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新能源车电池安全防护管理及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防护管理方案和应急措施
一、目的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使我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在运输(转运)、存储、安装(包含电力接线)、整车运行等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员工的安全健康、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蓄电池存在的危害
蓄电池使用存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主要是中毒、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腐蚀伤害及触电等。

1、电池中存在的铅、汞、镉等有害物质,如果防护不当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是高压电池,如果操作不当会产生高压触电,产生电伤。

3、蓄电池中存在电解液,如果操作不当产生电解液泄漏、会可对人体产生腐蚀、灼伤
等伤害。

4、生产过程中最大危险因素是火灾和爆炸,如果电池被过冲(超负荷充电)、剧烈碰
撞、离明火过近、温度太高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蓄电池通风设备失效,造成室内氢气聚积,明火引起燃爆。

5、蓄电池里可能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有害物质,若将废旧电池随便丢弃处置,会
对环境产生污染。

三、宣贯教育培训
对蓄电池存在的危害、防护要求、应急处施等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必须及时的向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接触新能源汽车电池相关的岗位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电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新员工入岗、转岗、复岗的三级安全教育必须把电池的相关知识作为培训内容,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电池安全防护规定
1、电池的存储安全规定
1.1电池的存储环境要求:
✧存储点必须干燥、阴凉、通风、清洁、小心浸水,必须防雨和远离其他水源。

✧为避免危险气体的积累,存储点必须有排气系统或排风装置。

✧存储环境的温度为-10℃~35℃;相对湿度25%~85%、大气压力86~106kPa
✧避免电池组与腐蚀性的物体接触;
✧走道畅通、严禁与其它物品混放,成立专门的存放区域。

✧远离热源、距离热源不得少于2m
✧禁止烟火,避免阳光直射。

✧贮存点必须有地面隔离层,塑料或其他耐酸材料。

这样可以截留任何泄露,便于收
集起来重新装入容器中。

1.2贮存时要做好绝缘处理:
✧确定电池箱体上方的保护盖板安装紧固,无破损;
✧将电池箱的正、负极接线柱用绝缘胶带或者其他绝缘材料进行包裹,确保无金属部
分裸露在外面,确保正、负端柱不会短路。

✧电池贮存时,单体电池静止状态的电压保持在3.8V-3.9V以上。

1.3电池存储场所附近要配备齐全的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器材,以便紧急时使用。

1.4高电压蓄电池不允许临时存放在露天和直接的工作范围内。

1.5叠放层数不能过高,货架或盛具要牢固,防止发生倒塌,距离墙壁≥20cm,
1.6不得倒置、卧放或斜放,避免机械冲击和重压。

1.7 贮存点必须限制人员进入,必须作为危险品贮存点进行管理。

2、电池的运输安全操作规定
2.1在搬运、储存时,不要倾斜45度以上,轻拿轻放。

2.2在装卸过程中,产品应轻搬轻放,严防摔掷、翻滚、重压。

2.3应有防水、防潮、防雨淋防日晒措施。

2.4防止发生泄漏。

运输可能使电池位置颠倒,包括外壳损坏等导致电解液流出,因此要求提供防颠簸、耐酸的密封容器。

2.5运输过程中电池必须放好、捆紧、并码好,应避免剧烈振动、冲击或挤压
2.6应当有运输标识:运输过程中,必须按有关要求和利用通用符号、颜色、含义正确标注,已警示其腐蚀性和危险。

2.7电池或电池组必须加以保护以防短路,包括采取措施防止电池与同一包装内导电物质相互接触。

电池包装成箱进行运输,在包装箱内电池间应隔开,电池并列放置时正负极方向一致,。

防止电池短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用非导电材料(如塑料袋)制成的完全封闭的内包装来每个电池;
✧使用适当的方式对电池进行隔离或包装,使其无法与包装件内的其他电池相互接触;
✧对裸露的电极或插头使用不导电的保护帽、绝缘带或其他适当的方式进行保护,确
保无金属部分裸露在外面,确保正、负端柱不会短路
2.8 如果外包装不能抵挡碰撞,那么就不能仅使用外包装作为防止电池电极破损或短路的唯一措施。

