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宣传手册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宣传手册制作
转眼间果果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可以算是学校里其他小同学的
高年级学长了。
孩子们小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也已经过了大半,很快就要面临小升初这道坎了,作为家长,我把自己这段时间陪同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与想法写出来,希望与
班上其他家长交流一下。
一、学习同磨刀其实是一个道理,刀越磨越快。
在学习过程中,当孩子跨越几个平台
之后,也应该是越学越轻松,不是越学越费力。
其实,这个说法是人大附中一位学生家长
提出来的,他的孩子非常优秀,我在和他探讨孩子学习问题的时候得知,他的孩子在小学
低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并不突出,那时候他一直鼓励孩子要向班上优秀的孩子学习,要敢
于超越他们。
孩子的母亲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怎么能和小A和小B比呢,人家是多聪明
的孩子啊,咱们孩子可比不过人家。
”但是孩子父亲不这么想,每次考试过后,他都会给
孩子定一个目标,让他在学习上超越比自己成绩稍好一位的同学。
就这样,终于有一天,
孩子对父亲说“爸爸,我已经是年级第一了!”。
孩子父亲说孩子小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
确实下了一番苦功,但现在到了高中,却省力了(这孩子发展很全面,除了学习成绩优异,还有很多其他特长,这与家长的倾心培养分不开)。
通过和这位家长的交流,我想要家长可以帮忙孩子预设一个可取的目标,必须对孩子
存有信心,别人能够努力做到的,只要方法改得对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努力做到。
孩子
的进步一方面就是孩子自己不懈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就是家长用心的结果。
小学生毕
竟年纪大,须要家长指路,家长心在孩子身上和无此孩子身上对孩子蜕变的影响就是绝对
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谈欢乐童年问题,我的观点就是欢乐童年不等同于说道对孩
子全然的认输,毕竟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比较杰出,那么眼
前的欢乐可以就是非常有限的而至了初、高中阶段孩子可以因为小学时期自学基础不稳固
而感觉压力与经济负担更轻。
所以我想要在培育孩子其他爱好的同时,在孩子能够身心健
康欢乐蜕变的同时,适度的使孩子的自学进度领先一步,使孩子的成绩相对杰出,这样就
可以最终使孩子存有真正的欢乐童年,进而沦为一个欢乐少年,欢乐青年。
二、课外报班学习要有底线。
孩子到了五年级,一般家长都会给孩子报几个课外班,
奥数、英语或其他特长类的。
我也给孩子报了课外班,我报班的底线就是孩子不勉强,自
己愿意上。
我们报的班都是家长可以旁听的,我观察了一下,果果在上课的时候还是很开
心的,与老师互动很好,每次都是上课的时候眉飞色舞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下课回家的
路上倒是会有些瞌睡。
我看到过一篇报道,北京一个即将小升初的孩子每周上9个课外小班,一年费用7万多。
这么学的话,孩子真没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几乎每天晚上和休
息日的时间都在上课,就是连轴转,学的内容有很多也是重复的。
这个时候即便家长能够
负担得起学费,孩子的身体也负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所以我认为这是个很极端的例子。
优秀的学生一定会有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
成绩优异不太可能靠学习时间
无限延长来达到。
三、自学必须谈效率与方法。
如果说果果学习成绩还极好的话,那么这成绩的获得依靠的必须不是刻苦与主动,而是另外一些比较不好的自学习惯。
我观测他的自学效率比较低,比如说作业顺利完成很快且不必家长辅导或护送。
我想要他能够努力做到这点一方面就是他处事注意力比较分散,另一方面一定就是在学校听讲的效果比较不好,而课上听课就是自学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课上把握住不好,依靠课下自学那就真费时费力了。
一般来说果果不能翻来覆去的搞过多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无论期中与期末考试,数学这门课程他从来不用备考,因为存有多年自学奥数的功底,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对他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我现在期望他能够在自学方面更刻苦主动些,我给他举例子说道如果你自己不敢跑而是依靠别人拦住跑,那永远也跑不快,更不用说跑起来了。
只有你自己想要回去达到目标,自己想要走那就可以真正的`跑起来。
我想要使他明白,自学毕竟不是爸爸妈妈的事情,而是他自己的事情,不是为我学,而是为他自己。
从我搞家长的这方面来说,迄今为止我没胁迫果果搞他不讨厌搞的事情,比如说报课外班我会征询他的意见,他不敢报我不能私自给他头序自学。
平时他不敢自学而是想要玩游戏的时候,我虽然有时心里不高兴,但也可以使他玩玩,因为那个时候非必须胁迫他什么事情效果也不能不好。
四、爱老师,爱学习。
孩子的情商培养是很重要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也不会是一个成功的快乐的人。
孩子们应该学会感恩,感谢这一路上为他们成长付出那么多辛苦的老师们。
我很赞同陈老师在家长会上说的那个观点:一个孩子如果喜欢一个老师就有可能喜欢上这位老师教的这门学科。
果果对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都很有感情,前一阵因为他一、二年级时的班主任黎老师和他聊了几句,他回家后特开心的告诉我“妈妈,李老师还记得我呢,她今天遇到我还和我说话了”。
现在果果喜欢、佩服陈老师和李老师,就像他曾经在学校的调查表上填写的那样“我喜欢陈老师,她上的每堂课都像公开课一样;我也喜欢李老师,他讲数学很有方法”。
”家长可以做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孩子的一些情况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毕竟一个老师要负责班上八十个学生,而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
同时也要让孩子们明白,老师的批评其实也是对学生爱与负责的表现。
以上只是一些个人的见解与体会,期望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