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教案_11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f21a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e.png)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单细胞生物》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介绍了单细胞生物的种类、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对草履虫等典型单细胞生物的观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如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
同时也阐述了单细胞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单细胞生物的利用和防治。
四、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理解单细胞生物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特征。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3.探究实践:让学生参与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实验,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正确认识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教学难点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
正确看待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8分钟)教学环节:教师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开头是一段微观世界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各种微小的生物在水中游动、觅食、繁殖的场景。
视频画面清晰,色彩鲜艳,配上轻松的音乐,给人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感觉。
教师活动:教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大家看这个视频(播放视频),在这个神奇的微观世界里,生活着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它们虽然个体微小,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活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微观世界,学习《单细胞生物》,探索这些微小生命的奥秘。
”学生活动:学生们全神贯注地看着视频,被视频中的微观世界所吸引。
有的学生小声地说:“这些生物好小啊,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微观世界的视频,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自然地导入新课。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d898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7.png)
(4)拓展延伸: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总结反思: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讨论、实验操作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具体包括:
(1)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了解其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
(2)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如原生动物、藻类、真菌等。
(3)学习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鞭毛、纤毛等。
(2)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哪些作用?
5.探究题:选择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物或进行实验,了解其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撰写一篇关于该单细胞生物的探究报告。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2.对于选择题和判断题,要求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不仅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简要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方法方面: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创新和实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a730e49649b6648d747fb.png)
单细胞生物课题单细胞生物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教1. 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学2. 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目观点。
标3.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教学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法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实物教学法、调查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补充学生课前教师布置此项活动,学生倾听,达到资源共演讲享教一、导入新课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过知道了许多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其实,程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生物体本身只有一个细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单细胞生物》。
二、探究过程( 一 )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学生两人一组。
① 练习制作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
②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对照课本中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对比归纳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步骤,观察角度等。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鼓励与同学合作共同归纳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要提出的问题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应注意些什么?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 ?对其他同学的做法有何建议?你看到了草履虫的哪些形态结构 ?( 二 ) 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特点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每 6 人一组分组讨论“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起什么作用?”,然后总结出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特点,再由每组小组长发言,教师归纳出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特点。
由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引申总结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 三 ) 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观看视频“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探究。
学生 4 人一组。
尝试提出有关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可能产生反应的问题。
1.学生第 1—5 实验小组:(1)讨论、分析、提出假设。
(2)假设:草履虫逃避食盐这种刺激。
七年级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7篇】
![七年级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a3e15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3.png)
七年级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7篇】七年级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按照校长室提出的创新、跨越、品牌、发展的新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适应省关于五严禁令和高考制度的不断创新,结合我校内涵发展、精品发展的要求,在道德课堂思想的指引下,围绕教学重心前置的教学改革核心思想,在本学年备课组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着力点,以教学重心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师队伍建设、教科研能力增强为主要内容,努力提高生物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在自主、规范、创新、高效等方面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现状分析:1.润扬生物备课组包括三个年级,班级数多,共16个。
班级类型多,高一年级分强化班和普通班,高二年级分选修班、必修班,其中选修班有强化班和普通班,分层教学的难度大;2.从学情看,存在一批学习基础弱、学习习惯及态度差、学习能力缺乏的后进生需要帮助;3.从备课组看,本备课组现有教师五位,分散在三个年级,两个校区,给集体备课带来一定的困难;润扬生物备课组去年刚刚组建,没有固有模式可循,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三、工作目标在我校道德课堂大旗的指引下,努力追求合道德、合规律的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
润扬生物备课组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高一: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努力形成规范的生物教学程序。
2.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生物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高二:1.认真完成学业水平测试的任务和要求,确保100﹪过关,努力提高达A率;2.选修班级加强对高考命题规律的研究,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方法指导。
高三:完成复习任务,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构知识网络,注重能力培养,有效提升高考达B率。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96cc22b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4.png)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常见例子。
教学内容:1. 引入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2. 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点。
3. 分类和介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例子。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单细胞生物,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概念:解释单细胞生物是指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
3. 介绍特点: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点,如体积小、结构简单、无细胞组织等。
4. 分类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并介绍常见的例子,如细菌、酵母菌、草履虫等。
