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1)(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今天,老师考考你,等你的好成绩啊!别忘了要认真作答哦!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8分)
敝国(bì pì)为难(nán nàn)赔礼(běi péi) 战役(yì yù)
情谊(yì yí) 狂奔(bēn bèn)啰嗦(1uō lōu)淮南(huí huái)
二、词语积累。

(9分)
( )装( )裹( )寝( )食绞尽( )( )
( )居( )业程门( )( ) ( )中送( )
( )公( )山赴( )蹈( ) 任( )任()
三、下面带点的字是什么意思,选正确的打“√”。

(7分)
1、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当:①应当;②担任;③挡住,守住
莫:①没有;②不能;③表示揣测或方向。

2、无穷无尽( )
穷:①贫苦;②穷尽,到了尽头;③彻底;④极端。

3、翠色欲流( )随心所欲( )
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
4、一拥而上( ) 拥戴( )
拥:①抱②围着③拥护④(人群)挤着走
四、按要求写句子。

(10分)
1、离开朝鲜的那一天,志愿军们不得不哭了。

(改成肯定句)
2、我肚子饿了,我得吃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刚说:“我去图书馆还书.”(改为转述句)
4、太阳升到了山顶。

(改成拟人句)
5、这是一条伟大的路.(改为感叹句)
五、默写本学期你学过的一首古诗。

(7分)
, .
, .
说说哪个字用的好(3分)
六、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2分)
1、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的一行白杨树。

( )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
3、白杨树从来都是那么高,那么直,那么坚强. ()
4、谁说孩子们不会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
5、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
6、站在山顶上就可以掬一捧云彩。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七、阅读感悟(14分)
在等你说谢谢
那天我经过一个度假村,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级轿车,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边张望。

轿车旁边一位身着名牌西服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谁帮我爬到车底拧一下螺丝啊?”
原来他的车油箱出了问题,从度假村游玩出来,漏出来的油已经淌到了车身外,这里离最近的加油站也有上百公里,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那个打扮妖艳的女子说:“看把你急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百元大钞:“谁帮我拧紧,这钱就是他的了!"
我身旁的小伙子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了:“有钱人的话,信不得哟!"这时只见一个小伙子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个男人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拧好了,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男人刚想把那张百元钞票递给小伙子,却被那女人呵斥住了:“你还真打算给他100块呀?给他5块已经够多了。


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递给小孩子,小孩子摇了摇头。

听到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又加了5块,小孩子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这10块钱也不给你啦。

"“不,我没有嫌少,我的老师说,帮人是不要报酬的!"
男人蒙了:“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子说:“我在等你给我说谢谢!”
1、文中哪句话验证了“有钱人的话,信不得哟”?用“﹏﹏”画出来。

(3分)
2、小孩子在拧好螺丝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他在期待什么呢?(3分)
3、短文中的男人和女人穿着华贵,又有高档的小轿车,显然他们并不缺(),他们缺的是( )。

(4分)
4、如果你是文中的“男人",听到小孩的话,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会对小孩子说什么?(4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选一题作文,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1、的力量;2.感动。

19* 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变化.
2、通过学文,使学生感受并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变化,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录像(09年春晚杂技表演《抖杠》)。

2、说说你在观看时的感受。

导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二十多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

我想,读过课文后这位少年会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A、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B、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情况(词语,及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三、深入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文就能理解这么深。

那么究竟是哪些语句让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到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圈圈重点词,写写自己的感受。

2、重点句子交流:
(1)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为什么你对这个句子感受深刻?从哪里看出来?结合“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这些词语理解体会。

此时,少年的心里会怎么想?
有感情朗读。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朗读。

理解“不知所措”,结合“呆呆地、不知所措”这两个词语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学生谈感受。

3、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引出老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测这老者是谁?
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老者的神情、动作、语言)
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学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观众时,引导学生找出前两次少年表演时描写观众的神情的句子,品读感悟.
少年稳住了一切,他成功了!全场沸腾了,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听着这掌声,少年__?(笑了),老者__?(笑了),观众__?(笑了),他们为何而笑呢?
写话练习: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少年笑了,因为________
老者笑了,因为________
观众笑了,因为________
学生动笔写,写好进行交流。

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说什么?
四、小结全文: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

五、回归文本:
回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以这件事让学生分3段,明确这种写作方法,通过一件事来阐述一个道理,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

六、板书:
顶碗失败失败成功
少年不放弃拼搏强者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第六单元
单元教材解析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组成.“活动建议”是板块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一)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由3篇短文组成,分别是《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

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特点.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建设过程和它的作用。

这个阅读材料的第一段,用简明文字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一篇阅读材料,理清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当代:计算机网络。

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

阅读本文,最好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电脑上操作,亲身感受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网上呼救》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网络时代的真实故事,显示了网络的巨大作用.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在图书馆突然发病,生命垂危,危机时刻她在网上聊天室发出了求救信息。

美国德克萨斯州登顿县的男孩桑恩看到这条信息,展开万里营救,终于使苏珊脱离危险。

救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通过网络进行万里营救就显得很不一般,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整个营救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阅读这个故事,我们除了看到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可以让学生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的作用,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把握自己》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演讲稿。

演讲从一名高三学生猝死说起,列举了不健康网站、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

这篇演讲稿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很及时的。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改进,造福于人类,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辨别信息的良莠,正确利用信息,是现代社会一个人良好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从网络问题引出一系列如何对待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展讨论,提高认识,正确利用媒体。

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演讲稿的写法,如,列举事实,讲清道理,发出呼吁,语言要有感染力.
(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

