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讲义》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加大黄汤证与阳明腑实证辨“腹满痛拒按”)
4. 临床应用
【280】
强调胃气弱者,当慎用酸苦涌泄等攻伐药。(5 分钟)
1. 承上条说明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大黄、芍药
2. 太阴病用药法度讨论
太阴病转归 【278】 太阴阳复自愈候 阐述太阴寒湿发黄的机理及阳复自愈的证候分析,“脾家实”的含义。 1. 病涉太阴的脉证机理 2. 太阴寒湿发黄的机理 3. 太阴病脾阳恢复自愈的证候及机理 【187】 太阴转属阳明候:讲述太阴转属阳明的机转及特征 1. 太阴转出阳明的证候 2. 本条说明了太阴病与阳明病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3. 太阴病的三种转归
太阴病提纲
【273】 详述太阴病提纲证的成因、性质及证候形成的机理,太阳虚寒腹
痛的特点及鉴别诊断。强调本条文作为太阴病辨证提纲的意义。(20 分 钟)
1. 太阴病提纲证及其机理 2. 禁忌及误下后的变证
太阴病虚寒证
【277】 太阴虚寒证证治:详解太阴本证的主证、病机及治法。
治疗用“四逆辈”提示对此病证灵活选方用药。(20 分钟) 1. 太阴病虚寒下利的特点及病机 2. 太阴虚寒下利的治则 3. 辨证(本条“自利不渴”与热性、肾阳虚的“下利而渴”鉴
作 业
4、太阳病误下后,病涉太阴之“腹满时痛”与“大实痛”各有何特
点?治法、方药如何?
5、太阴病的转归如何?
1.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年
2. 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年
参 3. 清·钱天来.伤寒溯源集.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年
2. 太阴病
二、太阴生理
1.经络循行
2.脏腑功能(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肺主宣发肃
降等)
三、太阴病理
1. 基本病理变化(经络、气化等)
2. 主要脉证 3. 性质 4. 成因 四、太阴的传变
五、病证类型
1. 本证
2. 兼变证(兼表、兼脾络不和)
讲
六、治则及治禁
授
1. 治则:当温之
新
课
2. 治禁:吐下
3
课
堂
1.“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阳明实证有何证候表现,其病机如何?
提 问
2.到目前已学习的关于渴的条文的复习。
3.到目前已学习的关于表里同病的条文的复习
课
堂
小 结
太阴病本证、兼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方药。
1、试述太阴病提纲证及其病机、禁忌。
2、如何理解“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布 置
3、太阴兼表证有哪些证型?其治法及机理如何?
考 书
4.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年
目 5. 李培生.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年5月
6.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
7. 刘渡舟.伤寒挈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年
4
3. 表里合病下利辨(与葛根汤 32 条、葛根芩连汤 34 条、92 条
及霍乱兼表 386 条鉴别)
太阴病腹痛证
【279】
太阴病腹痛证证治(279):分析太阳病误下,邪陷中焦的腹痛证
证治。(10 分钟)
1. 太阳病误下致邪陷太阴的两种不同的证治
讲
2. 关于本条的历代争鸣
授
3. 辨证
新
课
(本条桂枝加芍药汤证与太阴病本证辨“腹满时痛”)
教
教
学
学 内
太阴病提纲、太阴病虚寒证及其辨证
容
要
求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重点——太阴病虚寒证的审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难点——273 条原文中太阴病提纲证的成因及性质的认识。
教 学 媒 体
教
学
复 习
过
旧 课
少阳病及其兼证的主要脉证方药
程
1
太阴病概论
一、基本概念——太阴及太阴病的概念(5 分钟)
1. 太阴
《伤寒论讲义》教案
专业 课程
中医 伤寒论讲义
班级 章节
第四章
授课人:樊 讯
课时
3 学时
教学方法 朗读原文、课堂讲授、讨 论
掌握太阴病提纲的证候及病因病机;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掌握太阴病虚寒证(本证)的病机、审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太阴病兼变证的病机与治法
了解太阴病转愈转入阳明的证候、机理及太阴病欲愈之候的脉证机理。
别)
2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病兼表证
【276】
太阴病兼表证的证治:解释太阴本虚兼表,病机偏表者,以表为主,
表里同治。(7 分钟)
1. 太阴兼表而偏于表的证治
2. 桂枝汤在临床的应用
【163】
解释太阴病兼表下利,而病机偏里者,以里为主,表里同治。(8
分钟)
1. 太阴脾虚兼太阳表邪不解(病机偏于里)的证治
2. 桂枝人参汤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