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三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三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B.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孔子曾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C. 曹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者,也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
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高度评价。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是苏洵,不是曹操。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分别出自于《战国策》《桃花源记》。
B.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弱冠”是二十岁,“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花甲”是六十四,“天命”是五十岁。
故按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应为:“弱冠”“而立”“不惑”“天命”“花甲”。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3.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解析】【分析】A:《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等,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B:是《艾青诗选》(《我爱这土地》)里的最后两句。
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土地这一意象得以表现。
C:《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
如书中所刻画的人物“范进”,被吹捧为能作“天地之至文”,竟然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谁都不知道,而就是这样一个无知之徒,一旦中举,立即成为众人羡艳的对象,集名利于一身。
文本中的人物就是范进,因得知中举而疯走集市,“胡屠户”一个嘴巴打醒范进的情形。
D:虎妞: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
她在书中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财主的女儿,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待人泼辣,用祥子的话来说,她做哥们儿好,但难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对外人她不讲理,但是对祥子,她的确是真心爱他的。
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自私父亲剥夺的青春。
故答案为:A法布尔;B艾青诗选;C胡屠户;|D虎妞。
【点评】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4.《苏菲的世界》和《格列佛游记》二选一。
(1)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做什么除了()
A. 替国王递送信件
B. 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
C. 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
D. 参加战斗摧毁敌人
(2)下列不属于《苏菲的世界》中的句子是()
A.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B. 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C. 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
D. 这个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能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这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根据名著原文可知,作为条件,他必须替国王递送信件,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参加战斗摧毁敌人。
而没有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
故选C。
(2)“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故选B。
故答案为:⑴C;⑵B。
【点评】⑴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⑵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不近要“博文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5.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
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
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
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
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
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
保尔开始工作了。
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
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
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
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拣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1)“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联系原著说说,保尔所选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结合选文说说,在这条路上保尔是如何奋斗的?(2)联系原著,你对保尔的性格有何看法?请结合选文进行简要分析。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保尔精神对你的影响。
【答案】(1)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
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由于保尔双目失明,所以创作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他依然充满激情,忘我地写作,“他忘记了一切”以至于他的母亲觉得“他好像疯了”
(2)保尔是一个顽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选文中他和病魔搏斗的情节体现了他的顽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进行自嘲,体现了他的乐观天性;此外,坚定地活下去的信念,表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抗;写书过程的艰难让人看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3)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鞭策激励的作用。
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解析】【分析(1)根据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的了解可知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从选文中筛选出保尔如何写作的内容即可,如: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
(2)结合原著内容和选文中保尔的语言和动作分析保尔的性格,从“你放心好了,小姑娘。
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
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
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
咱们还是走着瞧吧”可以看出保尔不向命运低头、英勇顽强、乐观的性格特点;从“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可以看出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3)在明确保尔的经历、性格特点后再结合生活实际谈保尔对自己的影响,不必要面面俱到,从一个侧面谈即可。
如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故答案为:⑴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
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由于保尔双目失明,所以创作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他依然充满激情,忘我地写作,“他忘记了一切”以至于他的母亲觉得“他好像疯了”
⑵保尔是一个顽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选文中他和病魔搏斗的情节体现了他的顽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进行自嘲,
体现了他的乐观天性;此外,坚定地活下去的信念,表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抗;写书过程的艰难让人看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⑶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鞭策激励的作用。
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了解能力以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
⑵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②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③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
⑶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
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6.(2017·广州)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 风住尘香花已尽,欲语泪先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
B.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E. 何处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F.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 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 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⑥ 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寺词名句。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
李商隐在《无题》中,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①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②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B,D
(2)在乎山水之间也
;故园东望路漫漫
;留取丹心照汗青
;波撼岳阳城
;无丝竹之乱耳
;过尽千帆皆不是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分析】(1)A.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屠泪先流。
C.“生”应改为“升”;E.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拍?“夜”与“处”位置错误;F.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后面为“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2)(3)古诗文默写,注意书写正确,不要有错别字。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7.在“倾听大自然的语言”系列活动中,你参与其中。
(1)【知识积累】2007年国务院批准,“二十四节气”之一被定为我国法定节假日,这一节气是()
A. 春节
B. 清明
C. 端午
D. 中秋(2)【追根究底】阅读下面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及其原因。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孟云卿《寒食》)
(3)【心系他人】时值早春,天气仍然较冷,同学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可小飞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宁可冒着感冒的危险,也不愿多穿衣服。
作为小飞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答案】(1)B
(2)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却十分寒冷。
原因: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
(3)小飞,现在时值早春,天气还比较冷,穿衣服少了很容易被冻感冒,进而影响到你的学习。
请你多穿点衣服,好吗?
【解析】【分析】⑴考查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春节”“端午”“中秋”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不是节气。
我国从2008年开始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据此,答案为C。
⑵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这一天禁火冷食。
这句诗的意思是:二月时的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却十分寒冷。
这是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造成气候的不同,即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
⑶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小飞同学);其次要交代劝说的理由(早春时节,少穿衣服的影响);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
做到文明礼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⑴B;⑵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却十分寒冷。
⑶小飞,现在时值早春,天气还比较冷,穿衣服少了很容易被冻感冒,进而影响到你的学习。
请你多穿点衣服,好吗?
