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秦皮的药性(20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头翁、秦皮的药性(204)
【11.9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连三两黄柏三两秦皮三两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白头翁汤的条文很单纯,他说“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这个汤,如果你不往厥阴的方向去想,它就是一个细菌性痢疾跟阿米巴原虫痢疾的专病专方。

这个抗菌的效果来讲,比较强的是黄连跟黄柏,那抗原虫的效果来讲,比较强的是白头翁这味药哦。

他的这个症状,主要他先说是“热利”,这个大便就可能是很臭的,就是通常厥阴病拉的大便都是热烘烘的,然后颜色就是有点咖啡色,那么带一些黏液。

可是如果你是热臭跟黏液不很多,而脓血多的话,那就跳回前面的柏叶阿胶汤去了。

主要的感觉是“下重”,拉完大便以后觉得屁股还塞着一坨什么东西,拉不干净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有脱
肛的现象?有,就是严重的会脱肛。

我们一般抓主证,是抓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中疼痛跟渴欲饮水。

这个渴欲饮水是因为后面这个11.94条,张仲景又补一句,下利的时候如果口很渴,而且还一直能够喝水。

你想寒利的人肠胃都寒了嘛,喝了冷水都一定很难过,热利的时候会很能喝水,这个时候会比较偏到白头翁汤来。

可是刚刚讲到这四句辨证的点,你说白头翁汤是不是一定会便脓血?不一定。

而是不是一定会腹中非常疼痛呢?也不一定,这个发炎可以从微微痛到痛得不得了的剧痛都有可能,所以这个痛的幅度是很大的。

那脉的话通常都是沉弦的脉,还会带一点点滑,因为里面有里热在里面,所以沉弦而带滑,那这样的一个脉象。

当然我们最要紧的就是清热,杀菌,杀原虫,并且要恢复这个厥阴这个区块的这个免疫力的机能,这样一整套的东西要把它处理好。

他的用药,张仲景写白头翁二两,黄连三两,黄柏三两,秦皮三两。

我们今天是这样子,我们现在一般比较顺手的开法,一天份的药里头,白头翁从三钱到一两都可以,现在剂量的三钱到一两;而黄连、黄柏呢,大概一两钱就可以了;而秦皮大约是三钱四钱,差不多这个比例可以,就是现在人的体质来讲的话。

你真的弄到太寒的话,好像也有一点撑不住哦,这样子的一种感觉。

白头翁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白头翁,味苦,温。

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

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

生山谷。

我为什么说白头翁可以是三钱到一两,那个幅度差那么多呢?主要是白头翁这个药它的比较有效的状态是新鲜的状态,我们如果是在药局里面买它晒干的,基本上治这个厥阴病的白头翁汤证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那个没有问题就让人觉得满平稳的,还好还好的。

但是新鲜的白头翁,它的有效成分还没有挥发掉的时候,是非常强的抗癌剂。

为什么要提到这件事呢?因为厥阴病的这个白头翁汤证是很贴近直肠癌的那个症状的下利。

也就是通常说到直肠癌是不是还能够用到这个方子来治,我说我很存疑。

但是一个直肠癌的患者往往在直肠癌之前,你就会看到他的体质从少阴掉到厥阴掉成这个白头翁汤证,然后变成直肠癌,这样的一个顺序是存在的。

所以这个下焦免疫机能的问题还是在厥阴要一讲再讲,就是如何治好这个人的厥阴底这个状况可以免掉这个人之后很多要命的病,这是一点。

白头翁这个药,它到底是怎么走的呢?你单纯来讲,它就是杀阿米巴原虫。

但是如果用我们中国人这种药的气味升降浮沉来讲的话,就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

本草书讲这个植物是一茎直上,然后上面长的白毛,而它的特质是什么呢?是有风的时候吹不动它,没有风的时候它会自己摇动,这
样的一种说法。

当然你可能觉得怎么会有那么神奇的东西哦,不过也有一些人说,其实很多植物都是有风不动,无风自摇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人觉得不太有风的时候,空气还是有在流动的,那些流动的空气,慢慢这样扫过植物,会有这种类似这种钟摆一样的那种律动。

