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下图是两幅海水等温线分布,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经 B.甲位于南半球,有暖流流经
C.乙位于南半球,有寒流经过 D.乙位于北半球,有寒流流经
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北海道渔场
B.离岸风——秘鲁寒流——秘鲁渔场
C.围湖造陆——湖泊污染——渔业减产
D.盛行西风——北太平洋暖流——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3~6题。

3.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4.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 C.印度洋D.南太平洋
5.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是()
①风海流②暖流③寒流④补偿流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6.若AB线是30°纬线,且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则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A.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B.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

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伦布横渡大
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

据此回答7~8题。

7.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
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第一次航行里程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右图为某大洋洋流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 ( )
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②北半球低纬环流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图中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有 (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

下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为“蛇曲”。

据此回答11~12题。

1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沙堆积12.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右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

读图回答13~14题。

13.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14.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读下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A.三角洲平原
B.冲积扇
C.山麓沙丘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16.图示的地貌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17.从①→②→③地表颗粒物的大小总体上表现为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大小一样
D.杂乱无章
如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18--19题:
18.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下列剖面图与图中①②连线处河流剖面符合的是( )
下图为冲积扇与三角洲地貌景观图。

据此回答20~21题。

20.对冲积扇与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谷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
①地势平坦,汊流较少②波浪作用显著③土壤肥沃,气候湿润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下图中由外力
作用形成的是
()
23.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

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4.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大多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25.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右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
26.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27-30题。

27.图中丁的地质构造为 ( )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28.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29.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 )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30.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 )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月考一试卷
高一地理
二.综合题
31.读下面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
(1)图中A 、B 、C 、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C 处是 地貌,D 处是 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 作用有关。

(3)如图中所表示的区域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这个区域有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有 、 和 。

(4)如图中剖面为南北向,现要在C 、D 两处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考虑,选择 处比较好,原因是: 。

32. 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
)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
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A 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______作用。

(2分)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双选)( )
A. 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 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 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 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图中A 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大渔场?为什么?
33.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 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图1中,河岸D 、E 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 、B 、C 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5)某港务局拟在D 、E 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