能。 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轻”与“重”的关系
东 北 产 业 结 构 上 的 问 题, 是 “ 四 重 四 轻 ”: 重“ 重 ” 轻“ 轻 ”、 重“ 旧 ” 轻“ 新 ”、 重“ 大 ” 轻 “小”、重“国”轻“民”。
重化工业比重大,轻型工业比 重小——轻重比例失衡,是东北产 业结构最大的问题。轻型产业涉及 衣食住用行、娱乐等多个消费领域, 是关乎民生民富的综合性产业,是 就业的“蓄水池”,在稳定内需、扩 大 出 口、 扩 大 就 业、 服 务“ 三 农 ” 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 视,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让金融回归服
22 国企管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5
务实体经济本源。2 月 22 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 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金融要为 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民群众需要。”
虽然虚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 的 扩 大, 为 实 体 经 济 创 造 了 较 好 的 条 件。 但是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 度 的 偏 差, 实 体 经 济 得 不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制造业出现一定程度凋敝,导致一些地区 工业经济运行不景气,形成经济失速的问 题。“ 虚 ” 和“ 实 ” 要 相 互 关 联, 不 可 或 缺, 避 免 陷 入“ 虚 拟 化 陷 阱 ”。 东 北 振 兴 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的振兴,在于制造业 的转型升级。正确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的极 端重要性,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东北振兴 的必经之路和主导方向,坚持向实体经济 发力、聚力,靠实体经济稳增长、上水平、 攒后劲。
“虚”和“实”的关系
前两年,在国内各地都存在一种现象: 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为了赚快钱、图暴富, 将 更 多 的 精 力 和 资 源 转 向 发 展 虚 拟 经 济, 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脱节,“脱实 向虚”现象比较严重。
要知道,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 之 基。 离 开 了 实 体 经 济, 一 切 都 是 空 谈。 同时,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特别是市场经 济的重要形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体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 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 生产要素重组,促进结构转型和升 级。要优化信贷结构,既要保障铁 路、公路、高铁、高速公路和水利 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投放, 也要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 需求,还要加大对“三农”、小微企 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 思路,多措并举服务实体经济,千 方百计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坚持质 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 会 发 展 相 协 调, 促 进 融 资 便 利 化、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低”与“高”的关系
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不 是彻底淘汰低端制造业,要低端、高端制 造相落后产能,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更加适 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 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 低端、高端制造的关系。要进一步降低实 体企业的负担,全力打好降低企业制度性 交 易、 人 工、 税 负、 社 会 保 险、 财 务、 生 产 要 素 、 物 流 等 成 本 “ 组 合 拳 ”, 全 面 减 轻 企业负担;切实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 资贵的问题;引导和推动实体企业转型升 级、 创 新 发 展。 重 点 抓 好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 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 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 发展的结构新格局。
目前东北的轻型产业与发达地 区相比,差距不大。很多城市的轻 型 产 业, 在 工 业 构 成 中 不 足 20%, 甚至是个位数。我们看东北一些城 市的轻重工业结构状况,2017 年通 化的轻重工业比重为 68:32,这在东 北地区轻工业比重算最高的;抚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63.5
亿元,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 11 亿 元,重工业 152.6 亿元,轻重工业 比重为 6.7 : 93.3;葫芦岛 2017 年 轻工业总产值 56.3 亿元,重工业总 产值 632.3 亿元,比重为 9 : 91。在 东北各个城市的超市里,很难见到 已经形成品牌优势的当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