也就是当没有风的时候,植物还是会因为那个微微的空气流动而在这样子做钟摆运动。

一旦有风了之后,把它吹了停了,它反而停住了。

所以这个到不一定是白头翁的特质。

只是因为这个草上面毛特别多,可能这种状态就比其他的植物要更加的明显,这样的一个说法。

当然我们中国人把它引用到,说是这个植物是一个克风的植物了。

我们说这个破风的效果到底如何呢?等一下再来看,我们先看它最基本的地方要做一个调整。

像《神农本草经》写“苦温”,无毒或者是有毒。

我们后代的人用白头翁都觉得是寒凉药,不太有苦温的感觉,所以我们现在就不认为白头翁是温药了。

只是因为我们中国最早的本草书把它写成是温药,所以后代的本草书就有顺着这个“温”字去讲,白头翁可以治一切的风气,并且可以暖腰膝,可以明目,怎么样怎么样的。

那么这样的一个说法,就让人觉得有一些值得怀疑,就是能够用这个来暖腰吗?当我们后代都觉得它是寒药的时候,可能这就是因为《神农本草经》错了一个字,乃至于后代的人有些人都这样子说。

而且那也是很接近《神农本草经》的时代才这样说,日子久了大家也不觉得它能够补了,这样的一个状况。

那至于有毒没毒就不用论,因为这个药用起来还好,没有什么毒性的问题。

它治疗“温疟,狂易”,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都是热的。

这个古时候看到疟病也不见得就是疟原虫的病,只是感冒之后会发热发冷了就叫做疟。

那么温疟就是比较像是伤寒里面阳明病的那种热的状态的疟,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处在高烧的状态了。

那么后面的“狂易”,也通常是热到一个人发狂。

所以温疟也好,狂易也好,当然温疟的病证有的是因为天气太热,中暑的下利,那种状况有时候古书也会归纳到温疟的范围。

那热到疯癫,这些都代表这个药是清热的药了。

然后,它治疗“寒热,癥瘕积聚,瘿气”,身体里面有结一个什
么东西,结块。

并且“瘿气”是什么?瘿气是脖子这边淋巴的这种肿块嘛。

这一类的东西,又加上前面有寒热这个字,寒热错杂之邪,并且有结块,我们之前讲一个连翘,连翘也是治疗这个寒热纠结造成的这种湿气,但是连翘它比较是寒热之气纠结而成的湿气。

那么白头翁跟连翘相比,它的路不一样,怎么讲呢?就是白头翁,它吃下去以后,到底是它的那个植物的调性,灰白毛的植物,比较像是那个柴胡青蒿的走法,甚至有点像升麻的走法,就是它是这样子升的。

连翘不是这个路,连翘是垂直皮肤出去的,不是这样子升的,那不是像这样子柴胡系的药这样子平行皮肤在往上升的。

所以白头翁的药性,如果你要说它是——药性来讲的话,它比较是升散这个肠胃之中郁闷的火,升散肠胃郁火。

可是这个肠胃郁火它在升的时候,它又是走少阳的区块,所以它这个有一点像是疏肝利胆,并且是能够升散这个湿热,这样的一种调调。

但是升麻,当然升麻不是走少阳区,升麻是升阳明的。

那么柴胡,即使是跟柴胡走的差不多的路,可是柴胡那个药不是那么寒,所以我们不会说柴胡的升散是在清什么湿热,它只是在打通这个少阳的情报的传递而已。

那么白头翁就比较寒。

如果你要说,从肝经升散这个湿热,白头翁是能够从血分里面把湿热拿出来。

当然这一点是,血分里面把湿热分消掉比较是连翘,只是出来的时候路不一样。

可是你反过来讲,你说白头翁这个药既然清肝经湿热,那它跟龙胆草是不是很像呢?也不像。

为什么呀?因为在这个敦煌《辅行诀》里头,龙胆草治的是心包的热,是心的热,也就是这个膏肓里面的热。

而龙胆草吃下去以后,那个热是从这个地方(手指胸口)往下走的。

像龙胆泻肝汤,它是沿着肝经往下走的药。

而白头翁汤它的清肝清热,它是往上走的药。

所以这个药的方向性是不一样的,所以跟龙胆草可以划出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哦,这是这样子的。

因为它是一个好像在这个区块里头会有祛风的效果,因为我们中国人认为它是去一切的风,因为它不怕风嘛,毛特别多的东西,就是容平之气比较重啦。

它到底是驱什么风呢?从厥阴区块连到少阳区块,
然后纠结在一起的,那它的特效呢,能不能治到大肠癌我不敢讲,直肠癌大肠癌的东西,可能生的白头翁还有一些力道。

不过我们今天一般如果不是新鲜的,不要说生,就是新鲜的白头翁,如果用药局的干品的话,临床有用的范围,是它可以用来治淋巴肿块。

当然治淋巴肿块的药很多,我们已经教过很多,但是像什么海带海藻类的什么咸以软坚,牡蛎壳那是另外的路,连翘有连翘的走法,贝母有贝母的走法,它是各自的这个药性是不一样的。

