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周国平)
人生寓言周国平

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质疑探究
1、文章用第几人称写?“我”在情节发展 中起到什么作用?
用第一人称“我”,塑造一个与落难 王子同时代的人,亲眼见过王子并有一段 对话,让人觉得似乎不是编造的而是亲身 见闻。增加故事真实的可信度。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的头 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 现过三次,都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 么意义? “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第 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 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 载,略去半载。这样的构思,耐人寻味。 厄运一旦落到自已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 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 对人很有启发。
解释词语
嬉戏: 游戏、玩耍。 原佛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慧心: 撤销: 取消。 禀告: 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 向人乞讨。 行乞: 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正色: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心旷神怡: 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举世无双: 危险的现象一次又一次地产生。 险象迭生: 事情来得突然,出人意料。 突如其来: 优美的姿态神情。 风韵: 得失之患: 生怕丢失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落难: 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内容研讨
3、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怎样的寓理? 寓意:拥有巨大的财富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小结
白 兔 和 月 亮
无忧无虑地嬉戏, 得月前: 心旷神怡地赏月。
得月后: 闲适心情一扫光,紧张 不安,有得失之患。 请求诸神之王“撤 最后慧心未泯: 销那个慷慨的决 定”。 (只叙述故事) 拥有巨 大的利 益会勾 起得失 之患。
3、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 形式。 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 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 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 更像是事实。 4、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 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都有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 王子》则侧重叙事。
《人生寓言》周国平原文

《人生寓言》周国平原文周国平的寓言两则,这一组人生寓言,讲述的都是人生哲理。
文中闪耀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
细细阅读,潜心体会文中蕴蓄的深意。
不妨任选其中一两则,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人生寓言》周国平原文白兔和月亮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
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落难的王子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
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第八课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第八课白兔和月亮一、整体把握这一则寓言,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
首先必须把握的是,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试想白兔得到一把青草,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吗?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
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
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这一则寓言有两处转折。
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
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
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
二、问题研究1.这一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句子是这样说的:“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慧心已泯。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现在泛指智慧。
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
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
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照寓言这么说,难道一无所有、赤贫如洗才自在吗? 阅读就是应该同作者平等对话,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但是,我们首先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不是拥有一把青草什么的。
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的拥有。
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
这则寓言也使我们明白,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
金銮殿龙座上的皇帝威风是威风,其实,他惟恐风吹草动,他是紧张不安的。
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
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白兔和月亮》 (2)

同 都有人生智慧哲理
都有塞翁失马之意
结构
短小巧妙
神态描写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
人生寓言
目标 目标:了解寓言特点 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后有什么不同? 思考 王子落难前后有什么不同?
人生寓言
前: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欢乐) 白兔拥有月亮 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忧愁) 前:多愁善感,流泪叹息 (脆弱) 王子遭到厄运 后:相貌不凡,正色相告 (坚强)
人生寓言
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题 内容 寓意
白兔和月亮
白兔由于拥有了月亮而从欢 不该拥有而拥有则会带来 乐变成忧愁 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
王子由于落难而从脆弱变得 厄运可以使性格脆弱的人 坚强 变得坚强
人生寓言
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分类 寓意 课题 白 落 白 情节 落 白 落 白 人物 刻画人 物方法 落 白 落 异人生寓言
周国平
人生寓言
周国平:现代哲学家. 周国平:现代哲学家.其散文擅长用文学的形
式谈哲学, 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灵魂与 超越等,探索现代人生活中的普遍困惑, 超越等,探索现代人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 心灵的历程和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 心灵的历程和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 易之中多见理趣. 易之中多见理趣. 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 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 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 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得失之患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好事变坏事 坏事变好事 设置了两个转折,前一个转折构成对比, 后一个转折给人以启迪 以“我”的见闻,展开情节,三处写到 “天啊!太可怕了……”结尾省略,耐人寻 天啊!太可怕了……” 味 动物和神,拟人化的手法 古人,尤其还有一个“ 古人,尤其还有一个“我” 心理神态描写 语言神态描写
人生寓言周国平

