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农业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与展望
王笑男徐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中国农业保险在政策支持下取得较快发展,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需求成为农业保险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议题。
通过对农业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分别对理论基础、实证分析方法与主要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现有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全面性上存在不足,结合农业生产方式与经营主体特征的转变,应补足农业巨灾保险、农业大灾保险以及新型经营主体角度研究的空缺;实证方法的创新性有待提高,对实证数据的获取可在传统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引入实验经济学方法;关于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从需求方———农户角度以及供给角度———农业保险产品特征两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但对于现阶段参与主体之一的政府的保费补贴行为实证研究国内目前尚属空白。
在此基础上,从实证方法的完善、研究对象的补充以及政府补贴效用的实证探讨等方面对农业保险需求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灾害;农业保险需求;政府补贴;影响因素;研究评述;展望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view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mand and Its Prospect
Wang Xiaonan,Xu Lei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
)
China's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support of policies,but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 still exists.Dem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By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mand,theoretical basis,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ummar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insufficient for comprehensiveness of research object,conside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and management subject characteristics,the vacancy of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insurance and new agricultural operation subject should be made up;the innovation of empirical method need to be improved,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questionnaire,experimental economics should be a new tool for acquiring empirical data;for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mand,th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demand-side)and insurance products
2020-04-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经费项目(CAAS-ASTIP-2016-AII )
王笑男(1994—),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财政与金融,E -mail :****************;
通信作者徐磊(1979—),男,江苏南通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风险管理,E -mail :
***************
0引言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度和强度明显提升,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近10年中我国平均每年农业受灾面积达到3048万hm2,成灾面积更是高达1482万hm2。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所要实现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将会使农业生产者面临集聚度更高的自然风险。
有效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
农业保险作为比较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1],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应用,我国农业保险虽然起步相对较迟,但在政策的支持下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自2008年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2]。
然而,我国农业保险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真实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3]。
对于需求问题,多数学者在农业保险发展伊始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研究较为零散,研究方法创新不足,理论基础的系统性有待提高。
当前农业生产方式正在进行现代化变革,农业生产主体的生产经营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此现实背景下也需要厘清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基于此,本研究对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能为中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快速发展补缺增益。
1农业保险需求研究的理论基础
农业保险是针对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活动。
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相关学者从多个方面对农业保险的含义进行了界定[4-5]。
对于农业保险需求,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期与费率水平下,农户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保险商品数量。
具体研究可以从购买意愿或有效现实需求两个角度出发。
农业灾害与意外事故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农业保险需求行为具有不确定条件下生产决策的行为特征。
对于不确定条件下决策行为的研究,冯纽曼与摩根斯坦于1947年建立的期望效用理论可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支撑,早期关于保险需求的研究大多是在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农户是否购买农业保险完全取决于购买与不购买两种情况下所能获得效用水平的相对大小。
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这一理论研究强调了客观理性因素对需求的影响作用。
但由于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假设
(消费者完全理性、信息完全、赔付款项能够完全弥补投保方损失)过于严格,在后续实践中屡屡出现偏差,人们常会做出与期望效用理论相违背的投保决策。
在之后的众多有益探索中,行为经济学从非完全理性的角度对这一决策行为进行了补充,指出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并非完全理性,除绝对利益之外,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个体有限的认知能力都会对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理论,Kahneman等的前景理论在期望值最大化决策方式的基础上,补充说明了有限理性的农户在决策过程中受到的不完全理性因素的影响[6]。
此外,前景理论的发展也通过实践引入了实验经济学方法,这一方法对主观因素的准确度量进行了完善。
2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方法在基本的研究范式中,农业保险需求实证分析包括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根据研究需要获取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情况以及各变量数据;第二,根据研究目的选取计量模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对于实证数据的获取,部分学者通过各类统计年鉴提取所需数据;多数学者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
