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学期第3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学期第3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他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 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B.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C.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D.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
2.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

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都不溶于水)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

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物块M受到的浮力小于物块N受到的浮力
C.物块M的密度大于物块N的密度
D.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3.如图所示,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两个一模一样装满水的桶,其中右桶上飘着一小木块.关于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平不倾斜B.向左盘倾斜C.向右盘倾斜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那么
A.杠杆左边向下倾B.杠杆右边向下倾
C.杠杆仍平衡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5.如图所示,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一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上,且细绳AE 长等于圆狐CED的半径,此时杠杆恰好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CED的圆心重合,E环从C 点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滑到D点的过程中,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D.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6.使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如图所示,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是
A.B.C.D.
7.将重为,体积为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 B.物体悬浮,
C.物体漂浮, D.物体沉在水底,
8.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p表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F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
A.B.
C.
D.
9.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射箭比赛时总是要把弓拉得很弯,其主要目的是
A.增大箭的弹性势能B.增大箭的动能
C.增大弓的弹性势能D.使箭沿直线运动
10.如图所示,动滑轮下面挂着重为 5.4N的物体,现用 2.4N的拉力,把物体匀速提升10cm,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滑轮的重力为3N
B.拉力所做功为0.24J
C.滑轮组机械效率为50%
D.若使用该滑轮组把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升到水面以上,则其机械效率将增大
11.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B.拉力F1做的功是额外功
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
12.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处悬挂的钩码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6个
二、填空题
13.“电动葫芦”普遍使用的起重设备(如图所示),它通过电动机和一个动滑轮将物体提高,如图“电动葫芦”将0.9t的钢材匀速吊起1m高,钢绳的拉力为5000N,则做的有用功为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动滑轮重____N(g=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
14.如图所示,小青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推到h=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

推力做的总功为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功为______。

15.小明想估测书包重量,现有细绳、重量可忽略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600mL的水,空瓶的质量忽略不计。

(1)这瓶水的质量m=_________。

重力G=_________;(1mL=1cm3,水的密度是1g/cm3,g=10N/kg)
(2)手提细绳,如图所示,若硬棒水平静止。

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的长度_________;
(3)书包的重量约为_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6.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轻质滑轮,分别以图中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绳重及摩擦不计),使用_____(甲/乙)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所用拉力F甲_____F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甲_____S乙(以上两空选择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17.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 为支点,A 为重心,他的体重为550N .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的力臂是_____m ,大小为________N .该杠杆是_________杠杆.(省力、费力、等臂)
18.起重机械在四川汶川的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吊臂上的滑轮组,可用4 10N F 的拉力将重为2.4×104 N 的吊板提起,如果吊板被匀速提高10 m ,则拉力F 做功___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19.一辆轿车以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不变,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
时间内,发动机做了__________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是__________.
20.如图,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释放前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 ;刚释放时,氢气球上浮,而空气球却浮不起来,这是因为氢气球所受浮力 ______ 它所受重力,空气球所受浮力 ______ 它所受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如图所示,AC 和BC 是两个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 和BC 斜面上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作用下,由底端匀速运动到C 点,所用拉力分别为F A 、F B ,所做
功分别为W A、W B,则F A_____F B;W A_____W B(选填“>”、“<”或“=”).
22.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症,可用“漂浮疗法”减轻它:漂浮池内有一定深度的水,水中加有大量的(填“酒精”或“盐”),任何人进入池中都会漂浮起来.还可以通过锻炼来释放压力,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1.5W,跑步的时候这个功率为3W,那么跑步10分钟心脏做功 J,这些功可以把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匀速举高 m.
23.体重为500N的小张同学在河边洗衣服,他静止站在河岸时,双脚着地面积为
250cm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受到的合力是 N;河水从上游快速流向下游,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能;在洗衣服时,有一件衣服飘向河心,这说明水流速度快的河心的压强比水流速度慢的岸边的压强.(选填:“大”或“小”)
24.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f=6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是______N,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向左移动______m。

三、作图题
25.木块A静止在水面上,作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26.如图所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状态,L1为动力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阻力臂L2及动力F1的示意图.
(_______)
27.如图,用滑轮组拉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8.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帮他画出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____)
四、实验题
2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状态”或“不平衡状态”)。

实验开始时应先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 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然后在C点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N。

30.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A B C D E
(1)以圆点A代表金属块,在A点画出D图中金属块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__.
(2)分析图中的A、D,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填方向)的浮力;D图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 N.
(3)观察__________四个图(填图的序号)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在同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__(选“增大”或“减小”).
(4)分析A、D、E三个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
31.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