白头翁,因为比较寒嘛,所以治疗这个瘰疬,白头翁治疗的瘰疬,比较是向于那种有破开来的。

就是一般来的那个淋巴的都是有在里面待几年还在那边,它不会烂出来,白头翁是比较偏向比较偏疮科一点点的瘰疬。

那么它的做法,就是你拿五两的白头翁放在两斤的白酒里面泡,那个白酒的酒精度大概就是有30度左右了。

那么泡的时候装在酒坛里面密封,然后隔水煎煮,就是让它温度提高一点,然后晃一晃。

然后煎煮好之后,你再把它那一整瓶的酒放在比较湿的地上面出火毒,出个两三天。

然后就每天挑两顿饭,饭后隔了一个小时之后,这个酒这样喝一个小酒杯。

那要喝蛮久的哟,差不多是要喝三个月。

可是据说这个方子是治疗瘰疬非常好用的,就是你乖乖喝三个月,这个瘰疬到最后还是给你消掉了。

类似的方子,如果你每天用二两白头翁煮水,当然我们今天的人,如果二两白头翁煮水,大概每天喝每天拉,所以你还是要加点酒来煮啦。

那治什么呢?他上面讲的瘿气,以我们现在来讲,就是身上多长一坨小肉块那个病,那个肉坨,身上多长一坨肉,也是这样子,白头翁这个煮水。

喝着喝着喝着,他那个一坨肉会没有掉。

当然加一点酒比较好,因为只是用水煮通常都会拉肚子,这样子。

所以这一个角度的药效就看得出来,它走的身体的层是哪一层,并且可以看得出来,它的这个散风气,就把一些纠结的气拆掉的效果还是存在的。

你说我今天没有瘰疬,这个白头翁酒有什么用?我说,这一类的东西你可以讲轻,也可以讲重。

讲到最轻,就是有些人他那个青春痘不像青春痘,就像暗疮,然后就只长在这个脸跟下巴脖子比较侧面的地方。

那下巴脖子那个侧面的地方的暗疮去不掉,你就想说是不是走少
阳来治,你就每天饭后一杯白头翁酒,就吃好玩一样,通常也会有效,这样子的一个药效。

白头翁它能够抗阿米巴原虫,如果同样是厥阴类的病,如果是阴道滴虫呢?像很多女生的妇女病,西医会说你是阴道滴虫。

阴道滴虫的话白头翁也是有效的,但是我也是建议用吃的,为什么?因为它煮水来洗局部的话,据说会让阴道非常的不舒服。

所以还是用吃的好了哦,就是不要用洗的。

古时候还有一种痢疾会用到白头翁,他们叫“休息利”。

就是这个人狂拉一阵又停一阵。

当你这个拉肚子有这样子一阵一阵的这种情况,如果你用细菌的角度看,说不定说什么细菌原虫的繁殖周期的问题。

但是如果用中医的五脏的角度来看,就是这个人的肝有不通畅的地方,所以那个肝气被郁闷住了,闷住了就拉一下。

这样子一种状况还是要以疏肝药为主。

像是我们经方,因为小柴胡汤太红了,所以现代的人回过头去看经方,总觉得小柴胡汤是疏肝药。

但是小柴胡汤严格来讲,治的都是少阳病,不是疏肝的药。

经方里头的疏肝药是什么?如果这个肝经是有寒的,当归四逆,是桂枝当归汤。

肝经如果是有湿热的,经方里的白头翁汤就几乎可以是应对着时方里的龙胆泻肝汤。

这个龙胆泻肝汤跟白头翁汤哪一个比较高明呢?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白头翁汤。

因为龙胆泻肝汤的科学中药,一公克就可以让人寒到很难过了,白头翁汤一碗下去还好。

因为肝经的这个气的性子,究竟是应该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当然是往上走比较顺它的路啦。

白头翁秦皮这个组合比较能够往上走,所以清肝经湿热,我个人是比较偏好白头翁汤。

也就是当你有机会用到时方龙胆泻肝汤的那种毛病的时候,你不妨试试看经方白头翁汤,这个效果跟吃下去的感觉是蛮不同的。

这个我们待会来讲它可以治哪些东西。

这样的一张药,我们就大概知道一下。

当然它很多层面都会有作用,像《名医别录》里面讲到它治这个流鼻血,流鼻血也是这个血里面有太多的这个热嘛。

《神农本草经》讲“逐血,止痛,疗金疮”,金疮也是我们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进到血里面,所以它要治疗。