体验与反思
1、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 现象?原因是什么? 2、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 什么?
落难的王子
整体感知
1、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身份:王子——奴隶——乞丐 遭遇:父王被杀, 母后受辱自尽, 自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 非人的折磨。逃出虎口时成了残 废,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 生这种变化?
我们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 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而人类则相反, 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未来如何都不肯放弃即得 利益,贪得无厌,如一些贪官,接收别人的巨额 贿赂,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被举报, 获得判刑坐牢的下场。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 意味--无情的批判;对白兔的肯定。
• 不可删除。这样写是强调人类慧心已泯—— 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 既得利益。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亮!”
填空:
1. 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2.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
缺损,她便 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3.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 险象迭生,勾
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4.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比喻性的 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 在彼,给人以启示。它一般比较短小,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 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西方文学作品中 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等。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在 《庄子》、《韩非子》里都有保留。
读一读,写一写 (加红色的字容易写错)
周国平
作者介绍
• 1945年7月生于上海。 • 1962—196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
哲学系; •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人生寓言 周国平

贪婪Βιβλιοθήκη 坚强• 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 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 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 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 人格的人。 ——亚里士多德
• 寓意: • 拥有巨大的 利益会勾起 无穷的得失 之患。
• 寓意: • 厄运能使脆 弱的人变得 坚强起来。
《活着》 余华
•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 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 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 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 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 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 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 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 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 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人生寓言_周国平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疏解字词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
的心,今泛指智慧。 风韵: 优美的姿态神情。
险象迭( dié )生:危险的情况一次又一 次地出现。
白兔和月亮
学习目标
• 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 的际遇。 • 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 达。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 原文回答。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 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的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那么是不是为了坚强起来就必须寻找厄 运? 不是。本文是说既然厄运已经落在 了自己头上就应该顽强的挑战厄运。也 许坏事能变成好事。
小组讨论: 说说你知道的在厄运中 成长的名人事例。
张海迪
• 张海迪自幼因患病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 她苦闷过、傍徨过、绝望过,对此她也想到过自 杀了此一生,但是她在亲人的关怀帮助下树立了 生活的信心,在“保尔.柯察金”等英雄人物的激 励下• 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 但,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 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 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 体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为“著名”。让桑 兰“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 微笑。
3. 人
生 寓 言
周国平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王皓轮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 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 深山老林中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 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 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员.1996年以怀 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 札记》一书而闻名,但其大量的作品还是以 哲理性思辩性为主,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
周国平人生寓言份

周国平人生寓言(7)份周国平人生寓言 1《告别遗体的队伍》讲的是生与死的问题。
读完这则寓言,我想起很多以前读过的相关内容。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尽管他在20岁生日那天因腿疾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能离开轮椅,尽管他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在一座衰败的园子里思考__的问题,尽管后来他又饱受尿毒症的折磨,可他依然选择活着,用写作充盈着他的生命,这恐怕是他对命运给他开的一系列残酷玩笑的最好答复。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而__却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既然如此,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所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毕淑敏说:“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给人生寻找意义。
”古人倡导立德立功立言,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即便做到了,又能怎样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连英雄也不过是一朵终将被历史长河冲刷殆尽的浪花而已,何况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活着,要好好活着。
因为等待__的过程是漫长而焦灼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等待的同时做点什么,哪怕是织毛衣、拉家常,只有这样,生命才是快乐的,有意义的。
周国平人生寓言 2“人生就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女人”这个比喻真是奇特。
“从一而终”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坚不可摧的信念。
当时,作者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
我不知道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周国平是以怎样难言的心情写下这些人生寓言的',我只想说:向周国平致敬,向从一而终哲学致敬。
周国平人生寓言 3从哲学层面来说,人生是虚无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因此而抛弃生命。
__是对生命的亵渎,不管为了什么,都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只要活着,就__。
失恋了,可以再去寻找新的爱人;理想破灭了,可以播种新的理想;被诬陷了,可以寻找澄清事实的机会。
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请珍惜生命。
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白兔和月亮》 (5)