第二章:细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和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介绍细菌的形态特点。
2. 讲解细菌的结构组成。
3. 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
4. 了解细菌的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细菌例子,引导学生关注细菌。
2. 讲解形态:介绍细菌的形态特点,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3. 结构组成: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4. 生殖方式:讲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如二分裂。
5. 生活环境:介绍细菌的生活环境,如土壤、水、人体等。
第三章:酵母菌教学目标:1. 了解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掌握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和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介绍酵母菌的形态特点。
2. 讲解酵母菌的结构组成。
3. 掌握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4. 了解酵母菌的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酵母菌例子,引导学生关注酵母菌。
2. 讲解形态:介绍酵母菌的形态特点,如单细胞、椭圆形等。
3. 结构组成:讲解酵母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生殖方式:讲解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如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
5. 生活环境:介绍酵母菌的生活环境,如土壤、水果、发酵食品等。
第四章:草履虫教学目标:1. 了解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b0beeb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6.png)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能够识别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像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利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
2.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
(2)准备教学课件、图像和模型等教学资源。
(3)准备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
(2)准备好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
2. 教学新课:(1)讲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示例讲解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3)介绍常见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眼虫等。
3. 学生活动:(1)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像和模型,总结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2)利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记录观察到的结构。
(3)小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细胞生物的特点、结构和功能。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功能。
3. 思考题: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护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环境?六、教学延伸: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如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优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优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ed0e12a58da0116d17498f.png)
观看微课和图片,思考
回答:都是单细胞的。
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下面咱们就以草履虫为例,了解它的形态结构,探讨一下它是如何生活的。
[板书]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一)实验:观察草履虫
1、感知草履虫:
要求:拿起盛有草履虫培养液的小试管,对着光,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播放视频
[补充]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通过直观的视频使学生更清楚草履虫的运动】
学生观察草履虫培养液,并提出问题:
1、肉眼直接观察很不容易,太小了。
2、放大镜观察可看到一些小白点,会游动。
3、草履虫位于培养液的表层。
学生观察并回答:
草履虫移动速度快。
学生回答:
用棉花阻挡(预习的同学可能给出书上的措施,还有同学提议用纱布、用胶水等)。
认真倾听,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明确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交流观察结果
学生实事求是地描述自己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认真观看视频,完善答案
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二)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并说明如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二)自主、合作、探究
[引言]草履虫虽然个体微小,却有着精致和复杂的结构,在显微镜下看的不是很清楚,可以结合课本p68“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播放视频]观看显微镜下的玻片标本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它运动得慢一点,让我们可以方便地观察它?
[讲述]制作临时玻片的方法
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明确实验步骤:
温馨提示:(1)观察时要耐心,要移动装片慢慢找(2)两人一小组,互相帮助,提高效率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的态度和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单细胞生物》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单细胞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8027ea79563c1ec4da7119.png)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目的:
1、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托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运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艺。
4、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念。
教学重点:
先生可以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
先生经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念。
教学进程:
教学反思:
关于显微镜的运用,之前的课堂上先生也有一定的了解,这节课除了是观察草履虫外,还是一节温习课,让先生更熟习显微镜的运用。
在这节课上发现了有很多同窗分辨不出哪个是高倍镜、低倍镜,所以观察时很容易出错。
能够在引见显微镜时没有强调好,发现了一个技巧,在讨论显微镜的物镜时最好让先生用黄色代表10*,蓝色代表40*,这样先生更易于了解应先用黄色,再从蓝色。
还有草履虫的各局部的作用,我让先生全部都用两个字来概括,这样便于了解和记忆,但又怕以后的考试时先生不会写上书本上的完整答案。
假设有条件的话最好能让先生真正做上草履虫的实验,不是只是看装片,由于装片上并不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的运动纤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a11d2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7.png)
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概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学习,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单细胞生物非常的微小,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观察。
而且虽然单细胞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所知道的却非常少,知道的最多的是细菌。
但是学生虽然对细菌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却很难清楚地知道细菌能有哪些生命活动,而且细菌的生命活动也无法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的观察。
所以教材选择了很常见,又具有丰富生命活动的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虽然陈述的话很简单,但是其内涵却很深。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如何使学生体会到草履虫具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呢?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了观察法,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对草履虫进行观察和学习:第一步:引导他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从而介绍草履虫,并使学生明白草履虫是如何命名的。
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利用鞋垫作为道具,让他们兴趣高涨的同时也记忆常留。
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这是最直接最容易观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个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完成。
第三步: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入手,草履虫能够进行运动,就说明有相应的结构。
纤毛用我们的普通低倍显微镜较难观察到。
所以结合教材68页的图来引导学生对草履虫内部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进行观察和学习,再通过连线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4630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4.png)
3.教学评价:
(1)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实验操作、课堂讨论、生物绘图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团队合作能力。
4.教学资源:
(1)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
(2)结合学校实验室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推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5.教学环境:
(1)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索。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1)结合课堂学习,绘制草履虫、酵母菌等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思考并讨论: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异同。
2.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单细胞生物相关的科普文章或图书,了解单细胞生物在生物技术、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5.反思与总结:
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旨在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8e3cec1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6.png)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主要代表生物及其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单细胞生物的主要代表生物: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等。
3.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及其代表生物。
2. 教学难点: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讲解其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等特点。
3. 介绍单细胞生物的代表生物: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等,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
4. 分析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5. 探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在医药、食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7. 板书设计:单细胞生物定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
特点:结构简单,个体微小,繁殖能力强。
代表生物: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等。
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医药、食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单细胞生物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于单细胞生物的代表生物及其生活习性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8a00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a.png)
(1)阅读有关单细胞生物的科学文章、科普书籍,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观看与单细胞生物相关的科普视频,了解单细胞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5.家庭作业:
(1)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的单细胞生物知识,增进家人对生物学的了解;
(2)采访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对单细胞生物的认识和看法,并记录下来。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完成教材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分类、结构等知识点;
(2)撰写一篇关于单细胞生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的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要求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3)设计一个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图表,包括至少5种单细胞生物,并注明其特点、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组成,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4.能够运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并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5.能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单细胞生物进行分类及研究。
2.教学方法:练习题、问答、讨论。
3.教学过程: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3)教师挑选部分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问答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4)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易错点,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单细胞生物的分类、生活习性等问题;
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a9833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7.png)
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存方式,掌握原生动物、原核生物、蓝藻等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特征。
2.能够根据实验或观察结果,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3.培养同学们观察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的能力,以及对单细胞生物在人类生活和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关键点1.单细胞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基本特征。
2.原生动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3.蓝藻的结构、生活特点和地位。
4.单细胞生物在人类生活和生物圈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采用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自主研究的方式进行讲授。
2.采用实验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采集标本,体验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采取图示、板书等多种讲授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单细胞生物的知识。
2.实验探究法。
通过课堂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
3.案例分析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地位和作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征,让学生热情高涨。
2.知识讲解(30分钟)讲解原生动物、原核生物、蓝藻等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特征,让学生明确并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实验探究(40分钟)进行单细胞动物运动特征实验、细胞膜功能实验等实验探究,让学生深入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案例分析(3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在人类生活和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5.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形成对单细胞生物的整体认识。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af87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0.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能够识别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像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2. 单细胞生物的分类3.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4.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5.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2.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
(2)准备教学PPT、图像、模型等教学资源。
(3)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像,引起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单细胞生物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教师讲解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4.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功能。
(2)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单细胞生物》教案(推荐)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单细胞生物》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7b18a6c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e.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响,使学生学会运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掌握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
课前准备课件、实验材料用具等。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我们平时常见的生物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其实生物圈中还有许多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叫做单细胞生物。
讲授新课探究一:单细胞生物指导观察教材66页图219,描述图中生物的共同特点,归纳出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问题1:简述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答案:单细胞生物即身体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
问题2:简述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答案: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探究二: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草履虫,答复以下问题:问题1:为什么要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答案:草履虫呼吸需要氧气。
表层可以呼吸到新鲜的氧气。
问题2: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行动,便于观察。
问题3:你认为草履虫只是一个细胞吗?答案:草履虫是一个单细胞的生物,可以进行生命活动。
问题4:描述草履虫的运动方式。
答案:草履虫是在水中运动的,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游来游去。
问题5: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教材68页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认识草履虫的细胞结构,分析草履虫的各项生理功能是如何完成的。
答案:食物从口沟进入后形成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完成;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单细胞生物教案初中
![单细胞生物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09fbcc5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9.png)
单细胞生物教案初中
教学内容: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单细胞生物的生态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PPT、单细胞生物样本、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单细胞生物(10分钟)
1. 什么是单细胞生物?
2. 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有哪些?
3. 单细胞生物的分类有哪些?