电池还应使用衬垫防止移动,否则由于移动导致的电极帽松动,或者电极改变方向易引起短路。

电极保护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将电极牢固地附上有足够强度的盖;
✧将电池包装在刚性塑料包装内;
2.9 每个包装件必须能承受以任何方位的1.2m跌落试验,而不造成:
✧包含在其中的电池或电池组的损坏;
✧使电池组与电池组(或电池与电池)接触的内含物的移动;
✧内含物的释出。

2.10应该对驾驶员和运输人员进行培训:处理危险废物的人应当受到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包括防火、防泄漏等,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联络应急响应人员。

此外,他们应当知道他们正在运输什么类型的危险材料,知道如何处理。

2.11运输过程中要配备个人保护设备:个人保护设备应当提供给运输人员,培训他们在发生事故时如何使用这些设备。

就危险废物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特殊问题进行预警。

3、电池的安装、接线和调试安全操作规定
3.1装车前检查
✧使用电池前应该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电池箱外观有无异常
✧电池箱的正负极与标识是否一致
✧测电池箱的绝缘电阻
✧确定电池正常后揭开电池箱正负极柱的封条。

✧安装前应检查蓄电池是否破损漏液,并用干布清洁电池表面,如发现蓄电池外壳破
裂、渗漏时,应立即更换蓄电池,以免造成酸液腐蚀。

✧检查安装托盘是否有螺丝或螺母,防止蓄电池损伤
✧安装前,确保所有电器处于“断电”状态
✧请取下金属的手表,首饰等
✧佩戴安全防护眼镜、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
✧工作区域通风良好、远离火源。

3.2电池在安装调试中的安全规定
✧蓄电池倾斜不要超过45度,禁止将蓄电池倒置或侧向放置
✧禁止烟火,避免阳光直射,蓄电池不可靠近火源、热源,炎热季节严禁在阳光下直
接暴晒,应避免蓄电池剧烈震动、碰撞和正负极短路。

✧不同型号、不同品牌、新旧不一的电池不得混用。

✧安装时,确保电池极性正确,禁止对电池端柱敲击、扭动
✧安装电池及电力线时避免金属工具和导线同时接触正负极,以防止短路。

✧电池应正立安装,不得倒置,同时要防振、防压,安装牢固,使用过程中不会窜动
撞击、相互摩擦,不能进水。

✧为保证安全使用,安装电池的电池箱必须留有通大气的通气孔,且不得堵塞,防止蓄
电池充电过程产生的气体聚集在电池箱内。

✧各电池串联连接,正、负极性应正确,并保证连接点接触良好、牢固。

✧电门锁、保险座等容易产生电火花的器件应与电池隔离。

✧将电池箱推入电池仓时应顺畅,注意位置要对正,防止将电池箱挤压变形
✧为防止高压触电,安装人员不得徒手接触电池的极柱
✧安装过程中,注意防止电池滑出电池仓砸伤人员
✧安装调试时,防止雨水进入电池系统,禁止将电池组投入水中或弄湿;
✧禁止擅自解剖电池或电池组,以免发生危险;
✧禁止将电池组正负极用金属导体直接连接到一起,也不要将电池组与能够引起短路
的物品接触和混放;
✧进行电力线连接时,必须按照工艺技术图纸执行,使用的电力线必须达到绝缘要求,
不能有破损、打结、打折、老化、裸露等缺陷,电力线走向必须平直规范牢固。

电池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线不能产生松动,接线处必须绝缘胶带缠绕紧实,不能有裸露产生。

✧蓄电池箱、控制箱的附近应有如图要安装醒目的强电警示标识,当人接近时,应能
看清该符号的警告。

✧进行电池安装和电力线安装连接的操作者必须具有电工操作证。

3.3、装车后检查
✧电池安装及电力线连接完成后,检查电池安装是否牢固,电力线连接是否牢固,是
否有裸露,相关绝缘措施是否到位。

✧电池上车后,首先用万用表检测车辆的高压是否正常,确定后才可以打开高压开关。

4、整车运行安全规定
4.1电流要求:
✧推荐连续放电电流不超过120A
✧最大持续放电电流不超过180A,持续放电时间≤2min
✧峰值放电电流不超过360A,持续放电时间≤0.5min
4.2电压要求:
放电终止条件为单体电池的最低放电电压达到3.2V,在单体电压低于3.6V或SOC 小于20%时低容量报警,建议立即充电。