根据课上讨论发言, 根据课上讨论发言, 写一段感想, 写一段感想,说说自己 对人生的认识。 对人生的认识。
只有落难后才能 战胜脆弱, 战胜脆弱,这是一条 定律吗? 定律吗?
பைடு நூலகம்
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
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 . 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 安慰和希望. 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 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 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白兔和月亮
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情有什么 变化?为什么会产生变化?
前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闲适 后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因为 得失之患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巨大的财富往往会带 来无穷无尽的得失之患。 金钱不是万能的,如果它 带来了严重的得失之患, 还不如放弃。
此文是作者看到现实活中两 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些人遇 事总是斤斤计较, 贪图利益, 生活 在焦虑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 心胸宽广,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 对这两种人从审美的角度来加以 透视.
云龙镇中学
马晓奕
人生寓言
周国平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 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 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 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 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 大多短小 主人公多为动物 也可以是人或非 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 多充满智慧哲理,素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 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 材多起源于明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 材多起源于明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 寓言有希腊的《伊索寓言》 中国春秋战 寓言有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 国时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 庄子》 有不少保留在《 国时期盛行寓言 有不少保留在《庄子》 韩非子》等著作中. 《韩非子》等著作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每课一诗

6、理想(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焰火,执灯引路助拼搏。
饥寒祈祷能温饱,离乱思求免漂泊。
仅靠憧憬梦碎裂,光依志愿事蹉跎。
奋蹄莫待扬鞭后,乞运适宜早拜佛。
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吐绿吸尘立道旁,默默无闻迎太阳。
看似忧愁又快乐,恰如火热衬悲凉。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乍识果树倍新奇,母鸟孵雏享罕稀。
常见频繁成旧厌,只因喜悦藏初一。
8、人生寓言(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非借不能好读书,恰如白兔不舒服。
贪得月亮成累赘,放下牵挂享清福。
落难的王子
怜悯之心人常有,承受灾难无泪流。
死至应急威猛请,生还自把脆弱休。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坚韧不拔有信心,淡泊名利洗赘尘。
环境宁静利科研,生活简单促发奋。
金钱本乃身外物,硕果归属自由人。
兴趣能消百般苦,沉迷方生万桶金。
2002-9-26作于郯城美澳
10、《论语》十则
(011128209)
学而时习温故新,学思结合育贤人。
实事求是知不知,勤不好问文谓文。
默而识之不厌倦,扬长避短入师门。
知乐好者惜时光,光思不学步后尘。
注:蓝字为旧作,那串数字的密码是2001年11月28,写的总第209首诗。
人生寓言周国平