前者较为便捷但变量选择有所局限,
(supply-side)have accumulated some achievements,however,there was almost no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subsidy in China at this stage.On this basis,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mand research was forecasted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empirical methods,the supplement of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empirical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agricultural disaster;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mand;government subsidy;influencing factor; research review;outlook
且数据特征决定了此类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进行[7-8];后者可根据研究情况,在变量设置以及询问方式上灵活操作,从微观层面对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行为进行研究,并且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为常规问卷无法准确测度部分主观因素的不足提供了方法完善的新思路与新借鉴。
对于农业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农户是否愿意购买农业保险的二元选择行为分析;另一种是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支付意愿水平的研究。
研究目的不同以及具体的数据特征存在差别,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亦不相同(表1)。
在二元选择行为分析中,Logit 模型的使用最为广泛,Probit 模型与Logit 模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将误差项设定为标准正态分布,后者将误差项设定为逻辑分布。
Logistic 模型与Logit 模型的区别仅在于两者联系函数的形式不同,系数解释不同,模型的本质基本相同。
在支付意愿水平的研究中,Cox 比例风险模型的使用相对较多,并且多与CVM (条件价值法)评估方法结合使用。
3农业保险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现有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大多是针对农作物种植生产保险的分析,本研究也主要对此类研究进行综述。
不同研究因研究背景以及具体研究目的不同,实证分析选取的变量因素也存在差别,本研究对现有研究中讨论较多并且普遍具有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3.1农户个体特征与农业保险需求
受访农户(一般为决策者)作为农业保险需求的决策主体,个体特征对农业保险需求行为的影响在多数研究中都有所探讨,讨论较多的有年龄、受教育程
度以及务农年限。
(1)对于年龄因素,多数学者研
究认为农户的年龄越大,对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越低[13,18-19]。
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越大,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就越低,因而制约了农业保险需求;但也有研究对此持不同意见[20]。
(2)受教育程度对保险需求的正向
影响得到多数研究的证实[21-24]。
关于这一点并不难解释,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理解保险的作用并予以接受[13],但也不排除存在这样的情况: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决定了部分地区存在农业保险发展不足、不完
善的情况,对这些不足的认知会制约农业保险需求[25]。
(3)对于务农年限,研究一般认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越长,在种植、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就越丰富,因此越不倾向于通过保险的方式进行风险保
障[15,20]。
当然,也有研究对此存有不同意见,张虎等认为同一地区的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会互相学习,
因此个人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23]。
3.2家庭经济特征与农业保险需求
从家庭经济特征出发进行研究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经济水平与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情况。
(1)关于家庭经济水平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的研究,国外学者大多是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角度考虑,认为随着财富水平的增加,农户的风险规避意识随之减弱,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也随之降低[26]。
与此相反,国内研究基本一致认为家庭财富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即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也随之增强[15,27]。
此外,张跃华等[28]、顾景枝等[29]考虑到农户的风险态度情况,对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细化讨论。
(2)
对于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情况的研究,一般认为,这一比重越高,农业生产与整个家庭经济的相关性就越强,农业灾害一旦发生给家庭经济带来的波
研究目的 回归模型 相关文献
二元选择分析
Logit 王洪波,2017[9]
;Mukhopadhyay 等,2019[10]
Probit 宁满秀等,2005[11]
;赵莺和谢婷婷,2016
[12]
Logistic 惠献波,2016
[13]
;Asseldonk 等,2018
[14]
支付意愿水平分析
Cox 宁满秀等,2006 [15];于洋等,2011
[16]
T obit 孙香玉,2008 [17]
PCE
陈泽育等,2008
[18]
表1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实证分析方法
Table 1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mand influencing factors
动就越剧烈,所占比重较高的家庭尤为如此。
多数研究表明,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对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13,30]。
3.3农业生产特征与农业保险需求
农业生产特征是农户进行农业保险购买决策的客观依据。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处于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的阶段,不同农户的农业生产特征存在较大差别。
已有研究关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农业生产规模、农业生产投入以及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1)农业生产规模的一般含义指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所使用的土地面积,从这一层面考虑,农业生产规模一般会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规模越大,需求意愿越强烈[16,27]。
李勇斌从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角度丰富了农业生产规模的含义,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25]。
(2)对于农业生产投入,相关学者分别从农资购买支出和平均成本的角度加以衡量,多数认为生产投入情况并未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31],农户更关注农业生产的营收情况。
但实际情况中也可能因生产投入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别,然而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
(3)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可从非农收入、养殖收入、其他种植收入的占比情况予以分析[15],专业化程度越高,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风险越集中,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就越强烈[19]。
