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
(有答案)
一、填空题
1、静态配气法适用于______标准气的配制,动态配气法则适用于______标准气的配制。
2、测定六六六、滴滴涕常采用______方法。
3、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时,其优点是______,缺点是______;K-D浓缩器的优点是______。
4、光污染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5、应用于环境监测的遥感技术包括______遥感、______遥感、______遥感和______遥感。
6、环境监测是通过对______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
7、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
8、环境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简报、月报、季报、年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及______。
二、判断题
9、测量烟气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球部放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读数时将温度计抽出烟道外。
()
10、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速率的计算公式为:排放速率等于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浓度与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乘积。
()
11、采集降尘时,降尘缸放置高度应距地面5至12米,如放置在屋顶平台上,采样口应距平台1至1.5米。
()
12、碱性KI-NaN3溶液进行固定。
@17、干灰法适宜用于测定易挥发性物质。
()
13、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
14、测定水中油时,应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西南科技大学2011年研]
15、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16、土壤样品的消解方法有全消解法、硝酸消解法和浸取法等。
()
17、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是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
()
18、系统误差是由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正态分布。
()
三、选择题
19、大气采样时,多孔筛板吸收管气样入口应是()。
A.球形上部的导管口
B.球形旁边的长导管口
C.上述两个导管口都可以
D.随便哪一个导管口
20、下列特性中,可作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是()。
A.含闪点高于60℃的液体的固体废物
B.经口摄取,LD50≥600mg/kg的固体废物
C.浸出液的pH≤2或pH≥12.5的固体废物
D.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钢材具有腐蚀性的固体废物
2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将地面水环境功能分为5类,我们居住区域的长江水体属于()水体。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22、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某声级与背景声级相差很小时,则感到安静
B.噪声引起的烦恼程度与持续时间及发生的频率有关
C.声音信号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D.为保证睡眠,噪声的等效声级应控制在40dB(A)以下
23、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A.进行定性分析
B.进行定量分析
C.分离混合物
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测定
24、采用滴定法测定废水中的氨氮时,所用的吸收液一般为()。
A.甲基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硼酸溶液
D.甲基红-亚甲蓝指示剂
四、简答题
25、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的监测方案。
26、误差可分为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27、为什么说生化需氧量是重要的水质指标,并简述库仑法测定水样生化需氧量的原理。
28、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29、请分别简述定电位电解法测定二氧化硫、原电池库仑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原理。
30、以多环芳烃为例说明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五、计算题
31、采用四氯钾盐-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采样点大气中的SO2时,用5mL
吸收液的筛板吸收管采样,在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为20.00L,从标准曲线查得
1.00mL样品中含0.25μgSO2,求该条件下气样中SO2的含量(g/L)。
32、某人在一次监测时得数据如下:15.02、14.90、14.01、14.92、 14.95、15.01、14.98、14.99,用Dixon检验法判断是否有离群值需要剔除?
附Dixon值表
33、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用0.0141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 25.0mL,加入25.0mL蒸馏水后,对一新配制的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用去硝酸银溶液
24.78mL,已知空白消耗硝酸银0.25mL,问硝酸银溶液浓度是多少?假如用其测定水样,50.0mL水样消耗了硝酸银 5.65mL,则此水样中氯化物含量是多少?(氯离子的摩尔质量为35.45)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化学性质不活泼且用量不大的;低浓度
2、【答案】气相色谱法
3、【答案】提取效率高,且溶剂用量小;费时;低沸点样品组分损失小
4、【答案】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5、【答案】摄影;红外扫描;相关光谱;激光雷达
6、【答案】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7、【答案】固;液;气
8、【答案】污染源监测报告
二、判断题
9、【答案】错误
10、【答案】正确
11、【答案】正确
12、【答案】错误
13、【答案】错误
14、【答案】错误
15、【答案】错误
16、【答案】错误
17、【答案】正确
18、【答案】错误
三、选择题
19、【答案】B
20、【答案】D
21、【答案】C
22、【答案】C
23、【答案】D
24、【答案】C
四、简答题
25、答:监测区蔬菜中有机质的监测方案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资料
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包括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与形态,周边地区的受污染程度,蔬菜中污染物超标的情况等。
(2)布点
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
(3)采样
采样过程需要注意不要伤害植株与根系。
(4)制样
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