它能够逐血的话代表它有通的效果。

但是相对来讲,其实也是一个能够止
血的药,只是止血的药里头我们不太在意这个药的效果,因为好的止血药太多了。

它在厥阴的区块能够祛风的效果是有的,只是寒药,所以你要选,如果你是有风又有热,你就用白头翁,不然你就用别的药。

大概从这样很粗略的范围,认识一下这个药物。

秦皮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秦皮,味苦,微寒。

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久服头不白,轻身。

生川谷。

我们再看白头翁汤里面的另外一味药秦皮。

秦皮是一种树的树皮,这个树就是瘦瘦高高的,不是那种参天古木那种树,但是就是瘦瘦高高的树。

它的树皮,据说是带一点绿色的,所以古时候的人说,秦皮做的纸,泡在水里面会看得到这个纸透着一层绿色的。

那泡在水里头会泛绿的一种树,那么树的皮,我们想一想,树皮是往上还是往下呀?我们好像中国人会觉得树的表皮是把根吸收到的东西往上面推的,所以隐隐约约会觉得往上。

但是你也知道有很多树它是光合作用的营养透过树皮是往下的,要根去储藏的。

所以两个面向都有。

这个厥阴讲到柏子仁什么的,都会带到这个药有两个面向的药性,秦皮或者是我们等一下要讲的诃黎勒散要讲的诃子都是两面性非常强
的药,它同时有通的效果跟涩的效果。

秦皮如此,诃子也如此。

秦皮,中国人会说这个秦皮做的纸,比较不怕水,就是水沾上去比较不会吸水,所以就会觉得秦皮是一个止水的药。

什么叫止水的药?就是你吃了秦皮之后,如果你眼睛啊,本来有一点红肿啊,流眼泪的,那你吃了秦皮之后就不会流眼泪了。

当然秦皮在中国历代的使用,如果不是张仲景在这里用秦皮的话,秦皮就是一个眼药。

秦皮泡水就是中国人的眼药水,各种眼病发炎什么都可以点,这样子。

跟黄连搭在一起的也很多。

但是,你想想看,能够治到眼睛,是不是意味着这个药它是能够沿着肝上来的?就是能上来的药。

可是它是沿着肝上来的凉药的同时,它又是涩药,他上来的时候会让你这条变干,而不是变湿。

所以白头翁汤里头,你说黄连是燥药,黄柏是燥药,白头翁说不上燥不燥,可是秦皮也是燥药,也就是说在止涩这个肝经的湿气的药哦。

古时候认为,因为它是一个涩药,而中国道家呢,又有一个老子说了一句话,说“天道贵涩”,就是天地运行之道,涩这个品质是很重要的。

那是什么啊?因为老子是一个很抠的人,什么都觉得要保存在里面不要花掉。

所以因为那一类的哲学观点,所以中国人认为秦皮其实也可以当成补药。

当然我不认为它是补药,因为它还蛮寒的。

它的补就是说,如果你是因为男生太好色,好像秦皮可以把它涩住,把它抓住,让他不要流失太多这样子。

所以因为它的涩性,什么清肝明目,或者是什么让人的营养不要流失的病,就这种药性,还是有些地方会用到。

治疗这个“风寒湿痹,洗洗寒气”这种效果,我就不敢说,就像白头翁,它也是中国人说治什么全身骨节酸痛,就是认为说哪里有风气,白头翁都能够祛风。

因为祛风好用的药也很多,也不是非用到白头翁,也不是非用到秦皮。

那么除热,去这个目中青翳白膜,就是各种眼药,就是秦皮是直接洗眼睛的这个最大公约数的正确。

这个“久服头不白,轻身”呢,这个关系到头发白不白这个东西,还是会跟肝有一点点关系啦,就是肝阴比较养的好的话哦,比较不会有这个头发白的问题。

秦皮呢,如果说吃下去就是对于这个白头翁汤证来讲的话,首先白头翁汤它这个热利,肠子是比较在动的状态,你吃了秦皮之后,这个肠子就会比较安静下来,它比较是抑制肠胃的蠕动的药。

所以相对来讲的话,就好像说涩住一个人的下利。

古时候一些偏方,比如说整个人忽然长烂疮,就是天疱疮,就是好像忽然染一个什么病,全身都长烂疮,那个也是秦皮就是煮水这样一直喝一直喝,治疗这种皮肤表面的这种热邪,大概这几个路数了。

