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脑钠肽,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脑钠肽 ,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后的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诊罹患急性脑出血患者
5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选取25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选取25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
所得效果、脑钠肽、肽素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
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所得结果72.00%,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组间治疗前脑钠肽、肽素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
脑钠肽、肽素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更低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体
内脑钠肽与肽素的指标,使其临床体征有所改善,促进预后健康的恢复。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脑钠肽、肽素
急性脑出血属于临床中的危急重症,具有发病快、变化快、致残率及致死率
较高的特点,因此在治疗中需采用有效的方案予以止血,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
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1]。
本次研究将针对依
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阐述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诊的罹患急性
脑出血患者,共5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
25例对照组中,男性共14例,女性共11例,均位于40-76岁年龄段之间,所测年龄均值(64.29±3.41)岁,
病程1-31小时之间,所测病程均值(18.79±6.45)小时,25例观察组中,性共15例,女性共10例,均位于42-77岁年龄段之间,所测年龄均值(64.98±3.71)
岁,男病程1-36小时之间,所测病程均值(19.57±6.99)小时。
对两组患者之
间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其结果显示具有均衡可比性(P>0.05)。
本次研究经伦
理委员会审核。
本次研究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及药物,自愿加入其中。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需对症进行治疗,降低其血压、
血糖及血脂等。
另使用脑细胞活化剂、维持电解质平衡的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100mL的生理盐水与30mg的依达拉奉融合
后予以静脉滴注,每日两次,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组间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2)组间治疗前后脑钠肽、肽素指标
比较,脑钠肽与肽素的指标升高代表病情加重,指标降低则反之。
1.4效果评价
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有显著性恢复,生活能自理。
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
有一定的好转,生活轻微依靠其他人自理。
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
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分析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22.0录入评测。
计量指标指以(x±s)的形式表述,经t值对结果检验;计数指标在表示时用(%)形式,经卡方值对结果检验,检
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组间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所得结果72.00%,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见表1。
表1 组间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25
5
(20.00)
13
(52.00)
7
(28.00)
18
(72.00)
观察组25
10
(40.00)
14
(56.00)
1
(4.00)
23
(96.00)
χ²---- 5.357
P----0.021
2.2组间治疗前后脑钠肽、肽素指标比较
组间治疗前脑钠肽、肽素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脑钠肽、肽素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更低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2。
表2 组间治疗前后脑钠肽、肽素指标比较()组
n脑钠肽(ng/L)肽素(pmol/L)
别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
2
5
170.38±3
8.98
110.19±3
3.65
9.98±2.
19
6.77±1.
69
观察组
2
5
171.63±4
0.15
75.31±31
.83
10.27±2
.34
4.48±1.
37
t-0.112 3.7650.452 5.263 P-0.9120.0010.6530.000 3讨论
急性脑出血不仅对患者自身的危害较大,还对能增重患者家庭的经济及心理负担,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该疾病发病后,大量的细胞因子被机体释放出,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其治疗难度[2]。
脑钠肽在临床中具有舒张血管及排尿、钠的作用,该指标与肽素的水平能证明脑损伤的程度,且呈正相关。
依达拉奉具有分子量小、对血脑屏障通过的速度更快,因此该药物能在较短的时间作用于受损组织。
该药物对脑细胞等损伤程度较轻,还对受损组织有保护的作用,能促进前列环素的生长,从而控制炎症。
相关资料显示,依达拉奉具有扩张血管、供氧量有所增加,损伤神经功能较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总有效果更高,脑钠肽与肽素指标具有更低的显示(P<0.05),提示出在临床中使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降低
脑钠肽与肽素,使患者的出血量较低,脑损伤程度较轻,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体内脑钠肽与肽素的指标,使其临床体征有所改善,促进预后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志华, 任翠萍, 陈鹏,等. 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出血
临床效果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 2018, 046(012):1477-1479.
[2] 孙福海. 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肽素及N末端
脑钠肽前体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 20(002):109-111.
[3] 孙晓莉, 武岳, 秦敏,等.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脑钠肽,和肽素水平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 2016, 15(012):12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