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鸟语教学反思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语》教学反思
《鸟语》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课文生动描述了“我”从小爱鸟,乐于与鸟儿接近、交谈,终于与鸟儿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情景,揭示了“我”在聆听鸟语中所获取的启示,赞美了鸟儿的确是人类的朋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课前创景导学,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鼓励学生在悦耳的鸟鸣声中,学着鸟儿对鸣,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境,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次次的对鸣中,学生对鸟语有了初步的了解,开始徜徉在优美动听的鸟语世界中。
这样,以生动的鸟鸣刺激学生的感官,以活泼动态的情景感染学生,使之眼到、身到、心到,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课中以读促悟,展开想象。
在学习燕子、布谷、喜鹊的叫声时,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初步品味三种鸟语的不同。
在娓娓叙述公冶长的传说中品味燕子的呢喃软语;接着又学布谷叫声,和布谷鸟对话,在进一步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与作者的距离;最后又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不同情境下喜鹊的叫声传达出的祝福与喜讯。
引领着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对话、朗读中了解鸟语的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内容之美,用丰富有趣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增长了学生的言语智慧。
3.课末拓展空间,培养发散性思维。
最后留了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写话练习,在优美动听的鸟语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事。
这样的留白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交给了学生,让他们依照自己的想象将心目中和鸟儿的故事描绘出来。
二、成功之处。
教学与布谷鸟、喜鹊对话的自然段,我抓住“无拘无束“这个词语,通过这个词语的理解引入到和布谷鸟及喜鹊谈话的内容中去。
与布谷鸟的对话,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小作者和布谷鸟还会聊些什么。
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既锻炼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对鸟的喜爱之情,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还不够到位,没能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生成。
2.朗读的指导还嫌粗糙,对于一些句子,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但未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这样做:比如设计这样的问题:“这一句中的终日忙碌、飞行整齐、搏击风雨去掉行不行?”学生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行”。
“为什么不行?”及时追问。
让学生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有的会说:“这几个词分别代表了燕子、大雁、苍鹰的特点,不能去掉。
”还有的会说:“如果前面不出现这几个词,后面我所认识到和懂得的道理就没有说服力。
”那么,小作者还会从那些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呢?这样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生成就会使仿写和想象融为一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