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化工程改造实践研究——以榆林学院绿地改造设计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绿化工程改造实践研究——以榆林学院绿地改造设计为

罗彩云;陈怡美;张静
【摘要】本文在园林工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在榆林学院校园整体绿化改造的原则上,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榆林学院二号教学楼西绿地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总结出绿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设计方案及实践构思,针对现有严重的踩踏现象进行道路空间改造,面对植物景观单一的问题增加植物种类,丰富植物色彩.并对此块绿地的后期养护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
【期刊名称】《榆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29)002
【总页数】3页(P79-81)
【关键词】二号教学楼西绿地;绿地改造
【作者】罗彩云;陈怡美;张静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32
随着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对校园绿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
来,榆林学院也非常重视校园绿化改造工作,这几年完成了包括校园整体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各公寓楼前绿地改造及部分教学楼前绿地改造,逐年提升校园绿地品质。

1 榆林学院校园绿地现状
榆林学院现占地64万平方米(960亩),校舍建筑面积47.1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为12.33万平方米,占到总用地面积的19%,绿地率偏低。

校园绿地绿量有余,绿地景观形式单一,空间多样性较差,绿地踩踏现象普遍,缺乏人性化设计等问题[1]。

校园绿地中松柏类常绿植物较多,阔叶植物相对较少,色彩单一,绿地
中踩踏现象严重,园路通行空间不足,植物配置形式单一,亟须进行改造。

2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绿地改造相结合
园林专业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概预算等课程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

为了给学生搭建专业实践的平台,学校积极开展产教工作,近些年每年分出一部分园林绿地交由生命科学学院园林专业的在校师生利用实践课来完成。

达到产教融合的目的,使园林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实践以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依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园林专业大三学生为主体,从前期的实地调研、绿地平整、测量放线、花木栽植到后期的树木修剪、浇水施肥等各个环节展开实践教学。

3 植物景观改造的原则
景观改造设计要尽量符合人性化设计;以把握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以最低的造价来实现最具行业水准的景观,即在现状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不要大量移除生长良好的植物[2]。

其一是整体改造设计原则:依据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合理运用地形、水体、植物、道路广场、建筑小品等园林元素,遵循节约、低碳设计思想,对相关校园绿地进行改造升级;完善绿地结构和布局,使之充满活力、有机组合,增强校园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在学校绿化建设中注意体现植物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丰富色叶
植物种类,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并通过微地形设计、植物、景观小品的配置来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和空间。

二是植物景观改造原则:首先,对现有绿化植物种植形式和植物配置模式进行认真梳理,适度取舍长势不好的植物、种植过密的植物群落。

通过利用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等多种植物种植方式,改造现有植物配置模式和结构,丰富种植空间层次,合理种植乔、灌、草形成复层结构,注重植物景观立面的构图、形态和季相,与园林各景观要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其次,选用一些新型植物材料,包括一些景观色彩丰富的开花灌木和地被植物,提升绿化整体水平,利用宿根花卉和一二年生花卉进行花境、花带、花坛等设计,丰富道旁及入口处景观色彩。

再次,改变现有绿地植物种植随意和杂乱无章的现状,通过植物种植塑造空间,在现有基础上打造出有开敞和半开敞的绿地空间类型,使绿地空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优美的林缘线和林冠线,增加景观价值。

最后,通过在被踩踏绿地中种植花境,绿篱等来形成封闭绿植,有效制止学生的踩踏行为,改善校园绿地中的踩踏现象。

4 园林绿地改造的步骤
绿地植物景观改造过程是一个连续、持久的过程,涉及到现场调查—方案设计—
施工—使用后评价。

方案设计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环形设计程序,作为设计师在项
目的各个阶段应多次亲临现场,与相关人员及时讨论出现的问题,确保改造效果。

方案设计过程中结合师生意见,重要的是加强改建后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3]。

第一步,对所要改造的绿地进行实测并绘制出现状图。

此次实测采用的是水准仪,时间选择在植物已经落叶的初冬,这样有利于实测时取点。

第二步,多次踏勘现场并仔细核对实测现状图,分析现状场地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设计改造构思,结合现状图纸完成道路广场改造、植物改造等方案。

第三步,结合改造设计方案,针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形成具体改造施工的方案。

改造工作按照学校绿地的分区与园林工程实践课程相结合逐一完成,本次改造针对二号教学楼楼西绿地进行。

5 二号教学楼西绿地改造
5.1 现状分析
二号教学楼西绿地位于图书馆东侧,新餐厅的西侧,艺术楼和二号教学楼间留有一条穿行道路,来往的人流量很大,尤其在下课后从教学楼到餐厅吃饭的学生非常多,而艺术楼和二号教学楼间距太近,通行道路宽度仅为2米。

