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冷敷时间对膝关节镜术后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冷敷时间对膝关节镜术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冷敷时间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肿胀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持续冷敷24h,对照组术后持续冷敷48h,,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肿胀的程度。

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疼痛、肿胀的程度方面无区别(P>0.05)。

结论术后持续冷敷24h的镇痛、消肿的效果最好。

标签:膝关节镜术后;冷敷;疼痛;肿胀
膝关节是由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组成,膝关节内所有疾病,几乎都可以通过膝关节镜进行检查和治疗。

膝关节镜手术有手术创伤小、手术精确度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

但是这种手术仍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对膝关节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可使膝关节内及周围血管破裂出血及软组织损伤后出现疼痛、肿胀,这些都可以影响膝关节镜术后的治疗效果和膝关节功能恢复[1]。

冷疗法是将比人体体温低的物理因子作用于患处而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

随着其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冷疗法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中[1]。

对于膝关节镜术后冷敷,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肿胀,但冷敷的时间多长才能既可以起到镇痛、消肿的作用又不会对患肢造成物理性损伤、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还有待研究,本文就冷敷时间进行了临床试验,现就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其中膝关节镜检和冲洗的25例,膝关节镜检和半月板修复的21例,膝关节镜检和交叉韧带修复的14例,男的34例,女26例。

年龄21~60岁,平均49岁。

患者采取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0人,所有患者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均采用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为1~2h,无冷敷禁忌症,术前术后未接受包括非甾体类消炎药物等其它镇痛方式。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手术内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有一例患者因膝关节镜术后并发症而退出。

1.2方法
1.2.1冰袋制作采用塑料袋装250ml生理盐水,放置于-18℃的冰箱里冷冻12h,取出后呈冰霜状,松软、可塑形。

1.2.2 冷疗法膝关节镜手术后,患肢膝关节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包扎松紧度适宜,避免因过紧而影响患肢血运而引起肢体肿胀而影响实验的结果。

患者回病房后使用大小适中的布袋包裹冰袋,敷于患者膝关节前、内、外侧,冰袋融化温度回升到室温后,可以间隔1h左右更换新冰袋接着冷敷,冷敷期间密切观察患肢末梢感觉、运动、皮温、血运及肢体肿胀的情况。

如患肢出现肿胀、麻木时,及时调整弹力绷带的松紧度。

1.3观察指标疼痛的观察:采用V AS法,即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定,具体是在纸上画一条10cm的直线,两端分别表示0和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划点。

于术后6、12、24、48h记录。

肿胀的观察:测量患者髌骨上缘肢体周长,计算肿胀值,(患肢周长-健肢周长)于术前、术后6h、24h、48h进行观察测量,肿胀评分标准:0分,无肿胀,患肢周长与健肢周长相等;1分,轻度肿胀,患肢周长较健肢周长增长,但<3%;2分,中度肿胀,患肢周长较健肢周长增长3%~5%;3分,重度肿胀,患肢周长较健肢周长增长>5%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作检,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3.1冷敷是利用人体对冷的生理反应,减轻局部疼痛和出血。

对于膝关节镜术后疼痛和肿胀,可以用冷敷的方法进行遏制,冷敷促使微血管发生收缩,降低了微血管的通透性能,使得患者伤口的出血量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对局部的末梢神经进行麻痹,降低了组织的温度以及组织内部细胞的代谢,从而抑制了炎症的扩散,具有止血、镇痛、消肿等作用。

经过临床实验证明,冷敷的镇痛、消肿效果十分明显,而且经济、实用。

能够避免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和防止患者产生药敏性以及抗药性等不良反应。

在临床上广泛采用[2]。

3.2持续冷敷的效果优于间断冷敷的效果短时间冷敷能使小血管痉挛,局部破裂的小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局部出血,但不能有效减少局部炎症反应的渗出。

冷敷结束以后关节周围温度较高的组织会迅速向冷敷部位的浅层传递热量,使之升温;而且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收缩的浅部组织血管迅速转为舒张状态,破裂的小血管可能出现二次出血,导致局部组织充血、出血,疼痛加重。

较长时间持续冷敷即可有效延长小血管痉挛时间,减少局部出血,又可以明显减少局部炎症渗出量,有利于局部肿胀的减轻,缓解因肿胀而引起和加重疼痛,避免冷冻疗法的”继发效应”[3]。

研究实验证明:持续冷敷并未出现冷冻疗法的”继发效应”。

3.3本研究显示膝关节镜术后持续冷敷24h和48h的镇痛、消肿的效果一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也就是说,膝关节术后持续冷敷24h和48h在镇痛、消肿方面效果是一样的。

而膝关节镜术后持续冷敷48h,推迟了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给患者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其生活带来不便,并能
增加术后深静脉栓塞和冻伤的几率。

因此说,膝关节术后持续冷敷24h,既能起到镇痛、消肿的效果,又不会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是临床可以放心选择的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尹志改.10%盐水冰袋冷敷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痛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17(8):693-694.
[2]黄芳艳.冰敷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减少出血的体会[J].医学文选,2003,22(5):755-756.
[3]易潇,黄辉.单纯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冷敷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4,03:45-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