例如,王秀芬研究认为,对于纯农型、农兼型、兼农型、非农型这四类农户,纯农型农户的投保意愿更强[32]。
除此之外,对比传统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在专业化程度、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投入上都要更高一些,生产模式改变的同时,农业生产的风险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要高于传统农户,具体的影响因素特征也存在差别[9,33]。
3.4农业保险产品特征与农业保险需求
需求与供给并非单独存在,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供给的角度考虑,农业保险产品特征也影响着农户的需求行为。
(1)农业保险产品种类是讨论比较多的因素。
农业保险产品种类不够丰富、险种与农户的实际需求不对接成为制约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之一[34-35]。
程青等对保产量、保成本、保收入等不同种类农险产品的研究指出,不同的农险产品其需求的影响因素不同,不同类型农户对不同保险产品的需求行为也不同[21]。
(2)保额作为农业保险为投保农户提供的保障程度,是对农业生产灾后损失的补偿,较高的保额会增加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25]。
但一味追求高保额并不可取,一方面,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来说,过高的保额不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保额过高时无法避免道德风险的存在[36]。
除了上述关于农险产品特征对需求的影响的研究,也有学者从农户角度进行了类似“农业保险产品用户调查”的分析,指出农户对农业保险重要程度的认知越深刻,越能了解农业保险对于规避农业生产风险的作用,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就越强[18-19]。
其中,对农业保险政策的了解和认知,会进一步强化农户需求[22,27]。
当然,从经验分析的角度看,产品满意度对需求的正向影响似乎是必然的。
4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关农业保险需求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成果。
现有研究的理论体系日趋完善,传统期望效用理论得到前景理论的补充,更加贴合农户真实的决策行为。
对影响因素的探讨更为细致,不同于早先研究中对所有因素的整体分析,目前不少学者针对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些研究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提高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指出了进一步的实践方向。
本研究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证方法以及具体影响因素的归纳分析,认为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具体来讲,实证方法的完善、研究对象的补充以及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需求现实影响与机理等,可以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一,实证方法的完善。
数据获取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目前的研究中多采用常规问卷问答的方式获取实证数据。
对于农户风险态度等主观性较强却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这一方法获取到的数据往往不够客观、准确。
近年来在行为决策研究领域实现较快发展的实验经济学,是以现实奖励诱导出研究对象的真实态度,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在农业生产新技术采纳决策的研究中使用到这一方法,未来也可以尝试将实验经济学方法引入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中,对现有方法加以补充。
第二,研究对象的补充。
已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不同农业保险险种的需求特征不同,不同类型农业生产主体的需求行为也存在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大多还是从传统农户的角度出发,以常规农业保险为研究对象。
我国已于2017年开展了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农业大灾保险与常规
农业保险在保障对象、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农业巨灾保险也已成为农业风险管理的新需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实现了较快发展,其农业生产特征也显著区别于传统农户。
目前,针对这两大对象进行的研究仍然匮乏,未来以此为方向进行探索,对于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政府补贴效用的实证探讨。
对于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从需求方——
—农户角度出发的研究较为丰富,从供给角度——
—农业保险产品特征的研究也积累了一定成果。
政府作为农业保险发展的参与主体之一,国内对其开展的相关研究多是政策制定、制度建设与完善的理论分析。
保费补贴作为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主要措施,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刺激作用究竟如何,在农业生产特征、风险环境发生改变的现实背景下,一直以来的高补贴比例是否仍具有最佳的政策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几乎没有相关的实证研究。
同时,较高的政府保费补贴似乎也掩盖了有效需求对于农业保险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性。
未来,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关探索将会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Cole S,Stein D,Tobacman J.Dynamics of demand for index
insurance:evidence from a long-run field experiment[J].
,2014,104(5):284-290.
[2]黄薇.保险政策与中国式减贫:经验、困局与路径优化[J].管
理世界,2019,35(1):135-150.
[3]刘亚洲,钟甫宁.风险管理VS收入支持:我国政策性农业保
险的政策目标选择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9(4):130-139.
[4]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谢家智.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9.
[6]Kahneman D,Tversky 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
sion under risk[J].,1979,47(2):263-292.
[7]唐德祥,周雪晴.中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
于200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南方金融, 2015(06):60-67.
[8]Liu F,Corcoran C.Risk perception,insurance recognition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ehavior-an empirical based on dynamic panel data in31provinces of China[J].
,2016,(20):19-25.
[9]王洪波.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需求研究[J].农
村金融研究,2017(2):65-70.
[10]Partha Mukhopadhyay,Madhabendra Sinha,Partha Pratim
Sengupta.Determinants of farmers'decision-making to ac-cept crop insurance:a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approach[C]// Soft Computing in Data Analytics.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Singapore:Springer,2019:758. [11]宁满秀,邢郦,钟甫宁.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决策因素的
实证分析: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05(6):38-44,79.
[12]赵莺,谢婷婷.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来
自新疆400个农户的调查[J].新疆农垦经济,2016(6): 18-23.
[13]惠献波.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
南省102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J].调研世界,2016(1):21-25.