我们今天在看这个白头翁汤的话,主要是认识到白头翁也好,秦皮也好,都是一个从肝往上,这个抒发这个人的湿热的一个药效,知道到这样就可以了。

白头翁汤非常针对性的这个阿米巴原虫的病,说起来,有一些阿米巴原虫的感染,它不一定会形成白头翁汤证的,它是形成那个肝脓疡,就是肝化脓了。

那种病,如果是原虫引起的,白头翁汤也可以治到。

所以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还是存在的。

不过我还是觉得,治疗这种痢疾,张仲景的方越多,你抓证就要抓的越准。

我们今天在讲白头翁汤证,这个人热利,下脓血,看起来很容易理解。

可是张仲景的书里面没有写,而《辅行诀》里头有写的那个黄连阿胶鸡蛋黄汤治的那个热利带血,那是少阴病的框架的热利出血。

那个反而是用朱鸟汤,不是用白头翁汤。

所以一开始这个厥阴跟少阴的调调我们要分得很清楚。

当然少阴的这个热毒利的话,可能就没有这个里急后重的那个,比较没有那个感觉。

但是一旦肠子发炎到那样,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

但是白头翁汤治的利,跟温病的一些痢疾也会要分开一点,比如说温病里面有那个一甲煎,什么要用到鳖甲牡蛎壳那种的,那个还是要比较偏向少阴的热利的那种的,不是厥阴的热利,这些东西还是有一些层级上面要分出来。

又或者你说,大便排一堆黏黏滑滑的液体,那是不是要用白头翁汤?那不一定,太阳篇就有赤石脂禹余粮汤。

这个赤石脂禹余汤是治疗尾闾不固,这个人肠子有那个滑滑的液体出来那种拉肚子。

肠滑,那个又跟这个地方的下重不一样的。

你说大便带血,是不是一定用白头翁汤啊?那也不是,少阴有桃花汤,杂病有黄土汤。

只是桃花汤是
有在拉肚子的,而黄土汤不是关系到拉肚子,只是这个人肠道在出血。

那这些,我觉得不是什么天生的东西,同学不要觉得头大,只是稍微提一提而已,就是我们在有意识的范围要分得出什么归什么,这样子。

像厥阴病的吴茱萸汤,有的时候是挂到这个人的肾衰竭的问题的,这个白头翁汤证有的时候也会挂掉。

就是一个人肾脏在——西医说肾脏在发炎,可是那个病人本身就是呈现出白头翁汤证的,这样也是有。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搞中医的话就是抓主证开药。

你说这个汤证它的舌苔是如何呢?很难说,因为这个人是口干发燥的,舌苔可能是有干裂的,可是这个病本身是一个湿热的病,所以也可能舌苔会很厚。

所以基本上我们辨证的时候,舌苔就不是一个很要紧的辨证点,因为各种花样的舌苔都有可能有哦,从很湿到很干都会有。

我们今天在开白头翁汤的时候,通常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白头翁是用干的药材,所以效果弱一点点,所以很多医生只要一开白头翁汤就要先加马齿苋,也是治类似的东西,只是说加了以后药效会加强,马齿苋就一开始就放一两下去,现在剂量的一两,这是常常搭配的开法。

其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外挂很多,就是还有很多可以外挂的药了,这只是一个基本盘而已。

白头翁汤,它到底是不是一个可以走到这个厥阴肝经上的一帖方子呢?可以的。

我们如果是跳开这个厥阴病的热利下重的这个主证的话,临床上面就用白头翁汤,它清这个肝经的湿热的效果来讲的话,首先是淋巴的结核发炎可以用白头翁汤;眼睛发炎也用白头翁汤;这个尿道炎,也有用白头翁汤;甚至是肝经太热的,人走不动路的这种肝火的问题,也有用白头翁汤;这个乳腺炎也有;妇女病的盆腔炎也有;肝炎也有。

反正这一条肝经,有热的地方都治到。

而且通常要开白头翁汤,张仲景提到一个这个后重的感觉,因为它把这个肝经的湿热这样子清的,所以通常你要用白头翁汤,这个人的肝气郁结以后,那个肝经的湿热被闷住以后是会往下掉的。

所以那个肝的湿热下陷造成的这种脚腿的不舒服,下阴的不舒服,那用白头翁汤倒是有点意思的。

用龙胆泻肝汤的话,就是它已经下陷了,我们就顺着它往底下打嘛,白头翁汤比较能够推回原位。

就是因为它有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