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高薇娜;刘超;苑琴
【摘要】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肠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5-羟色胺(5-HT)、血浆神经肽Y(NPY)、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胃动素(MO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IBS-D可显著改善腹痛、腹泻症状,效果确切,可能与调整胃肠相关激素水平、降低炎性细胞水平有关.
【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年(卷),期】2018(025)011
【总页数】5页(P1721-1724,1749)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胃肠激素【作者】高薇娜;刘超;苑琴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10041;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广安6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类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随排便异常为特征的肠功能
紊乱性综合征,调查显示,欧美国家的IBS发病率为8% ~20%,国内发病率为1%~16%。
腹泻型IBS(IBS-D)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占全部IBS的23.3% ~65.0%,反复发作、病症迁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目前,IBS-D
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胃肠动力学异常、肠道菌群失调、饮食因素等有关[2-3]。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是调节胃肠平滑肌双向运动节律的药物,但部分IBS-D患者单药治疗可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可增加肠
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与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治疗IBS-D 有增效作用,但对胃肠道激素、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报道尚少。
本研究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IBS-D,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按照罗马Ⅲ[4]提出的IBS-D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无腹部手术史;入组前1个月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益生菌、免疫调节剂等影响胃
肠道动力的药物;治疗依从性高;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心等脏器功能不全;存在肠道器质性疾病、其他明显胃肠症状的疾病;
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精神异常;恶性肿瘤。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18~70岁,平均46.4±5.2岁;病程8个月~9年,平均4.1±1.0年。
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20~69岁,平均44.8±5.2岁;病程
10个月~10年,平均4.2±1.1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IBS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首次症状发作出现于诊断前6个月,最近3个月每月发作≥3d,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①排便
后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
腹泻型判断标准:稀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硬遍或块状便比例<25%。
3 方法
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开开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20072,0.1g)0.1g口服,餐前30min用药,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40114,0.5g)1g口服,餐后用药,3次/d。
两组疗程均为30d。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服用其他治疗IBS-D的药物,同时戒烟戒酒,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性
食物、油腻食物,注意调节情志,按时作息。
4 疗效评价
参照《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5]评估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均消失,日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性状基本恢复正常,日均排便次数≤3次;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5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泻、腹痛评分变化。
腹泻评分:粪便性状:0分正常成型便,2分基本形成烂便,3分不成性糊状便,4分粘液便,5分水样便;排便次数:1~2次/d为0分,3~4次/d为2分,5~6次/d为4分,≥7次/d为6分;排便有急迫感或坠胀感:无为0分,有为1分;情绪紧张或抑郁时泄泻加重:无为0分,有为2分,四项评分之和为腹泻评分,总评分范围为0~14分。
腹痛评分:疼痛
程度: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分,中度疼痛为2分,重度疼痛为3分;每周
发作次数;0次为0分,1~2次为1分,3~4次为2分,≥5次为3分;每周累及腹痛天数:0天为0分,<1d为1分,1~2天为2分,≥3d为3分,总评分
范围0~10分。
②治疗前后行空腹静脉采血6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试管中,3500r/min离心10min,取血浆分装,-80℃保存。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5-羟色胺(5-HT),试剂盒由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神经肽Y(NPY)、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试剂盒分别由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
技术研究所提供、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试剂盒由上海超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6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 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 60 32 24 4 56(93.33)对照组 60 26 22 12 48(80.0)Z值/χ2值 26.491 4.615 P值<0.01 0.03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前腹泻、腹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泻、腹痛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情况(±s)腹泻积分(分)组别n腹痛积分(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0 10.58±1.94 2.27±0.56 7.83±1.35
1.85±0.32对照组60 10.69±1.89
2.98±0.54 7.91±1.58 2.49±0.41 t值 0.315 7.069 0.298 9.532 P值0.754 <0.01 0.766 <0.01
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肠激素变化
两组治疗前血浆5-HT、NPY、MOT、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5-HT、NPY、SS水平较治疗前下降,MOT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5-HT、NPY、SS低于对照组,血浆MO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肠激素变化(±s)5-HT(ng/L)NPY(pg/mL)组别n MOT(pg/mL)SS(p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0 137.84±19.34 69.16±10.16 159.05±9.64
94.16±12.63 252.30±22.84426.34±36.75 16.34±2.18 10.05±1.64对照组 60 142.49±20.03 85.94±12.33
161.69±10.33115.49±11.08258.05±21.69397.64±34.11 16.12±2.35
13.05±1.91 t值 1.294 8.121 1.447 9.834 1.414 7.214 0.532 9.231 P值 0.198 <0.01 0.151 <0.01 0.160 <0.01 0.596 <0.0 1
4 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10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TNF-α、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10水平比较(±s)组别n TNF-α(ng/mL)IL-10(n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0 3.34±1.05 1.35±0.44