研究的起因是“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我"发现爸爸的咳嗽好像和东南风有关,于是“我”开始做观察记录,最后在医生张伯伯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的病因,原来东南风带来的空气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

这个材料阅读的重点是记录表和张伯伯的话.记录表记载了两项信息,每天的风向和爸爸的病情;张伯伯对记录表进行分析,确定了东南风和爸爸的咳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病因。

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

报告分成“问题的提出”“调查的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等几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看法。

这份调查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的情况和资料整理”部分。

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报刊,也有上网搜集资料。

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李姓的来源、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人口数量和李姓人口分布等,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

由于资料比较丰富翔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

研究者把结论分点列出,结论清楚明白.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例,对学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会起到启示作用.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设计理念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与启发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中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认识信息与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密切联系。

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优势,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教学重点
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课时安排:14课时
教学准备:1、准备综合性学习相关的课件2、课前布置学生了解“信息”的含义。

留心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7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感知教材,明确活动内容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1、师生共同回顾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以前,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学生举例,例如“遨游汉字王国”,“收集春联、谚语”等.)
(2)说说在综合性学习中感受到的快乐或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明确活动内容。

(1)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板书)
(2)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可补充以下资料:
信息,不是新冒出来的事物,本来就广泛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之中。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依靠太阳东升西落带来的信息确定时间的.南雁告春,是动物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一叶知秋,是植物送来了秋天的信息。

资料链接:
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与亲友、朋友们通信,看电影、电视,也是在接受信息。

信息包含了人们以往不知道或者不能确定的东西。

因此,消息、新闻、报道、资料、情报都是一种信息。

知识也是一种信息,是经过人们提炼、加工、系统化了的信息.
(3)明确活动内容。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先来学习本组综合性学习的第一个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板书: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影响.
二、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
1、浏览阅读材料,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些。

2、简单交流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三、明确本周本板块的主要活动要求。

A、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调查家人感兴趣的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B、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C、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布置作业:收集资料:你知道人类或者动物传递信息有哪些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阅读交流资料,了解传递信息的各种方法以及方式的演变.
学习过程:
一:引入:
信息的传递,使人们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人们怎样把信息告诉别人,又是怎样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二: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人类或动物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1、小组内交流、整理、归类。

2、全班交流:收集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信息的表现形式。

如:飞鸽传书、驿站传递、放火箭信号弹、锣鼓传令、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方法传递信息。

三、阅读课文《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1、扫清阅读障碍:把文中生词找出,读读,质疑。

2、默读课文,思考两篇课文中介绍的传递信息的方式的优缺点。

划出有感触的句段,写上批注。

备交流。

3、交流阅读收获。

师相机整理:
(1)、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①速度慢。

《“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②不精确。

《烽火戏诸侯》
(2)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①速度快。

②多媒体.③不受地域阻隔。

四、整理全课。

小组合作,整理本节课各自收集的资料,归类,用自己的方法体现信息传递方法从古到近的不断进步,体会信息传递速度、质量的飞速发展。

提示学生,可以制表。

交流:展示各组的资料整合情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初步学习收集信息的方法,为回家调查家人一天中从什么渠道获取哪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简单分析而做准备。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找到不少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你喜欢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学生小组里自由谈论自己最近知道的新的信息。

二、全班交流,对信息进行分类.
如:体育类、军事类、交通类、生活故事类……
学生谈谈信息都是怎么得知的.师相机板书,将常用的获取信息资料的方法整理出来。

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
亲自看到或听到;如:
②电话或短信;如:
③报刊和书籍;如:
④广播和电视;如:
⑤网络;如:
⑥其他:如。

资料链接:
三、布置活动任务:
回家后,自己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家人一天得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从家人感兴趣的信息可以发现什么?下节课把调查表带来交流。

出示学生设计的调查表,供大家参考:
家庭信息调查表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交流家庭信息记录表,指导学生把调查表修改规范,学会使用所调查信息进行简单分析。

学习过程:
一、出示一张学生制作的比较规范的调查表进行评价。

如:案例: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学习、生活很有帮助。

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二、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调查表。

三、展示各自的调查表,谈谈收获与疑惑。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阅读课文资料《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明白合理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好处,了解不良信息传播给青少年的不好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引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研制成功了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电脑。

如今,这种电脑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

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听CD,看VCD,唱卡拉OK……要是你的多媒体电脑连接了贯通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还可以在家中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

那才真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呢!”
神奇的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叫多少人着迷,因为它为人提供了那么多方便.有时候就像天使一样帮你做你想到的许多事情。

可是,网络有时候也会变成魔鬼,让人迷失方向甚至走如歧途。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快速浏览课文资料《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

1、扫清阅读障碍:读生词,质疑.
2、自由浏览课文,以“网络是天师还是魔鬼”为主题,在文中找资料做批注,准备发言。

三、全班交流。

1、电脑和网络在文中帮助人们做了什么?
读读感触深的句子,谈谈感想。

你还能利用网络做什么?
小结:利用网络实现的现代信息传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

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只要我们想得到,网络就能做到。

2、《把握自己》一文中,举了哪些“电子杀手"做的坏事?(有的……有的……有的)
班级或其他班级有同学已经开始被“电子杀手"盯上了吗?举例说一说.
小结:不健康网站、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同学们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

四、布置课外活动任务和下节课内容。

我们下节将围绕“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开一个辩论会,下面大家设计一个辩题,以便课外找好有用的信息资料当辩论用的证据。

如:“小学生上网聊天好处多/小学生上网聊天坏处多"“小学生应该多看电视/小学生不应该多看电视"……
辩题订好后,学生交流如何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资料链接:
怎样在报刊中寻找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