[14]Marcel van Asseldonk,Harold van der Meulen,Ruud van der
Meer,et al..Does subsidized MPCI crowds out traditional mar-ket-based hail insurance in the Netherlands?[J].
,2018,78(2):262-274.
[15]宁满秀,苗齐,邢鹂,等.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实证分
析: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6): 43-51.
[16]于洋,王尔大.多保障水平下农户的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基
于辽宁省盘山县水稻保险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11(5):55-68,96-97.
[17]孙香玉.保险认知、政府公信度与农业保险的需求:江苏省
淮安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实证检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8-54.
[18]陈泽育,凌远云,李文芳.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测算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湖北省兴山县烟叶保险为例[J].南方经济,2008(7):34-44.
[19]王尔大,于洋.农户多保障水平下的作物保险支付意愿分析
[J].农业经济问题,2010,31(7):61-69.
[20]Sherrick B J,Barry P J,Schnitkey G D.Farmers'preferences
for crop insurance attributes[J].
,2003,25(2):415-429.
[21]程青,晁娜娜,杨汭华.粮食种植户的农业保险产品潜在需
求研究:基于物化成本保险经历者的角度[J].农村金融研究,2019(12):22-32.
[22]初文丽,崔果.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6省
农户的调研[J].农业展望,2017,13(10):113-116.
(上接第83页)
[9]熊春林,张鑫,李卉,等.农民视角下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
务2771个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 (19):187-194.
[10]段青玲,魏芳芳,张磊,等.基于Web数据的农业网络信息
自动采集与分类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2): 172-178.
[11]范俊君,田丰,杜一,等.智能时代人机交互的一些思考[J].中
国科学:信息科学,2018,48(4):361-375.
[12]丁利敬.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吉林工
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2(3):40-42.
[13]刘浩然.人机交互界面的平面视觉图像色彩增强系统设计
[J].现代电子技术,2019,42(8):85-89.
[14]彭雪萍.试析响应式网页的设计与开发[J].电脑编程技巧与
维护,2018,49(10):8-10.
[15]张龙,张晗.跨平台响应式前端框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电
子设计工程,2018,26(22):6-9.[16]冯春英.基于响应式Web设计的新型图书馆门户网站构建
[J].图书馆学研究,2015,27(15):36-42.
[17]叶海智,赵耀远,吴金鸽.基于JavaScript的动态Web应用
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9):81-86.
[18]卢俊玮,常琳,陈昀锟.MVC模式与 MVC框架的
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9):42-44.
[19]张晨,韩曙光,何岱.AOP技术在Web系统日志和事物管理
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09,8(6):46-47.
[20]James W.Jonesa,John M.Antle,Bruno Basso,et al..Toward a
new generation of agricultural system data,models,and knowledge products:State of agricultural systems science[J].
,2017(155):269-288.
[21]孔繁涛,朱孟帅,韩书庆,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比较研究[J].
世界农业,2016(10):12-20.
(责任编辑潘月红)
[23]张虎,孔荣.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
省龙岩市413户烟农的调查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76-82.
[24]Sidra G,Zhang Q W,Muhannad A,et al..Farmers'perception
and awareness and factors affecting awareness of farmers re-garding crop insurance as a risk coping mechanism evidence from Pakistan[J].
(),2015,22(1):76-82.
[25]李勇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J].海南金融,2018(2):72-80.
[26]Serra T,Goodwin B K,Featherstone A M.Modeling changes
in the U.S.demand for crop insurance during the1990s[J].
,2003,63(2):109-125.
[27]乔慧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研究[C]//2019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2019:452-466.
[28]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
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 83-92.
[29]顾景枝,余国新.基于效用理论的农业保险需求分析:来自新疆475户农户的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 599-603.
[30]陈妍,凌远云,陈泽育,等.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
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2):26-30.
[31]聂荣,沈大娟.影响农户参保农业保险决策的因素分析[J].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06-115.
[32]王秀芬,李茂松,王春艳.不同类型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影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 35(3):364-368.
[33]叶明华,朱俊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农业保险
偏好异质性研究:基于9个粮食主产省份的田野调查[J].经济问题,2018(2):91-97.
[34]陈冰,毛飞,马丽娜.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特殊性及其影响
因素[J].当代经济,2014(15):84-85.
[35]谷政,卢亚娟,张维,等.基于险种和承保水平视角的农业保
险需求分析[J].保险研究,2012(11):75-81.
[36]Breustedt G,Larson D F.Mutual crop insurance and moral
hazard:the case of Mexican fondo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in its series[J].,2006.
(责任编辑潘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