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32.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填“左”或
“右”)移动,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然后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2)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a 处挂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相同)。

(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方向变成倾斜方向,则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

33.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 的小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100m ,所用时间为20s .求: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若自行车质量为10kg ,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40cm 2,则该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取g =10N/kg )
(3)如果自行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如图所示.那么行驶100m ,小明同学所做的功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 .由图知,A 漂浮,
B 悬浮,则
A A V V <排,
B B V V <排
因为A 、B 体积相同,则
A B V V <排排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可知
A B F F <
故A 错误;
B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
A A A F F F =-下上,
B B B F F F =-下上
由图可知:
A 0F =上,
B 0F >上

A A F F =下,
B B B F F F =+下上

A B F F <下下
故错误;
C .因B 悬浮,C 沉底,故
B B F G =,
C C F G <
因B 、C 质量相等,则
B C G G =

B C F F >
故C 正确;
D .因
A B F F <,B C F F >
故A 、C 的浮力无法比较,故D 错误。

故选C 。

2.B
解析:B
【详解】
AB .物体M 漂浮、N 悬浮,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物体M 、N 质量相等,所以它们的重力相等,即物块M 受到的浮力等于物块N 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F gV ρ=浮液排
M 、N 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再由图片可知N 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M 排开液体的体积,由上式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不正确,符合题意;
C .物块M 和N 的质量相等,但M 的体积小于N 的体积,所以M 的密度大于N 的密度,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且两杯底所处的深度相等,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 gh ρ=液可知,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A
解析:A
【详解】
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F 浮=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F 浮=G 排,所以G=G 排,即木块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有木块和没有木块的盛满水的桶一样重.故天平是平衡的,即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4.B
解析:B
【解析】
判断杠杆是否平衡的依据是:使杠杆向相反方向转动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相等,杠杆就平衡;若不相等,则杠杆不平衡;开始时,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为:B mg L ⨯,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A mg L ⨯,因为 89
,因此两边力与力臂乘积相等,杠杆平衡;当杠杆两边各加一个钩码时,两边力与力臂乘积的大小关系为:105100%100%100%70%503
W Gh N W Fnh N η=⨯=⨯=⨯=⨯有
总,因此杠杆将向右倾斜,本题答案选B
点睛: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在A 、B 两处再各加挂一个50g 的钩码后,分析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还相等,据此判断杠杆是否还平衡.
5.C
解析:C
【解析】
因为重力与重力的力臂的乘积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动力臂越大,动力会越小,又因为圆环在图示位置时,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所以从C 端移动到D 端的过程中,动力会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故选C.
6.B
解析:B
【解析】
单独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都不能既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而滑轮组是动滑轮、定滑轮的组合,可以省力,也可能改变力的方向,A 图中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A 不符合题意;B 图中是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的有2段绳子,动力的方向向下,可以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 符合题意;C 图中是动滑轮,费力,能改变力的
方向,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动滑轮,只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C
解析:C
【解析】物体的质量为:
密度为:
密度小于水,所以物体会漂浮在水面上,则浮力等于物体的重,所以浮力为4N。

故C正确。

点睛:重点是密度的计算和浮沉条件的应用,物体的密度大于水会下沉,等于水会悬浮,小于水会悬浮。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在向上提的过程中,当物体还没有出水面时,水面的高度是不变的,则容器底部所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当物体开始露出水面时,水面开始下降,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开始变小,当物体完全离开水面后,容器底产部所受压强又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CD.圆柱体在水面以下时,所受的浮力不变,当开始露出水面时,浮力开始变小,当全部离开水面时,浮力为零,故CD错;
故选A。

9.C
解析:C
【解析】
因为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运动员在射箭比赛时总是要把弓拉得很弯,就是让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获得更大的弹性势能,故C正确;题中只是说把弓拉得很弯,没说将弓释放,所以不会转化成箭的动能,故B错误;箭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箭没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由于重力作用箭也不会沿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10.D
解析:D
【解析】A.由图知,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n=3,根据
1
F
3
G G
=+

()可得,
3F G3 2.4N 5.4N 1.8N
G=-=⨯-=

,故A错误。

B.把物体匀速提升10cm,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3h=0.3m,拉力所做的功
W总=Fs=2.4N×0.3m=0.72J ,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4
η100%100%75%
3 2.4
Gh N
Fs N
=⨯=⨯=