【点评】⑴考查学生对一般节气与传统节气的掌握程度。
“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被定为我国法定节假日。
⑵考查学生对唐诗中蕴含的物候知识的掌握能力。
诗句“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产生的原因: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
⑶在劝说时,除了劝说的内容契合对方的想法之外,也要讲求“说”的技巧。
首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假设自己是对方,自己又会怎么想、怎么做,体会他的心情;然后注意说话的方式、语气、态度,尽量做到委婉、谦和、真诚。
如果直接否定对方,对方是很难接受的,劝说注定是失败的,那么就可以在说的时候巧妙地以退为进,比如可以多用这样的句式“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后来仔细一想……”“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们不妨把眼光放远了来看……”通过这样的句子,尽量把对方的观点引导到自己的观点上来。
此外,语言可以生活化一些,因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内容能让这样的沟通更为有效。
8.选做题。
(下面两个小题任选一题回答)
(1)《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这些诗人的诗歌风格各异,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诗风正确的一项是()
王昌龄的诗风是,王维的诗风是 ,李白的诗风是,杜甫的诗风是。
A. ①沉郁顿挫②飘逸豪放③雄健浑厚④恬淡生动
B. ①飘逸豪放②恬淡生动③雄健浑厚④沉郁顿挫
C. ①雄健浑厚②恬淡生动③沉郁顿挫④飘逸豪放
D. ①雄健浑厚②恬淡生动③飘逸豪放④沉郁顿挫
(2)《泰戈尔诗选》收录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的诗作,对这些诗歌(诗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吉檀迦利》是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作者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B. 在《园丁集》中,诗人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诗和言简意赅的哲理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由衷赞美。
C. 《新月集》里着力描绘地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
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
D. 《采果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
这些诗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心。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王昌龄是一位边塞诗人,题材主要为离别、边塞,风格雄健浑厚;王维的诗以恬淡生动、自然脱俗为风格,展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的风格飘逸豪放;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风格沉郁顿挫。
据此分析,应选D。
(2)B项表述错误,在《园丁集》中,诗人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诗和言简意赅的哲理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态度,艺术地回答了人应该为什么生活、怎样生活等重大的人生问题。
故选B。
故答案为:⑴ D;
⑵ B。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多读、多看、多记。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9.班里举行“猪年话猪”语文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
作为六畜之一,十二生肖之尾,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财富和吉祥。
想想我们小时候用来攒钱的零钱罐,是不是大多为胖乎乎的小猪造型?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成功地将野猪驯化为家猪,猪从而成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人们常以所拥有的猪的数量多寡来作为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尺。
因此,猪也就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
胖乎乎的小猪憨态可掬,一向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唐代,猪是莘莘学子祈求金榜题名的吉祥物。
相传进士们相约,如果以后他们中间有人出将入相,才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笔将此人的名字题于大雁塔上,因“猪”与“朱”,“蹄”与“题”谐音,所以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朱笔题名”,后来这一作法逐渐演变成人们在新年时互赠火腿的习俗。
(1)小宇采用部首查字法查“畜”字,应查的部首为________;在“作为六畜之一”一句中,“畜”字的读音是________。
(2)阅读以上文字,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财富和吉祥”这句话的主干是“猪代表财富和吉祥”。
B. “憨态可掬”“莘莘学子”“出将入相”三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 划线词“驯化”“驯养”“标度”“标尺”的词性相同,都是动词。
D. “如果以后他们中间有人出将入相,才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笔将此人的名字题于大雁塔上”一句中的“才”应该改为“就”。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以鲜明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完成下边的人物资料卡片。
(2)C
(3)天蓬元帅;九齿钉耙(九齿钉钯);净坛使者
【解析】【分析】(1)用部首查字法查“畜”字,应查的部首为“田”;在“作为六畜之一”一句中,“畜”字的读音是“chù”。
(2)C项有误。
“标尺”是名词,不是动词。
(3)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还有以下几个名号:①天蓬元帅:在天庭中,主管天河,手下还有几十名天神猛将,地位很高,被玉皇大帝封为“天蓬元帅”。
②猪悟能:猪八戒在天庭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了人间,投错了猪胎,便以“猪”为姓,因为他将来注定是要成为唐僧的弟子,与悟空同辈,观音菩萨给他取了法名“悟能”,因此叫“猪悟能”。
③净坛使者:唐僧师徒取经功德圆满,因猪八戒在取经过程中贪吃好睡,玩心未泯,故如来封他为“净坛使者”。
故答案为:⑴田;chù;⑵C ;
⑶天蓬元帅;九齿钉耙(九齿钉钯);净坛使者
【点评】⑴本题考查汉字的部首及常见基础字读音的辨析能力。
考生要注意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要多加留心,注意辨识、熟记和积累。
⑵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和病句的修改能力和辨析能力。
考生要注意平时基本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选项的内容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⑶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能力。
考生要注意名著常见的考点:作者、人物、情节、体裁、片段等的掌握,名著的考查常是多元的、具体的、细致的,因此要求考生要阅读原著。
10.曲中附中组织一次“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的读书专题活动。
(1)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曲中附中团委决定于12月25日下午3时在学校礼堂举行“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提前两天发一则通知,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准时参加活动。
(2)名著交流:《格列佛游记》中,“我”来到了大人国的皇宫,受到了王后的侏儒的哪些欺侮?后来是如何逃出大人国的?
【答案】(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