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一轮复习(走近细胞)教案
一轮复习 人教版 走近细胞 教案

第1单元走近细胞与细胞的分子组成第1讲走近细胞课标要求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描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考点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必备知识整合1.细胞学说的要点和意义1)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②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③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伏笔。
3)研究方法:归纳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细胞学说的研究中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提醒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
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2.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几位重要人物的主要贡献重要人物主要贡献比利时的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英国科学家罗伯发现并命名了细胞特·胡克荷兰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德国的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答案见上图4.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概念模型答案见上图提醒①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原子、分子、化合物、病毒等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②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又属于个体,没有器官、组织和系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篇1新的高考试题已经完全不可能仅仅凭过去传统的记忆——重复式学习方法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它的核心不单是学生对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而更多的是对思维的变通性、完整性、连贯性、敏锐性和精确性的全面测试,目的就是要将考生熟悉的题目别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考查。
“题海”战术所培养出来的熟练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
那么,高三生物教学应如何适应灵活多变的考题呢?一、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还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立足基础的指导思想十分明显。
基因突变、食物链、营养级和种群的概念,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都有涉及。
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
在复习课中,不少教师喜欢用括号的形式把知识点的有关内容括起来,认为这就是知识网络,我认为那只是概括了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是某个知识点或某方面知识的具体化而已。
要把它扩展为一个知识网,应该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
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优秀教案
目标: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描述细胞的基本特征和
功能。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细胞的各种功能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含着生物体内各种生物活动的基础。
我们今天要
一起来探索细胞的奥秘。
2. 提出问题:你知道细胞是什么吗?细胞有哪些结构和功能?
二、探究(15分钟)
1. 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核、质膜、细胞质、细胞器等。
2. 学习细胞的功能:细胞的营养功能、呼吸功能、运输功能、排泄功能等。
3. 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并讨论各部分的功能。
三、总结(10分钟)
1. 请学生自由发言,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2. 教师进行概括总结,强调细胞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四、延伸(10分钟)
1. 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细胞的更多相关知识,并和同学分享。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自行查阅资料,撰写一篇关于细胞的文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描述细胞的基本
特征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要注重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知识的应用和延伸。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走进细胞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含义2、举例说明运动和分裂、生殖和发育、反射和调节、疾病和免疫等生命活动都与细胞有关。
3、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理解2、关于生命系统层次性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从初中的生物课学习知道,我们周围生活着许许多多生物,既有肉眼可见的动植物,又有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有的是多细胞生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
它们都能够完成生命活动,那么它们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与构成它们的细胞有什么关系呢?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
因此,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是这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靠纤毛运动,口沟进食,表膜呼吸,胞肛排泄,各个组成成分各伺其职,完成个体的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是有很多细胞构成的,但人的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形成多个细胞组成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胎儿出生后继续发育,最后形成一个具有与父母相似性状的成年个体。
很显然,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细胞。
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受精卵是由来自父方的精子和来自母方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就充当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
例3: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神经末梢〔3〕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a)病毒的结构〔HIV和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外壳和核酸。
与细胞的基本结构相比较,得出结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的生命历程:病毒侵染细胞的动态过程。
说明它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因此,病毒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教案走进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教案走进细胞高三生物一轮教案走进细胞篇1新的学期开始了,高二生物组将一如既往,在踏踏实实,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继续开展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革工作,以提高我校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师的个人发展为目的,教学中注重抓好学生思想的教学,全面提高我校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学习终身有用的生物”为目的,为了在新学期里更好地达到预定的目标,生物组现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生物备课组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树立合理改造自然的.理念。
二、常规工作1.加强管理,规范备课组活动1)规范活动时间,定每周二上午第二、三节课为备课组活动时间。
2)规范活动主题,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备课组活动主要以研究备课为主,注重教学设计的研究;另外备课也应主题化,不应随意,每次活动都应围绕已定主题。
3)规范活动分工,备课组各成员在活动中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活动主备人需提供活动主题简案,其他成员积极评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经备课组讨论过的教学设计,可供全组成员共享。
2.听课评课每位教师每周听1节课,具体安排如下:1)听课、评课要形成制度,不局限于形式。
要认真作好记录;2)评课时要注意吸取他人经验,找出不足,取长补短。
3.教师成长1)加强学习,端正教育信仰,重新研读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下读书笔记,积极订阅生物专业杂志及教育专刊,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来武装自己,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规范听课后的总结工作,听课是学习他人之长最直接的方式,以往在听完课后就匆匆结束,没有配套的总结工作,收获几乎等于零。
因此,本学期,要求每位备课组成员在每次听课后,认真写下小结,小结包括:你对该课的评价,你对该课的重新设计以及你的努力方向。
该小结于下次备课组活动时交于备课组长,形成资料。
第一讲走进细胞一轮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一讲走近细胞考纲要求: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与探究)复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3.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4.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并能运用细胞学说的内容解释细胞的生命现象5.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课时安排3课时复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进入新课第一课时【基础自查】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营寄生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判一判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答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但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你知道吗水稻和草履虫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吗?答案水稻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
一轮复习 人教版 走近细胞 教案