,故C错误。

D.由
1
η
1
Gh G
G
Fs G G
G
===
+
+动

可得,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动滑轮的重力一定,当
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由题若使用该滑轮组把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升到水面以上,滑轮对物体的拉力变大,则其机械效率将增大,故D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

11.C
解析:C
【解析】A、由图知,是水平使用动滑轮拉动物体,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故A错;
B、由图知,是水平使用动滑轮拉动物体,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即拉力F1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绳与动滑轮之间的摩擦、克服动滑轮和绳重而做的功为额外功,故B 错;
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包括有用功、额外功,为总功,故C正确;
D、在拉动物体的过程中要克服绳与动滑轮之间的摩擦、要克服动滑轮和绳重而做一定的额外功,使得有用功小于总功,该滑轮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00%,故D错.
故选C.
12.D
解析:D
【解析】试题分析:设每个钩码的重力是G,
杠杆每格的长度是L,
由图示可知,动力F动=4G,
动力臂L动=3L,阻力臂L阻=2L,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动×L动=F阻×L阻,
即4G×3L=F阻×2L,
解得F阻=6G,
则在B处应挂6个钩码.
故选D.
视频
二、填空题
13.90% 1000
【详解】
第一空.有用功为:

第二空.动滑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2h=2×1m=2m
则总功为:
机械效率为:

第三空.由动滑轮可知,即动滑轮
解析:90% 1000
【详解】
第一空.有用功为:
900kg?10N /kg?1m =9000J W Gh mgh ===有 ;
第二空.动滑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 =2h =2×1m=2m
则总功为:
5000N /kg?2m =10000J W Fs ==总
机械效率为:
9000J ×100%=90%10000J
W W η==有
总 ; 第三空.由动滑轮可知()12
F G G =+动,即动滑轮重为: 2-2?5000N -9000N =1000N G F G ==动.
14.400J 75% 100J
【详解】
[1]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
W 有=Gh =300N×1m=300J
所做总功为
W 总=Fs =200N×2m=400J
[2]故机械效率为
[3
解析:400J 75% 100J
【详解】
[1]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
W 有=Gh =300N ×1m =300J
所做总功为
W 总=Fs =200N ×2m =400J
[2]故机械效率为
300J 100%
100%75%400J
W W η=
⨯=⨯=有总 [3]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 W 额=W 总﹣W 有=400J ﹣300J =100J
即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功为100J 。

15.6kg 6N ×6N
【详解】
(1)[1]水的体积V=600mL=600cm3,由ρ=得水的质量
m=ρ水V=1g/cm3×600cm3=600g=0.6kg
水的质量
解析:6kg 6N
21l l ×6N 【详解】
(1)[1]水的体积V =600mL=600cm 3,由ρ=m V
得水的质量 m =ρ水V =1g/cm 3×600cm 3=600g=0.6kg
水的质量为0.6kg 。

[2]水的重力
G =mg =0.6kg ×10N/kg=6N
水的重力为6N 。

(2)[3]要得出书包的重力,还需测出书包及水瓶对杠杆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3)[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 包l 1=G 瓶l 2,则
G 包=21
G l l 瓶=21l l ×6N 16.甲 大于 小于
【解析】
【详解】
甲图是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绳重、
摩擦不计,因此F 甲=G ;
乙图是一个动滑轮,动滑轮重一般都小于物重,动滑轮
解析:甲 大于 小于
【解析】
【详解】
甲图是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绳重、摩擦不计,因此F 甲=G ; 乙图是一个动滑轮,动滑轮重一般都小于物重,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省一半力,故
12
F G G 乙动()=+<G ; 所以F 甲>F 乙。

定滑轮提升物体时,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甲=h ;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乙=2h ;
所以s 甲小于s 乙。

17.5 330 省力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O 为支点,由于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所以由图知道,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是阻力臂,且阻力臂是L2 =0.9m 解析:5 330 省力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O 为支点,由于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所以由图知道,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是阻力臂,且阻力臂是L 2 =0.9m ,支点到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作用线的垂线段为动力臂,且动力臂是L 1 =0.9m+0.6m=1.5m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知道FL 1 =GL 2,即F ×1.5m=550N ×0.9m ,所以,地面对手的支持力的大小是:F =330N ;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他的身体相当于是一个省力杠杆。

