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反应极度标准
1、三度标准 2、三度六级标准 3、四级标准 4、Tallarida七级标准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尚无统一的表示方法,国际医学科学组 织委员会(CIOMS)推荐的表示方法如 下: 十分常见: ≥1/10 常见: ≥1/100 ,<1/10 偶见: ≥1/1000 , <1/100 罕见: ≥ 1/10000 , <1/1000 十分罕见: <1/10000
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 P7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基本概念
一、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 response to a drug which is noxious and unintended ,and which occurs at doses normally used in man for the prophylaxis ,diagnosis or therapy of disease ,or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 -WHO乌普萨拉监测中心
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A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1、药代动力学原因 主要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于大分子结 合及代谢和排泄有关。
2、靶器官敏感性增强 3、影响体内的离子平衡
二、B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1、药品方面的机制 2、机体方面的机制
三、C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影响因素复杂,易受多种因素的干扰, 混杂因素多。其发生机理,有些与癌症、 畸胎的发病机理有关,现尚在探讨中。
2、B型不良反应 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 常反应,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 现,发生率低(<1%),但死亡率高。 一般分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
3、C型不良反应 长期用药使人的免疫能力和综合抗病能 力降低,原有疾病的患病率增加。一般 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难以 预测。 特点: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 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明确的时间关系, 潜伏期长。
三、给药方法 1、给药途径 2、给药间隔和时辰 3、给药剂量和持续时间 4、配伍和给药速度 5、减药或停药
四、环境因素 五、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种属差异、时间短、人数少、受试对 象的局限、ຫໍສະໝຸດ WHO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1、A型不良反应 由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可以预测,与 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映的发生于剂量有关, 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 (>1%),但死亡率低。 表现: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 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 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 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基本理论
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 2、理化性质 3、药理作用 4、杂质 5、制剂质量 6、添加剂 7、药物的相互作用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 2、性别 3、病理状态 4、种族和遗传因素 5、血型 6、营养状态和饮食习惯 7、感应性 8、基因多态性引起的代谢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