一轮复习人教版走近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概念,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熟悉细胞的发现者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3. 了解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认识细胞统一性。
4.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细胞结构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细胞的概念和功能2. 细胞的发现者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者3.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4. 细胞的统一性5.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难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显微镜和细胞切片3. 学生实验手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切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细胞的概念和功能讲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和代谢等功能。
3. 介绍细胞的发现者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介绍虎克、施莱登和施旺等科学家的贡献。
4. 分析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切片,引导学生认识细胞的多样性。
5. 强调细胞的统一性讲解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和功能。
6. 显微镜使用方法培训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方法,进行实地操作演示。
7. 细胞观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细胞切片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10.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功能和组成2.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4.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5.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七、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功能和组成2.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4.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5.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八、教学难点1.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2.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3.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4.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九、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图片和模型3. 学生实验手册4. 显微镜和细胞切片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胞结构和功能。
第一讲走进细胞一轮深刻复习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一讲走近细胞考纲要求: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与探究)复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3.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4.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并能运用细胞学说的内容解释细胞的生命现象5.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课时安排3课时复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进入新课第一课时【基础自查】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营寄生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判一判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答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但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你知道吗水稻和草履虫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吗?答案水稻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
高三生物走近细胞教案(5篇)

高三生物走近细胞教案(5篇)高三生物走近细胞教案篇1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共9个月左右时间。
时间跨度长,重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通过阶段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到每个考点过关。
1、复习安排: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不进行跨章节复习,但针对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局部知识点的整合。
如在复习有丝分裂时,我与减数分裂进行比较学习,就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染色体行为特征、两种细胞分裂图形判断加以重点讲解,而在复习减数分裂时则侧重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同点的比较、与遗传学三大定律内在联系等方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复习过程中的重复性。
2、复习策略(1)研究高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拓展和深化。
在复习中要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
(3)营造良好的复习心理环境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缓解其压力,要给学生以更多的关爱和耐心。
3、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考试的情况分析,暴露出一些问题:(1)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如实验设计题)时失误较多。
走近细胞(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一单元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第1课时走近细胞第1课时走近细胞课标要求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活动: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考点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主要内容(2)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源于必修1 P3“思考·讨论”:施莱登和施旺在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的基础上,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且这一结论是可信(填“可信”或“不可信”)的。
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
②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③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④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考向一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辨析1.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有关总结和推断正确的是() A.比利时的维萨里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B.根据魏尔肖的研究推知: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有丝分裂C.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一切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答案 C解析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A项错误;魏尔肖的研究表明,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细胞并不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有丝分裂,如受精卵来自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作用,B项错误;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D项错误。
第一讲走进细胞一轮复习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一讲走近细胞考纲要求: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与探究)复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3.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4.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并能运用细胞学说的内容解释细胞的生命现象5.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课时安排3课时复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进入新课第一课时【基础自查】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营寄生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判一判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答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但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你知道吗水稻和草履虫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吗?答案水稻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走近细胞 教案

[新高考素养目标]1.通过阐明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认同生物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生命观念)2.通过观察与实证,通过归纳和概括,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科学思维)3.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学会显微镜的使用,认识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科学探究)考点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建立的过程①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②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
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马尔比基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③施莱登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
施旺推倒了分隔动植物界的巨大屏障。
④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①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②动植物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②在自然界,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深度挖掘]1.教材必修1P4“思考·讨论”(节选):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提示: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教材必修1P7“思考·讨论”:从细胞的视角看生命世界(改编):(1)教材中的前3个问题综合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是靠细胞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