4.3 温度要求:
放电中如果发现电池温度达到48℃或极柱温度达到55℃时应停止使用并进行降温处理,待温度正常后继续行驶。

4.4 汽车一次启动持续时间在3-5秒钟内,再次启动间隔不少于15秒钟,如多次启动仍无法启动,需要检查蓄电池及启动电路是否存在问题;
4.5 在整车运行时防止过充、过放、短路、挤压、针刺、环境过热、大电流放电等现象。

5、电池箱体安全要求
5.1 电池箱体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发生碰撞时,蓄电池、蓄电池包或其部件(蓄电池模块、电解液)而从电池箱体内
散落,尤其避免从车上甩出。

✧发生碰撞时,必须第一时间保证电池组的过流断开装置切断连接,并防止动力电池
组短路。

✧发生碰撞时,电池箱体的刚度应保证电池模块或电池单体因挤压发生的变形量在其
安全的范围内。

5.2 绝缘与防水性能要求
动力电池组输出电压高达200 伏以上,电池箱体除保障容纳电池外,还必须有效隔绝操作人员与电池的接触;电池箱体必须密封防水,防止进水导致电路短路,电池箱体防护等级要求达到IP67。

其安装要求如下:
✧电池的两极以及两极的连接板与电池箱体的最小距离必须大于10mm,防止击穿放电。

✧电池箱体整体电泳喷涂,内部涂覆绝缘漆或加装绝缘板。

✧电池箱体影响密封的焊缝处必须涂密封胶,电池箱体上盖与下箱体配合处加密封材
料,接插件固定处必须采取密封措施。

✧电池箱体的布置在避让车身和底盘部件的同时要尽量靠上,且其最低点不小于整车
最小离地间隙,以满足不同路况的通过性及防止机械损伤。

✧电池箱体的进出风口和接插件安装孔尽量布置在电池箱体1/2 高度以上。

5.3 通风与散热性能要求
汽车持续运行时,电池放电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时行大电流充电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而为保证安全,电池箱体必须具备良好的散热能力。

✧在布置空间允许的情况下,电池模块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隙,以满足电池自身散热和
热膨胀的要求。

✧安装温度传感器或信息采集板,实时监控电池箱体内电池的温度。

✧根据电池箱体容量的大小和电池放热特性匹配散热风流量。

✧电池箱体内部通过挡板等导流方式引导内部气流流向,保证电池充分散热。

✧如遇突发故障,必须保障电池电源切断后散热风扇才切断,有一个延迟的过程。

6、其他安全装置
6.1蓄电池分组串联,每组电压≯96V并配有熔断器,发生意外短路,可切断电池之间的连接。

6.2 动力电池组的输出端装有直流接触器,受控于驾驶员和安全检测讯号。

发生故障时,可手动或自动切断动力电源。

6.3 车用电器与电池组之间有过流自动分断的快速开关,驾驶员也可以执行手动闭合与分断的操作。

当负载电流大于快速开关的设定电流时,可自动切断电源。

6.4 各分路用电器分别串联快速熔断器和接触器,用电器发生过流或短路时,熔断器自动分断。

驾驶员不直接操作高压电器,所有开关均为低压控制。

五、突发事故与应急措施
1、触电伤害事故与应急措施
1.1产生触电伤害的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组输出电压高达200 伏以上,在动力电池存储、搬运、安装、充电过程中,因电池的电极未做好绝缘防护,人员接触到后可能造成电击或电伤。

1.2 防止触电的预防措施
✧对裸露的电极或插头使用不导电的保护帽、绝缘带或其他适当的方式进行保护,确
保无金属部分裸露在外面
✧在电池箱位置预留缓冲空间、安装防撞立柱;箱门内侧粘附绝缘层
✧对电池进行作业时操作者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转运过程中做好电池的防碰撞防护,防止因碰撞发生短路
✧电力线安装要牢固,严禁出现晃动或松动现象,电力线不能有裸露、破损等缺陷,
连接处必须用绝缘胶带缠绕严实,电力线不能与车身发生摩擦。