三、单细胞生物的分类(15分钟)
1. 原核细菌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对单细胞生物进行分类。
四、单细胞生物的生态作用(15分钟)
1. 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单细胞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五、实验环节(15分钟)
老师示范实验,让学生观察单细胞生物的样本,了解其形态和结构。
六、讨论与总结(10分钟)
与学生讨论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单细胞生物有一个初步了解,培养其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4da43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5.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章节,内容包括: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与特征、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种类、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意义。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与特征:介绍单细胞生物的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以及其特征,如体积小、结构简单、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等。
2.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种类:列举并简要介绍草履虫、变形虫、眼虫、酵母菌等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3.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讲解单细胞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如趋光性、趋化性、寄生和共生等。
4.单细胞生物的意义:探讨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单细胞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的几点思考:
1.导入新课部分,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效果较好。但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及其特征:细胞结构、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等。
-常见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草履虫、变形虫、眼虫、酵母菌等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427c4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f.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常见种类。
3.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单细胞生物。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 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和区分。
难点:1. 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2. 单细胞生物的实验观察和操作。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
2.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1. 预习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和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讲解常见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3.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单细胞生物的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单细胞生物的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3. 学生作业和测试的成绩,评估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标准: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主动提问、回答问题准确。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word教案 (11)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word教案 (11)](https://img.taocdn.com/s3/m/a9aa5362ad51f01dc381f18d.png)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单细胞生物学习活动设计重难点内容分析及拓展一、导入:通过观看一滴水中的神秘生物,提高学生探求神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做到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三、自主探究(一)、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学生大声朗读教材P66——68页,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种类。
2、自主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一。
3、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间答疑解惑、优势互补,鼓励一名同学展示自学效果。
一、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阅读教材P66——68完成练习)探究一、1、生物圈中有不少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称为生物。
它们大多生活在的环境中,有的在其他生物体上,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
2、(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和观察草履虫。
(2).盖上盖玻片,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应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_________。
(二)、实验:观察草履虫1. 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2、学生动手操作,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小组内交流讨论,展示观察结果,提出质疑。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 大声朗读课文68-69页,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自主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
3、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间答疑解惑、优势互补,鼓励一名同学展示自学效果。
三、合作交流1.每次自主学习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分析图片,初步思考学案合作交流中的相对应的问题并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
2.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四、当堂达标1、学生自主完成相应题目。
2、小组内讨论交流答案。
3、有问题的同学举手提问,让其他同学为其讲解,老师随时做好点拨准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c5dee07f1922791788e81d.png)
单细胞生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2.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教学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难点突破:通过进行实验观察草履虫来突破。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法学习过程一、设问导读1、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称为,如、、、、等,大多数生活在或的环境中。
2、草履虫的身体端较圆,端较尖,形状像一只。
3、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草履虫依靠进行运动,食物从进入细胞内,在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排出。
通过和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4、草履虫通过呼吸。
5、我们能用肉眼看到草履虫吗?。
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时,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再盖上盖玻片。
6、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益处有:和;害处有和。
二、巩固练习1、草履虫运动的特点是(B)A、在水中均匀运动B、旋转前进C、运动缓慢D、不能自由2、制作观察草履虫的临时装片时,往往要放少量的棉花纤维或滴少许蛋清稀释液,其目的是(D)A、增加营养B、吸收水分C、防止把草履虫压死D、限制草履虫的运动3、和单细胞藻类植物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细胞结构是(A)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A、①⑤B、①④C、②③D、③⑤4、在显微镜下要看清草履虫的纤毛,应该(B)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显微镜最下端是光源或反光镜,往上依次是光圈、载物台、镜筒,光线通过光圈照在物体下方.草履虫的纤毛是平躺着的圆柱状,减小光圈后,由于光圈直径的限制,光线是由近似由一个小孔发出的光线照在物体上,这样,圆柱状物体被光照射的部分就会减小,在视野中就会出现一条黑色棒状物,这样就能将这个物体与明亮的背景分开.A、将光圈调大B、将光圈调小C、增加亮度D、反光镜用凹透镜5、在制作草履虫的临时装片时,在玻片上放少许的棉花纤维,目的是(C)A、给草履虫保温B、设置参照物C、限制运动D、看清其纤毛6、当草履虫身体前端遇到棉花纤维时,它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前进,这说明草履虫具有(A)A、应激性B、变异性C、遗传性D、严整性7、如图所示,在载玻片上滴三种液体,甲为清水,乙为草履虫及其培养液,丙是浓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什么是单细胞生物?你知道的单细胞生物有哪些?
2.取草履虫时,要用滴管从培养液的层吸一滴培养液。
这是因为。
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若想进一步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应借助进行观察,原因是。
3.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采取的措施是。
4.观察教材P68图片回答:草履虫的表膜功能是;纤毛的功能是;
胞肛的功能是;收集管和伸缩泡的功能是。
悟疑活1、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草
履虫是怎样的?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巡视指导学生制作临
时装片。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
鼓励性评价,并补充说明
要点。
教师播放有关草履虫
生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
进一步通过观察了解草履
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
点。
指导学生讨论、总结:
(1)如何判断草履虫的前
后端?
(2)草履虫如何进行运
动、消化、呼吸、排泄、
生殖等生理活动?注意的问题。
学生回答:看到一些小白点。
思考回答:为什么从培养液的表层取草履虫?
学生分组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运动方式,观察时可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尝试完成探究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纠正失误之处。
欣赏视频,形象地了解草履虫的摄食和消化,呼吸和排泄、对刺激的反应等特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
有害: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
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
生物的形态特点和行为方
式。
观看课件,了解单细胞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鱼类的饵料、净化污水
等。
有害:危害人类健康、
形成赤潮等
完成探究活动。
拓展运用
迁移升华
探讨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给草履虫不同的刺激,看草履虫如何运动?
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中考赏析
(2010·南通)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下图所示)。
用放大镜观察,大多数草履虫将()
A.停止运动 B.从左向右运动
C.向食盐方向运动 D.从右向左运动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回扣本节教学目标;教师完善板书,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