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组织与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组织
与实施
摘要: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驿站”,是活动间的中转与衔接,
它起着承上启下、调节身心节奏和教育活动更替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过渡环节会
使一日活动更自然、更顺畅,使幼儿在园的生活更舒适。
本文着重对一日活动中
过渡环节组织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方式。
关键词:幼儿园;过渡环节;组织与实施
过渡环节是联系幼儿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的纽带,蕴含着十分重
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机会,如规范幼儿行为、培养良好品质、养成良好习惯等综
合能力,同时也是教师进一步观察和指导幼儿、思考和调整教育策略的好时机。
但在过渡环节的组织及实施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那么将过渡环节做到科学
有序、衔接紧凑、灵活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过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意识方面
1.教师在过渡环节教育意识缺失,活动内容单一(以喝水等生活内容为主),教师大部分会将重心放在各大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上,没有意识到过渡环节中潜藏
的教育功能。
2.游离于课程之外,一日生活皆课程,过渡环节是承上启下,调节幼儿心理
与教育教学节奏的关键环节,它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教师忽略了各个活动间的
联系,使得过渡环节偏离于课程之外。
3.组织形式千篇一律(整齐的集体行动居多),为了方便管理,教师没有尊
重幼儿在学习特点、发展水平、个体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或是命令性和催促性言行,或是放任不管,安全隐患多。
(二)教育技能方面
1. 过渡环节较为生硬,教师在安排过渡环节时语言平淡、简单,指令性语
言较多,不重视过渡环节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幼儿不敢兴趣。
过渡环节中幼儿产
生消极等待的情况也比较多,有时甚至会用上厕所、洗手等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
环节,环节与环节间的衔接也比较生硬,且存在过多干预和催促的现象。
2. 教育工作趋向简单化,过渡环节作为各个活动之间的“纽带”,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非正式的,教师在过渡环节的指导往往会趋于简单化,导致管
了会限制幼儿,不管班级常规又很乱的状况,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养成。
二、优化过渡环节的组织与实施
(一)过渡环节游戏化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其实质是将游戏精神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让
幼儿主动、独立做事,积极交往,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要在看似零碎却占了一日
活动较多时间的过渡环节中,充分筛选和挖掘适宜的游戏类型和方式,让幼儿体
验不一样的过渡。
例如,喝水、如厕是时间比较短的过渡环节,且洗手间同时待的人数不宜过多,这时不宜集体学新的东西,但是可以回忆最近学习的歌曲、儿歌等,也可以
做一些简单的手指游戏,一些一问一答的游戏幼儿也很喜欢,如碰球游戏中幼儿
无形中对数的分成加深了印象;送信游戏中幼儿了解了各个地方的地名。
又如,入园是我们中小班时间较长的过渡环节,教师把原来简单问候“××
早上好”转变为音乐游戏,用幼儿熟悉的旋律边唱“××小朋友,早上好呀”边
与他们打招呼、交流,幼儿也用旋律回应教师,先到的幼儿就引导他们看书、做
桌面游戏、做手工、收纳整理等,所有幼儿到齐后,教师进行一些对话式应答游戏,这样,每个幼儿进园就有事做,而不像过去一样,到处乱跑,无所事事。
在过渡环节开展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参与度高的小游戏,这些做法让幼儿在
等待中不再有被约束感,而是专注、新奇,对下一个活动充满期待。
(二)将教育因素融入过渡环节
一日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整体,但教师们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关注幼儿生
活时,往往忽视了教育,而强调教育时却又忽视了生活。
结合教师的工作量和实
际保教水平,我们梳理了每个过渡环节的操作要点,尝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突破。
比如,入园环节融入礼仪教育,并与社会和健康领域教育融合,然后再着手
进行如厕和盥洗环节,餐点和午睡等可重点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幼儿也能从中了解与食物相关的知识,丰富经验,餐后可以融入前阅读和前
书写、观察、小肌肉项目等,培养专注、思考等品质。
午睡、进餐、离园等容易
出现安全隐患的过渡环节,重点是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时间长的过渡环
节可融合多种教育要素,短时的过渡环节有一个核心教育要素即可。
这种生活化
的教育直观性、体验性和趣味性强,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三)让过渡环节发挥课程功能
一日生活皆课程,而过渡环节往往是课程盲区。
要想让课程实现整体提升,
教师就要安排好一日生活,设计好每个过渡环节,让每个过渡环节都发挥课程功能。
首先调整时间,优化过渡环节结构。
为改变多个活动环节造成的时间碎片化,以及不同环节频繁转换造成的显性和隐性时间浪费,我们尝试合并或融合小块和
零散活动,压缩转换时间,增加过渡环节的整体时间,让一日活动成为连续性、
整体性活动。
如把入园和早锻炼融合,先到的幼儿可以分散活动,如跳绳、老鹰捉小鸡等,等幼儿来齐了再开展集体晨炼,这样更安全,也给教师和幼儿较大的自主权,幼
儿可专注投入到活动中。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过渡环节。
富有童趣的过渡环节需要突出科学性、发展性,避免程序化、集体化的管理导致过渡环节突然中断,也要避免用简
单重复的生活活动替代过渡环节,造成幼儿忙乱与困惑,可以以五大领域关键经
验为基础设计简单可行的活动,发展幼儿能力的活动。
以餐点环节为例,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饮食习惯和进餐行为,还可增设餐前营养学知识和健康卫生常识、取餐和餐后的自理和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珍惜粮食等内容,整个过程配以轻音乐,以调动幼儿良好情绪,提高幼儿用餐质量。
最后,“两教一保”合理分工,结合课程内容灵活指导。
过渡环节幼儿比较松散,加上幼儿园空间和资源有限,必然有先有后,幼儿自身发展也有差异性,这时最需要保教人员分工并密切配合,也最需要保教人员的指导和引导。
如幼儿在区域游戏时未完成的作品,可以利用过渡环节接着完成。
过渡环节是教育活动的延伸,可以拓展课程内容,也可以有一些公共服务活动,以丰富幼儿生活与学习体验。
保教人员要把显性指导变为隐性指导,变教师指令为幼儿自主和自控,将幼儿消极等待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过渡环节“做什么事”,以及哪些是幼儿必须独立做的,哪些是需要和同伴一起做的,哪些是幼儿每天固定参与的,哪些是弹性的,都需要保教人员预先告知幼儿,这有助于幼儿理解每个环节的顺序、组成及意义,也能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其中。
参考文献:
[1]马丽婷.中国与挪威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游戏实践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葛晶晶.略谈幼儿园手指游戏的价值【J】.考试周刊,20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