人生寓言周国平人生寓言周国平周国平是中国学者、作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较早研究尼采的学者。
关于他的人生寓言,一起来看看学习一下吧!1、幸福的西绪福斯西绪福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
听说他悲观沮丧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福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
我生平最怕见到大不幸的人,譬如说身患绝症的人,或刚死了亲人的人,因为对他们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无所表示,怕显得我没心没肺。
所以,看见西绪福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促不安。
没想到西绪福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福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2、诗人的花园诗人想到人生的虚无,就痛不欲生。
他决定自杀。
他来到一片空旷的野地里,给自己挖了一个坟。
他看这坟太光秃,便在周围种上树木和花草。
种啊种,他渐渐迷上了园艺,醉心于培育各种珍贵树木和奇花异草,他的成就也终于遐迩闻名,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有一天,诗人听见一个小女孩问她的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回答:“我不知道,你问这位叔叔吧。
”小女孩的小手指着诗人从前挖的那个坟坑。
诗人脸红了。
他想了想,说:“小姑娘,这是叔叔特意为你挖的树坑,你喜欢什么,叔叔就种什么。
”小女孩和她的妈妈都高兴地笑了。
我知道诗人在说谎,不过,这一回,我原谅了他。
3、抉择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重点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
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难点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小学的时候学过寓言吗?从寓言的学习中,我们一般能得到怎样的收获?(认识一个道理)这正是寓言最大的特点。
(幻灯片出示寓言的特点)寓言具有劝谕性,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寄寓深刻的哲理。
那么,《人生寓言》的作者周国平想借《白兔和月亮》及《落难的王子》两则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人生的哲理呢?二、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完毕将思考所得与周围同学交流。
问题设置如下:(用幻灯片显示)1、白兔拥有月亮前后赏月时的心理和神态有什么不同?2、王子落难前后对悲惨故事或经历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他的性格起了什么变化?3、如何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明确并板书:前: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白兔拥有月亮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前:流泪叹息脆弱王子遭遇厄运后:正式相告坚强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教师小结:概括寓意要抓住故事的结局及主人公的下场来思考,想一想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达。
三、思考讨论,加深寓意的理解,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过渡:理解了寓意,并不意味着能在生活中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问题1:有人说,既然拥有巨大的财富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那么,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一贫如洗,才不会有得失之患。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问题2:又有人认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也只有厄运才能使人变得坚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而这些理解还要在我们的人生实践中反复验证。
人生寓言 周国平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看图复述第一则寓言的故 事情节。
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情有什么 变化?为什么会产生变化?
前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闲适
后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因为:得失之患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如果拥有巨大的财富会 带来无穷的得失之患,没 能力拥有它,还不如放弃。
白 兔 和 月 亮
赏月 月的阴晴圆缺各具风韵
人生有两大悲 剧,一是没有 得到你心爱的 东西,另一是 得到了你心爱 的东西。 ------萧伯纳
人生寓言
周国平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 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 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 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大多充满智慧哲 理。素材都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 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 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 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 子》等著作中。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得月
(紧张不安 心痛如割) 月的阴晴圆缺 险象迭生
还月
( 慧心未泯 )
择穷拥 ,的有 学得巨 会失大 放之的 弃患利 ,。益 快要会 乐懂勾 生得起 活选无 。
送你几句金玉良言
如果某种拥有,给你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 患,使你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那么, 请你果断而勇敢地选择快乐,放弃这种拥有。 如果你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地面对某 种拥有,更能替他人着想,做到心中有他人,你 将会拥有更多更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是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劳动,创造财 富,你会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自豪,获得不断创 造 “ 财富 ” 的信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对此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学习寓 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会 给你带来有益的启示。
《白兔和月亮》

《白兔和月亮》《白兔和月亮》《白兔和月亮》1点击浏览该文件《白兔和月亮》2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周国平先生的《白兔和月亮》(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白兔和月亮》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寓言。
这个单元所选课文同上一个单元一样,都是以“人生”为主题,只是更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理性的成分更多。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进一步感悟人生。
《白兔和月亮》叙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很喜欢赏月,但她拥有月亮之后反而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故事短小生动,很适宜初一学生学习。
2、教学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
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寓意。
进而学习写作现代寓言。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辩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运用点拨法,启发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运用赏读法,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把握人生态度,体会“无私的快乐”,提倡美感的性质,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对寓意的恰当理解了。
而难点的关键又在于如何理解月亮的象征意义。
月亮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它包括财富,但绝不只是财富。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也不乏优美的语言,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寓意和学会欣赏,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实际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现象,自然而然地得出恰当的结论。
同时也要容许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意见。
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了。
二、说学生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对这堂课总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即“主动学习来源于好奇心”。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寓言,在轻松氛围中走进寓言,并主动创作寓言。
十则周国平人生寓言

《十则周国平人生寓言.doc》周国平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yan/311499.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十则周国平人生寓言》限时特价:9.00元/篇原价20元联系客服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支付完成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人生寓言(zhouguoping)

