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明工程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赣州开发区内,项目现状沿线多为菜地。

杨梅渡路设计长度为500m (K0+000~K0+500),设计起点为金邮路交叉口,接顺既有金邮路;终点与章江东路顺接。

杨梅渡路道路宽18m,双向两车道,非机动车道采用机非混行模式,人行道宽4m道路两侧对称布置。

设计车速为30Km/h,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二、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
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5、《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27-2009;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7、建设单位及其他专业提供的资料和要求。

三、本工程电气设计范围
江西省赣州开发区杨梅渡路道路工程--杨梅渡路K0+000~K0+500范围内道路照明及电力管线预埋。

四、照明设计
1、供配电系统:
(1)负荷类别及负荷等级:本工程属市政道路照明工程,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

(2)供电电源:
1、照明灯具供电线路从既有道路照明线路接引,路灯控制统一设置。

2、路灯设计标准:城市次干路照度标准:平均照度Eav维持值10/15Lx,均匀度UE 最小值为0.35。

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功率密度值LPD≤0.40。

本工程设计值:机动车道平均照度Eav=13.5,均匀度0.38;道路功率密度LPD=0.33。

3、灯杆布置、灯具及光源的选择:
路灯为双臂路灯沿道路绿化带上双侧交错布置,杆中心距路缘石外侧0.7米,杆高10米,间距30米。

路灯光源为100+50W 半截光型LED灯,车行道挑臂臂长2米,人行道挑臂臂长1米,仰角0度。

道路交叉口出设置12米高中杆灯,光源为3*150W LED灯,挑臂臂长2米。

灯杆应采用内外热镀锌防腐蚀处理,能满足40米/秒风速的受力要求。

4、照明控制:本次设计路灯的开关有既有路灯控制箱统一控制。

5、电缆的选择及敷设方式:
每个馈电回路采用一根五芯电缆,单灯电源电压为交流220V,灯具配线采用L1.L2.L3顺序换相排线,以达到三相电源负荷平衡。

灯具灯杆内部接线导线均采用耐热腊克线(FVL),灯具配线截面为2.5mm2。

路灯电缆采用YJV-1kV-5*16电力电缆,电缆每回路均穿MPP80电缆保护管在绿化带下埋地敷设,过道路处采用镀锌钢管进行防护,每隔200米预留3根过路钢管。

主线排管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布置,排管采用PVC-Φ150管。

主线排管在路两端衔接处各设人井一处,具体做法详见国标图集94D101-5《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90页,直线工作井。

工井端墙上预留排管竣工后的电缆管留孔,留孔应做成喇叭孔。

每一孔排管在同一段面上不可构成铁磁回路,如环扎铁丝等。

五、接地
1、本工程设计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体,采用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R≤4欧姆。

六、其它
所有电气安装铁件,外露接地线完成后进行防锈处理,即红丹打底一度,外加调和漆二度。

图中未详部分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