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
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通常在历史舞台上,人们通常把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是因为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少数剥削阶级掌握经济、政治权利,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他们在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
多数人民群众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并处于私有制社会无权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积极性备受压抑,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历史的承认。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我们不能否认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总的来说,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例如在
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农民迫于残酷的剥削压力进行起义,虽没有取得胜利,推翻秦朝的统治,但是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又例如清朝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和剥削,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了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个问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第一点表现。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自然资源是一种天然财富,只有经过劳动群众使用一定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以自己体力和智力投入到生产中,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才能把天然财富变成社会财富。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
不创造出物质财富,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第二,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物质财富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
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①人民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
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无论任何人,要从事精神活动,都要有物质前提,即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手段,而它们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第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和依赖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事例一:明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就是总结了历代的药物学家、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特别是药物经验,而由李时珍经过27年艰苦劳动,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完成的药物学巨著。
事例二:西汉后期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农业生产和饲养经验写成的。
第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蕴含着文学艺术的丰富矿藏;即使作为精神财富生产重要工具的语言,也是人民群众的创造。
事例一: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事例二:《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第三,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本身就是直接从劳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他们亲手完成了许多宝贵的精神产品的创造。
事例:中国宋代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近代英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英国电磁学家法拉第,发明电灯、电影、留声机的爱
迪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就是杰出的代表。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③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作者是瞎子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生,江苏无锡县人。
一生坎坷,献身音乐,终成杰出的民间音乐家。
他创作演奏的二胡、琵琶乐曲《听松》《寒风春曲》《二泉映月》《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很高声誉。
《二泉映月》以悲愤激昂的音调,倾诉了对世间不平的控诉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被列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被美国宇宙探测器带入太空播放。
华彦钧本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名人。
在我国像华彦钧这样杰出的民间艺术家为数还不少,这充分说明:劳动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由于物质前提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源泉是劳动群众提供的,有些精神财富还是劳动群众直接创造的,所以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都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自发地实现和完成,都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民群众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而且我们坚信这时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越高,社会变革就越彻底,越深刻,历史任务就完成的越顺利。
奴隶起义、农民起义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都是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革命。
由此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和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其原因基于: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经济利益上存在剥削与被剥削、政治上存在压迫与被压迫的对立所致。
其意义或作用在于:沉重打击了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反动统治的秩序,有力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说明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工农劳动群众始终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其意义或作用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都加速了历史向前发展,社会制度发生了新旧更替,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有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取得伟大胜利。
其意义或作用是: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继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又一伟大事件。
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20年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我国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改革、深化改革、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紧密相联。
其意义或作用是:改革是一场更深刻、更广泛意义上的革命,它使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提高都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它说明我国人民群
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还有不完善之处,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摇曳的风铃,恍惚的倩影。
沉月入水禅心未改,凝霜了一夜烟波的伤梦。
灵润如玉的杏花黄似菊染的丝雨,阵阵飘莹、落琴弦瑟。
拂墨轻风,笔尖莹绕了一圈年轮,轻轻的描出了圆圆的印迹,淡色中,雅致的轻雨,穿巷飘过,留下了一串串流香的诗花。
模糊的撇捺、不清的横竖,送走着残血的时光。
摘一支轻雨,铺一笺墨迹,在灯火阑珊处窥探一叶棂窗,熟悉的倩影淡淡一笑,倾城了岁月的柔情,暖雨中蜜意了情侣的梦香。
一杯轻风,半壶墨迹。
捧着安静的角落,独饮墨香,留韵素白。
轻风拂过,开满了一园禅意,一片樱花。
轻风缓缓,墨香袭袭。
长长的倩影里,柔软了风韵的味律,洒脱的静悟中遥远变成了传说,把爱定格在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