6.那么是不是为了坚强起 来就必须寻找厄运?
不是旳,而是说既然厄运已经 落在了自己头上就应该顽强旳挑战 厄运。可能坏事能变成好事。
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落难 旳王子》。比较两则寓言有什么异同?
白兔和月亮
落难旳王子
主题
都是写人生态度 取得之后旳态度 受难之后旳态度
有关厄运旳名言警句
• 灾祸是一种人旳真正试金石 . • 苦难磨练某些人,也消灭另某些人. •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 幸运并非没有恐惊和烦恼;厄运也决非
没有抚慰和希望. • 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 •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
这么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来临于这
厄运
多愁善感
意志坚强
4.“我”在情节旳发展中起什么用?然 而,厄运也落到旳“我”旳头上,这一 情节阐明了什么?
人生在世,不幸和劫难 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 心理准备,与其紧张受怕, 不如勇敢面对。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种什么道理?
“但凡人间旳劫难,不论落到谁头上, 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旳了——只要他不 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轻易旳事了。”
(多愁善感)
《落难旳王子》
• 是作者因亲身遭受一种厄运而作. 作者旳女儿刚出生不久便被诊疗 患有绝症,注定夭折.他们听到别人 旳叹息,说假如这么旳厄运落到他 们身上,他们可受不了.而作者回忆 此前看到别人遭受厄运时,也有同 感.于是便虚构了这个寓言故事.
合作探讨
1这篇寓言说了什么故事?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 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 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旳?有什么意义? 3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何会发生 这么旳变化? 4“我”在情节旳发展中起什么用?然而,厄 运也落到旳“我”旳头上,这一情节阐明了 什么? 5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种什么道理? 6只有落难后才干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初一语文第8课《人生寓言》

初一语文第8课《人生寓言》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2至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深入研究尼采及其哲学、美学理论,发表译著、专论多部;曾写若干哲理散文。
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周国平的主要著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守望的距离》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熟记寓言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
掌握课文内容,领悟课文蕴涵的寓意。
继续练习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整体感知利用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
风韵窖泯灭厄运皎洁默读课文,粗略了解课文大意。
复述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停顿和重音。
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
”对此,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假如你是白兔,你会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吗?你觉得把《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是否合适?综合比较这两则寓言,说一说你的学习体会。
总结:《白兔和月亮》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财富)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主题词:得失之患结尾提到人类是寓言的讽刺意义所在。
结构:欣赏—占有—放弃总结《落难的王子》寓意:厄运(不幸)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原文: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我”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线索人物,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有真实感。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短小,主人公常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情节具有虚构性、幻想性和启迪性。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七年级上《人生寓言》1

课前热身
• 寓言
• 作者简介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注音与解释( 注音与解释(白)
• • huì Kāngkăi yùn shì xī chèxiāo shǔ
• 慧心 风韵 嬉戏 • • • • • • • 慷慨 闲适
归属
jiào
撤销 金窖
kuàng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
dié
险象迭 举世无双 心痛如割 险象迭生
mĭn
慧心未泯 慧心未泯
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听完后复述故事情节。 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听完后复述故事情节。 2、作后白兔为什么请求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 作后白兔为什么请求撤消了那个“ 定”?
整
体
感
知
研讨与赏析
1、文中出现了两次转折,转折前后,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文中出现了两次转折,转折前后,
明确: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你“/白兔请求撤消那个慷慨的决 明确: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你“ 定 描写: 乌云蔽日,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 描写:“乌云蔽日,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 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眼里, 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俱风 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寓言: 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 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 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 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 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 素材多起源于明间传说. 理,素材多起源于明间传说.西方 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希腊的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 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 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 韩非子》等著作中. 《韩非子》等著作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八课人生寓言