由于人流量大,道路窄,绿地经常被踩踏,尤其拐角处踩踏非常严重,道路右边的绿地已经被踩出了一条小路,景观效果很差。

现状绿化树种较少,仅有香花槐,圆柏和刺柏三种植物;种植方式单一,只有列植;绿化色彩和层次单一,以常绿树种为主,缺乏开花灌木、彩色叶植物和花卉地被(图1)
图1 二号教学楼西绿地现状图
5.2 改造分析
5.2.1 道路入口改造
改造需要解决绿地踩踏问题和绿化单一问题。

在人行通道入口处为解决人流量大而发生的踩踏行为,需要形成集散场地。

设计结合现状踩踏出的地面,在人行通道入口处扩大约50平米的广场,形成集散空间,满足人的行为习惯。

为了防止踩踏道路两边的绿地,在道路两侧种植了圆柏篱和水蜡球,形成2m宽的篱墙,有效地
制止了踩踏行为。

5.2.2 绿地植物景观改造
结合绿地现状植物,在绿地中新增了黄刺玫、水蜡球等开花灌木,增加了紫叶矮樱球和金叶榆两种彩色叶植物,并适当增加了云杉和圆柏球这两种与原树种形态和色彩有差异的常绿树来丰富绿地景观层次和色彩,通过用su日照大师软件分析了整
体绿地的光照情况后,决定在绿地与图书馆间的主路前进行花境设计,这是校园花境景观的先例。

5.2.3 花境景观设计
花境是园林绿地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种植方式,一般沿着花园的边界线、路缘种植,并结合园林艺术加工从而形成花卉景观的应用方式。

花境主要以宿根花卉为主,并配合灌木、藤本植物、观赏草以及1、2年生花卉和球根花卉共同打造群体的观赏性景观[4]。

(1)在配植花境的时候,为了将主路前的花境完整的呈现在观者的面前,将路边列植的3株圆柏进行了场地内部移栽。

一株移至了人行通道北侧的绿地,旁边配以圆柏球做背景,树下栽植八宝景天,鸢尾和马蔺等开花植物做点缀。

一株移至花境后方,旁边配植圆柏球和造型圆柏做花境的背景。

第三株圆柏则单独移至花境侧后方较空的绿地中,右侧则栽植了两颗云杉以丰富绿化效果。

为了丰富花境层次,在花境中配植了三株紫叶矮樱。

(2)花境设计时,充分考虑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所以选择花期能从春季到秋季相接的地被花卉。

种植以宿根花卉和一年生草花相结合,不同质感,不同高低的地被植物相搭配,主体花色以红色系和黄色系为主,适当点缀蓝紫色花卉。

最南侧的刺槐林下主要种植了春季最早开花的林下地被二月兰。

西侧主体绿地主要种植了花期4~5月的鸢尾月,花期4~8月的虞美人,花期5~6月的马蔺;夏秋开花的波斯菊花期为6~8月,黑心菊花期为6~10月,观赏向日葵花期为7~9月,旱金莲花期为6~10月,百日草花期为6~10月。

整个花境景观一直能从初春延续到晚秋,再加上四季常青、造型丰富的常绿树种的点缀,成为了校园景观的一大亮点和拍照景点(图2)。

图2 二号教学楼西绿地改造设计图
6 校园绿地改造建议
绿化养护工作简单但必不可少,也非常重要。

在校园绿地改造的过程中,学生承担了主体工作,前期养护管理工作非常扎实,景观效果良好,但后期项目移交后养护管理跟不上,杂草丛生,造型圆柏和圆柏篱失去了原来的整齐度。

园林绿地改造后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三分种,七分养,后期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尤其是花境景观更需要精细的养护和管理。

除了环境保洁、日常管理之外,还包括整体景观面貌维护、浇水施肥、植株保护与绑扎修剪、花坛花境的花卉二次种植等内容。

园林景观只有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管理,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从浇水、修剪、除草、打药、补苗工作需要及时进行,在绿地改造设计的部分,要尽可能地将人为养护困难的地方进行避免,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

其次,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养护监督管理的工作,督促养护公司做好校园绿地的全面养护,深入推广预防性、精细化养护,努力提高养护质量。

最后,制定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标准和操作的标准,对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标准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进行规范要求,对各级绿地的养护标准以及养护的方式进行规定和明确,保证养护的正确性和规范性[5]。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赵欢蕊,白晓霞,罗彩云,等.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改造的实践构思——以榆林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8,28(2): 73-77.
[2]乔程,于红立. 园林学校种植景观改造的实践与思考[J].绿色科技,2013(12): 37-40.
[3]吴仁武.公园绿地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宁海县公园绿地为例[D].杭州: 浙江农林大
学,2012: 79-80.
[4]董敏捷.花境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0): 135.
[5]魏声兵.高校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绿色科技,2018(15): 8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