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高考物理的变化和应对———对模块3-5 复习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0月,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
(2016)179号】
,其中物理学科的最大变化是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
这一调整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很多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引起不小的心理波动。
如何
应对这一变化?笔者认为应该科学研究,冷静应对。
根据通知内容,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整体稳定,
推进改革创新。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
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
2.优化考试内容,
着力提高质量,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3.提前谋篇布局,
体现素养导向,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
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
修订后的物理考试大纲将选修3-5即动量、近代物理等内容纳入必考,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后的继续学习,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未来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对物理学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
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几乎所有的有关经典力学教材乃至牛顿的整个经典力学体系,都是以动量作为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建立起来的。
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两大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
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各个领域。
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容。
例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
动量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随着宇宙探索的迫切需要和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火箭发射基本原理的理解等。
近代物理与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有着十分
2017年高考物理的变化和应对
——
—对模块3-5复习的看法王书香1,武淑清2
(1.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室,河北衡水053000;
2.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2017年高考物理学科考试大纲的最大变化是将选修
3~5的内容列为必考,为实现2017年高考的平稳过渡,在试卷设计时会适当控制涉及动量内容试题的考查难度,保持物理试卷总体难度的稳定。
备考复习中要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命题导向,尽快适应考试大纲变化,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2017)05-0050-02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 All Rights Reserved.
【责任编辑韩四清】
密切的关系,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核裂变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核能的利用,核聚变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理解太阳的巨大能量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有助于建立物理学科素养中的能量观,培养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波和粒子的学习对于正确认识物质世界的本性有重要的作用,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建立物理学科素养中的物质观。
由于选修3-5内容尤其是动量相关内容的重磅回归,不仅完善了物理教学的知识体系,也拓宽了物理问题的解决思路,丰富了解题方法。
比如对常见的涉及动力学综合问题,可以有三种思路: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利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去解决,或者从能的角度利用功能关系如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解决,也可以从动量角度利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解决。
从考查内容上,动量可以与必考的力学、电磁学内容融合,使高考物理试题的命制可以突破原来的很多限制,这些变化势必影响试题的难度,而这也正是学校师生最为
关心和担心的问题。
2016年10月,教育部在长沙、济南等地召开
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说明会,根据整体稳定的原则更加明确指出2017年高考要平稳过渡:试卷结构不变,题型分值不变。
据此分析,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不会有大幅变化,比如计算题不大可能突然重回多年前高考大纲卷那样动量能量过度综合的难度。
再比如实验题从理论上也可以考查动量守恒定律,或者用动量守恒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测量动摩擦因数等,但实际上可能性不大,因为难以做到2017年高考平稳过渡。
考虑到动量首次纳入到必考内容,在试卷设计时会适当控制涉及动量内容试题的考查难度,保持物理试卷总体难度的稳定。
由于试卷结构和题型分值不变,考查时很可能将3-5模块内容分散渗透在题目中。
比如选择题如果考查物理学史和思想方法,可以在选项中融入3-5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如果考查动力学可以渗透动量知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
恒)。
也有可能单独出一个综合性选择题,比如2016年新课标丙卷35(1)题:
一静止的铝原子原子核2713
Al 俘获一速度为1.0×107m/s 的质子p 后,变为处于激发状态的硅原子核2814S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p+2713Al →2814
Si B.核反应方程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
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E.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105m/s ,
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
后期复习教学中可将模块3-5的内容可分成动量、波粒二象性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三部分,注重夯实基础,突出主干。
对波粒二象性部分重点抓住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及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
对原子和原子核部分,重点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三种射线的特性;理解氢原子的能级图、能级跃迁与光子的辐射与吸收和氢原子光谱;能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简单应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对动量部分,重点抓住动量定理和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认识各种模型(弹簧,绳,1/4圆弧等)及各种典型问题(碰撞,二次碰撞,反冲爆炸等)。
注意碰撞(类碰撞)问题中的分别分步计算及弹簧模型中对运动过程的分阶段分析。
可以让学生适当接触一些过程明确、模型简单的综合题目,比如功和能+动量(板块模型、弹簧模型、反冲爆炸等等),带电粒子运动+动量,电磁感应+动量+能量。
但不要过度综合和任意提高难度。
备考复习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模块3-5考查的特点,尤其是全国课标卷近几年35题的命制特点,把握高考命题导向,尽快适应考试大纲变化,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