(5)分析
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测试。
26、答: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两种,不同如下:
(1)系统误差
①系统误差的定义
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
量的真值之差。
②系统误差的特点
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的原因引起的一类误差,它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可测性。
即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定时会重复出现,使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系统偏低,其数
值大小也有一定的规律。
(2)随机误差
①随机误差的定义
随机误差是指在重复条件下得到待测量的期望值或所有可能测得值的平均值。
②随机误差的特点
大小和方向都不固定,也无法测量或校正。
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正负误差可以相互抵偿,误差的平均值将逐渐趋向于零。
27、答:(1)生化需氧量是重要的水质指标的原因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
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同时也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盐等还原性无机物氧化所消耗的溶解氧量,但这部分通常占很小的比例。
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
研究废(污)水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以及废(污)水生化处理工艺设计和动力
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2)库仑法测定原理
密闭培养瓶内的水样在恒温条件下用电磁搅拌器搅拌。
当水样中的溶解氧因微生物降解有
机物被消耗时,则培养瓶内上部空间的氧进入水样,生成的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被瓶内上
部的CO2吸收剂吸收,使瓶内的氧分压和总压下降。
用电极式压力计检出压力下降量,
并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送入继电器电路接通恒流源及同步电机,电解瓶内(装有中性硫
酸铜溶液和电解电极)便自动电解产生氧气供给培养瓶,待瓶内气压回升至原压力时,继
电器断开,电解电极和同步电机停止工作。
此过程反复进行,使培养瓶内空间始终保持恒
压状态。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由恒电流电解所消耗的电荷量便可计算耗氧量。
28、答:(1)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②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的分类
①按监测目的分类
按监测目的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监视性分类(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②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监测等。
③按专业部门分类按专业部门分类可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和资源监测等。
29、答:(1)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原理
定电位电解法是一种建立在电解基础上的监测方法,其传感器为由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及电解液组成的电解池(三电极传感器)。
当在工作电极上施加一大于被测物质氧化还原电位的电压时,则被测物质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当工作电极电位介于SO2和NO2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之间时,则扩散到电极表面的SO2选择性地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在对电极上发生O2的还原反应。
当气样中的SO2通过透气憎水膜进入电解液中后,在工作电极上迅速发生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极限扩散电流与SO2浓度的关系服从菲克扩散定律: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n、F、A、D、δ均为常数,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极限扩散电流I1与被测SO2浓度c成正比。
(2)原电池库仑法测定原理
该方法与常规库仑滴定法的不同之处是库仑滴定池不施加直流电压,而依据原电池原理工作。
库仑滴定池中有两个电极,一是活性炭阳极,二是铂网阴极,池内充0.1mol/L磷酸
盐缓冲溶液(pH=7)和0.3mol/L碘化钾溶液。
当进入库仑滴定池的气样中含有NO2时,则与电解液中的I-反应,将其氧化成I2,而生成的I2又立即在铂网阴极上还原为I-,便产生微电流。
如果微电流效率达100%,则在一定条件下,微电流大小与气样中NO2浓
度成正比,故可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将产生的微电流换算成 NO2的浓度,直接进行显示
和记录。
测定总氮氧化物时,需先让气样通过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将NO氧化成
NO2。
30、答:以多环芳烃为例,颗粒物中的污染物处理方法如下。
(1)多环芳烃的提取
将已采集颗粒物的玻璃纤维滤膜置于索氏提取器内,加入提取剂(环己烷),在水浴上
连续加热提取,所得提取液于浓缩器中进行加热减压浓缩后供层析法分离。
将采尘滤膜
放在烧瓶内,连接好各部件,把系统内抽成真空后充入氮气,并反复几次,以除去残留
氧气。
用包着冰的纱布冷却升华管,然后开启电炉加热至300℃,保持半小时,则多环
芳烃升华并在升华管中冷凝,待冷却后,用注射器喷入溶剂,洗出升华物,供下步分离。
(2)多环芳烃的分离
多环芳烃提取液中包含它们的各种同系物,欲测定某一组分或各组分,必须进行分离,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法等。
(3)多环芳烃的测定(苯并芘为例)
采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光谱法测定,多环芳烃是具有π-π电子共轭体系的分子,当
受适宜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时,便吸收紫外线而被激发,瞬间又放出能量,发射比入射光
波长稍长的荧光。
以367nm波长的光激发苯并芘,测定其在405nm波长处发射荧光
强度F405;因为在
402nm、408nm发射荧光的其他多环芳烃在405nm也发射荧光,故需同
时测定402nm、408nm处的荧光强度(F402、F408),并按以下两式分别计算标准样品、空白样品、待测样品的相对荧光强度(f)和颗粒物中苯并芘的质量浓度。
五、计算题
31、解:依题意,可知该条件的SO2的含量为:ρ=436/(1.05×23×60)=
0.301mg/m3。
32、解:(1)一个有8个数据,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4.01、14.90、
14.92、14.95、14.98、14.99、15.01、15.02。
(2)可疑数据为最小值14.01,Q1=(14.90-14.01)/(15.01-14.01)=0.890;可疑数据为最大值15.02,Q2=(15.02-15.01)/(15.02-14.90)=0.0833。
(3)因为Q1>Qα0.01,所以14.01为离群值,需要剔除,而Q2<Qα0.05,所以
15.02为正常值。
33、解: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
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