23.26±9.16 35.28±4.6 4对照组60 3.28±1.03 1.59±0.62 24.17±10.25
31.34±5.08 t值 0.316 2.445 0.513 4.436 P值0.753 0.016 0.609 <0.01
讨论
脑肠轴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间复杂的双向通信系统,神经系统可通过脑肠轴的“脑肠互动”实现对胃肠运动的调控。
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脑肠互动”环节障碍在IBS-D发病起重要参与作用。
脑肠肽作为一类由胃肠道壁内肽能神经元、内分泌细胞或免疫细胞分泌的具有神经递质和激素双重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调节内脏感觉、运动、分泌中起重要作用[6-7]。
5-HT是与胃肠运动和内脏运
动密切相关的脑肠肽,当腹腔内压力增高或受到化学刺激时,肠道嗜铬细胞释放
5-HT,5-HT与其受体结合可引起肠道神经反射,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部不适症状。
KATSUMATA等[8]研究报道,IBS-D患者5-H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
NPY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交感神经丛,可与黏膜下神经节中周围性胆
碱乙酰转移酶结合,对胃肠道运动起抑制作用;血浆中MOT增多可刺激消化道平滑肌产生异常运动,引发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SS可抑制多种消化液和胃
肠激素分泌,同时还可抑制胃肠道和胆囊收缩。
炎症免疫细胞因子作为内分泌调节、免疫调控的重要因子,在IBS发病机制中也起重要作用。
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抗炎因子IL-10作为炎性细胞因子中的代表
成员,其表达异常参与多种疾病发生。
TNF-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促炎细
胞因子,可增强T细胞、B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可与IL-1、IL-6、IL-8等细胞因子协同诱导炎性介质产生。
IL-10由活化B细胞和Th2细胞产生,可抑制单
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产生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9]。
王燕等[10]指出,IBS-D患者IL-10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动物实验指出,感染后IBS小鼠肠黏膜和血清中IL-10水平下降,TNF-α、IL-6等显著
上升[11]。
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消化道运动调节的药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可阻断消化道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细胞兴奋;另一方面,阻断消化道细胞上钾离子通道,使得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兴奋平滑肌,促进胃肠道运动。
陈卓等[12]研究报道,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可有效缓解IBS患者腹痛、
腹泻症状。
健康人体内含有400多种肠杆菌,其中粪杆菌、歧杆菌、乳酸杆菌、
真杆菌等有益菌占98%以上,而IBS-D患者伴随肠道菌群紊乱,对人体有益的乳
酸杆菌和歧杆菌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其他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杆菌不断过度生长,容易引发肠道疾病[13]。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由中国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
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四种菌粉组成的四联活菌,口服用药后可直接补充肠道有益菌,抑杀有害菌,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减少肠源性毒素产生;还可产生消化酶促进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14]。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腹痛、腹胀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药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王东旭等[15]在常规治疗IBS-D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辅助
治疗,联合组治疗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5%。
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胃肠激素、炎性细胞因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药联合应用可进一步调整胃肠激素水平,降低机体炎性程度。
贾晨等[16]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基础上给予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治疗IBS,发现可有效改善腹泻、腹痛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IBS-D不仅可调整肠道
激素水平,还可降低炎性细胞水平,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MIN Y W,RHEE P L.The clinical potential of ramosetron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J].Therap Adv Gastroenterol,2015,8(3):136-142.
[2]SOUBIERES A,PIMENTEL M,PURDY C,et al.PMD33-Inclusion of a novel Ibs blood panel for diagnosing 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a Uk perspective[J].Value Health,2015,18(7):A350.
[3]LEMBO A,HUBER J,SCHINAGL R M,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SP7147,a bombesin-2 receptor antagonist,in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Gastroenterology,2015,148(4):69.
[4]王化虹,刘建湘,迟雁.新的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标准——罗马Ⅲ标准简介[J].中国实用内科
杂志,2006,26(18):1451-1453.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5):299-312.
[6]周志刚,张学强,罗薇絮,等.隔附子饼灸干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互动轴的机理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5):1228-1231.
[7]赵迎盼,王凤云,杨俭勤,等.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8):637-640.
[8]KATSUMATA R,SHIOTANI A,MURAO T,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serotonin signaling in patients with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Inter Med,2017,56(9):993-999.
[9]赵启晖,李刚,李梅,等.益生菌干预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胃肠激素、炎症介质及Toll样受体4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10):1154-1158. [10]王燕,刘欣,黄小平,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与酪酪肽、密封蛋白-1的
相关性[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12):805-810.
[11]刘丹,杨波,蓝程,等.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黏膜和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6):841-845.
[12]陈卓,刘胜楠,吴克俭.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40):75-77.
[13]刘懿萱,张璐,段丽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和抑郁患者具有相似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2):958-958.
[14]杜三军.改良序贯疗法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6,56(44):78-80.
[15]王东旭,林连捷,林艳,等.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7):67-70.
[16]贾晨,戚凤君,张涛,等.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29):4159-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