✧转运或存放电池的盛具必须具有绝缘性
✧存储区禁止金属体与电池接触,作业过程中防止金属件与电池电极产生接触
✧在电池箱或动力电池粘贴醒目的强电警示标识
✧电池安装及电力线连接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电工证
1.3 触电伤害的应急措施
✧当电力线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用干燥的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或
带上绝缘手套拉开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断开电源开关
✧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
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及时送去医院。

✧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
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

✧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
的抢救。

✧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
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2、电塑性火灾爆炸事故与应急措施
2.1 产生电池火灾爆炸的因素:蓄电池在充电、大电流放电、搬运、针刺、环境过热、短路时可能会产生冒烟、着火、易爆气体,并从排气孔中排出,当环境中氢气浓度超过4%.遇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2.2 防止电池火灾或爆炸的预防措施
✧在对电池进行运输、搬运、存储、装配过程中,严格按照全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防
止电池发生短路、碰撞、过充电、过放电。

✧在电池存储或作业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干燥、阴凉,远离热源,防止太阳直晒,
要有防爆型通风设备,严禁在存储或充电区吸烟,用明火照明或取暖;
✧电池存储充电区不准使用不防爆的电器设备(如开关、插座、熔断及灯具等)
✧室内各电气线路应穿管敷设,电气连接处应接触良好、牢靠,不得松动,避免产生
火花放电。

不冷穿化纤服装进入充电区,以免摩擦产生放电
✧电池存储或作业区域附近要设备充足的灭火消防器材(禁止用液体类灭火剂)。

✧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电池的安全防护知识、技能。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提前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3 应急处理措施
2.3.1如果是初起火灾,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沙子、石棉被进行灭火,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进行灭火。

2.3.2灭火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压缩空气防毒面罩、胶皮手套,穿绝缘鞋。

2.3.3设法隔离火源,防止火蔓延扩大事故。

2.3.4灭火人员禁止用手摸不接地的金属不见,禁止触动电缆托架和移动电缆。

2.3.5如果火势扩大,启动公司《灭火与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6)如有人员伤害,按公司《人员伤害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救援。

3、中毒、灼伤事故与应急措施
3.1 产生中毒、灼伤的因素
蓄电池在充电、大电流放电、环境过热、短路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可能含有铅、汞、隔等有害物质),存贮或操作不当时电池内的电解液(电解液为强腐蚀性液体)会泄漏或溢流。

3.2 预防措施
✧在对电池进行运输、搬运、存储、装配过程中,严格按照全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防
止电池发生短路、碰撞、过充电、过放电等
✧在电池存储或作业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干燥、阴凉,远离热源,防止太阳直晒。

✧进入电池存储区时佩戴好防毒面具,搬运电池时戴好防护手套和眼镜
✧作业后,操作者必须洗澡,同时作业场所或存储区禁止吸烟,饮食等;班中喝水前
必须洗手,洗脸及漱口,严禁穿工作服进食堂,出厂。

✧在电池作业区附近设置喷淋等应急物质
3.3 应急措施
✧当电解液溅到皮肤、眼中须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各至少20min,严重时
须送医院治疗。

✧当发生人员中毒时,抢救人员穿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
物;注意保暖、安静,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4、行车过程中电池发生高温、冒烟时的应急措施
司机在行驶过程要特别注意高温报警和电池仓,如果发现某只电池的温度超过安全温度,则需要查看相邻电池的温度,如果温度差大于5℃,则需停车打开电池仓盖查看电池,如有异味或电池仓内有烟冒出,则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处理:
4.1 将车辆停靠路边,切断车体高压,切忌不能关低压!
4.2 疏散相关人员或附近人群有序撤离
4.3 打开电池仓盖,将电池箱拉出车体,尽量将电池远离车体,操作过程中注意电池箱滑出时砸伤
4.4 电池拉出后,尽量将车与电池隔离5m以外
4.5 如有消防队到来,尽量阻止其用水冲电池,防止更大规模的电池短路造成电池燃烧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