根据课上讨论发言, 写一段感想,说说自己 对人生的认识。
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 散文家。1945年7月25日出 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 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 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得哲 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 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工作。他既是一 个学者,也是一个散文家。 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 (合著)、随感集《人与永 恒》、诗集《只有一个人 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 贵》、自传《今天我活着》、 《爱与孤独》等。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 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 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 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 传说。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 集之一是古希腊的《伊索寓 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 盛行寓言,大都保留在《庄 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拥有巨 大的利 益会勾 起得失 之患。
最后慧心未泯: 请求诸神之王“撤 销那个慷慨的决 定”。
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 拥有巨大的财富会生出无穷的 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
这篇寓言是我有感而写的,在 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
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
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 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 他们可受不了。回想起以前看见别人遭受灾难 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于是,产生这 篇寓言的构思,后来,我的女儿才一岁多就离 开了人世。
自学指导(二)
• 阅读《落难的王子》,完成下列问题: • 1、这则寓言说了什么故事? •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会发生这种变化? •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周国平《人生寓言》优质教案

周国平《人生寓言》优质教案周国平《人生寓言》优质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国平《人生寓言》优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正确把握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学会找文本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寓意;2.让学生懂得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人生态度三、教学设计:我依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到深,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文本联系到自身,层层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
问题的设计,也非常具有启发性与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教学形式采用的是合作探究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教学流程的设计,强调学生的互动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加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
在思维训练方面,涉及到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扩展延伸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独特体验与独特感受。
另外,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设计这样的教案,是为了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审美教育。
这是当前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教学课时:一节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出示图片师问:从此幅图,可知哪个成语?(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学答: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师问: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生答: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寓言》(周国平)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时数:
2课时。
10月12~13,星期一~二。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介绍寓言;解读《白兔和月亮》的寓意,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一、导入
什么叫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以散文或者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你们看过哪些寓言?……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二、白兔和月亮
(一)学生示范朗读
一个读前三段,另一个读后两段。
其他同学划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二)问题探讨
1、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什么?用文中一个词概括。
——得失之患。
2、概括情节发展中的两处转折。
(板书)
3、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白兔为什么要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课后练习题)——白兔从悟出了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4、寓言提到人类,含什么意味?
讽刺。
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
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
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5、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难道一无所有、赤贫如洗才能自在吗?
你怎么看?总结出寓意。
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什么的,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的拥有。
那是诸神之王的慷慨赐予,其实白兔根本不配拥有月亮,所以不能泰然处之。
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产生得失之患,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
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
寓言没有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而是说: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板书寓意) 6、白兔得到了月亮之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三)寓言的深层涵义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务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
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计算是不相容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厉害关系的快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广,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
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同学们,你们觉得选择哪一种人生态度更好?审美呢,还是功利?……
寓言更深层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板书)
整体板书:
心旷神怡
转折① 诸神赏赐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转折② 请求撤销
留下启迪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深层涵义: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务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第2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落难的王子》深刻含义,与《白兔与月亮》比较阅读。
三、落难的王子
(一)自读课文
1、找出王子的人生感悟,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2、寓意是否可以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
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
寓言的内容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
厄运是环视,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厄运能够使人坚强起来。
3、没有遭遇过厄运得人应该怎么培养坚韧的意志?
(二)合作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1、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
文中是怎样写他的脆弱的?——第一段。
2、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遇编造得如此凶险?
落难王子的厄运,如国破家亡,沦为奴隶,变成残废,行乞度日等,都极为凶险。
也只有经历过这么多苦难,王子的话才最有说服力。
作者意在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
寓言构思奇妙,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
“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
通过王子对别人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三)体验与反思:对待苦难的道理
1、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
——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
2、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四、对比延伸
1、主题上,两则寓言都是谈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
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得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但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则寓言都是以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主人公的心里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五、小组讨论
一则寓言写好事变成坏事,一则寓言写坏事变成好事。
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总是经常遇到的,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生活中如何学会面对财富和不幸?
六、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