18.3×105 80%
【详解】
[1]由题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共有三段,则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升高的距离h 之间的关系为;拉力F 做功是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
解析:3×105 80%
【详解】
[1]由题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共有三段,则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升高的距离h 之间的关系为3s h =;拉力F 做功是
4510N 310m 310J W Fs ==⨯⨯=⨯总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452.410N 10m 2.410J W Gh ==⨯⨯=⨯有用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55 2.410J 100%100%80%310J
W W η⨯
=⨯=⨯=⨯有总 19. 4.5×105 3000 【解析】(1)轿车以90kW 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在0-5s 时间内轿车发
动机的做功为:
W=Pt=90×103W×5s=4.5×105J
(2)如图轿车在速度达到
解析:
【解析】()轿车以
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在0-5s 时间内轿车发动机的做功为:
()如图轿车在速度达到30m/s 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的作用,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根据得:
轿车的牵引力即阻力为:
20.相等 大于 小于
【解析】
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根据,排开的空气体积相等,则受到的浮力相等;
因为氢气密度小,所以,则氢气球上升;
空气球虽然其中也为空气,但压强大,所以密
解析:相等 大于 小于
【解析】
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根据F G gV ρ==浮排空气排,排开的空气体积相等,则受到的浮力相等;
因为氢气密度小,所以G F <浮排,则氢气球上升;
空气球虽然其中也为空气,但压强大,所以密度要大于外界空气的密度,即空气球的重大于受到的浮力.
答案: (1). 相等 (2). 大于 (3). 小于
21.< =
【解析】
斜面AC 倾斜角度α小于BC 的倾角β,所以物体沿AC 运动时拉力较
小,FA<FB;由题知,AC和BC是两个光滑的斜面,额外功为0,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即WA=WB
解析:< =
【解析】
斜面AC倾斜角度α小于BC的倾角β,所以物体沿AC运动时拉力较小,F A<F B;由题知,AC 和BC是两个光滑的斜面,额外功为0,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即W A=W B.
点睛: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斜面AC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BC,所以斜面AC更省力,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根据W=Gh分析.22.盐;1800;3
【解析】
试题分析:(1)人在清水中是下沉的,由此可以获取两个信息:
①人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等于人的体积V,即V排=V;②人受到的浮力F浮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即F浮<G.
当人在水中
解析:盐;1800;3
【解析】
试题分析:(1)人在清水中是下沉的,由此可以获取两个信息:
①人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等于人的体积V,即V排=V;②人受到的浮力F浮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即F浮<G.
当人在水中下沉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
要使人漂浮起来,即,在减小人排开液体体积的同时,还要增大人受到的浮力.因此只能增大液体的密度,故加盐.
(2)做功W=Pt=3W×10×60s=1800J,
人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由W=Gh得:
举高的高度h===3m;
23.2×104; 0;动;小
【解析】
试题分析:(1)∵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F=G=500N,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此时因为人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到的合力
解析:2×104; 0;动;小
【解析】
试题分析:(1)∵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F=G=500N ,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442F 500N p 210Pa S 25010m
-===⨯⨯; 此时因为人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到的合力为0;
(2)河水从上游快速流向下游,河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3)河中心的水流速度快、压强小,岸边的水流速度慢、压强大,衣服被压向河中心被冲走.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量转化的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二力的平衡条件、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决了小张同学洗衣服时遇到的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好题! 24.1
【分析】
由图中滑轮组可知,n=3,由于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得到拉力大小;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物体运动的距离。

【详解】
[1]
解析:1
【分析】
由图中滑轮组可知,n =3,由于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13
F f =得到拉力大小;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物体运动的距离。

【详解】
[1]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是n =3,因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则绳端的拉力
1160N 20N 33
F f =
=⨯= [2]物体运动的距离为 3m 1m 33
s s ===拉物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省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动滑轮上绳
子段数的判断。

三、作图题
25.
【解析】
试题分析:力的示意图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标注在图中.由状态分析受力情况,因为木块A静止在水面上,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画,浮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G和F,注意两个力的长度相等.
考点:力的示意图
26.
【分析】
根据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可作出F2的力臂L2,根据力的作用线与力臂垂直,可作出力的作用线,与杠杆的交点就是力的作用点,根据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可确定力的方向.
【详解】
由图可知,O为支点,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是阻力F2,由O向力F2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L2;
作力臂L1的垂线即力F1的作用线,与杠杆的交点就是作用点,F1使杠杆的转动方向与力F2的相反;如下图所示::
27.
【详解】
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最多有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上,由里向外依次绕绳。

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