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备战2019高考精品系列之地理(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高考精品系列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如南方低山丘陵区,如图所示。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见下图。
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1
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4.
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三、地域分异规律判断方法。
(一)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判断
试题中一般不涉及山体、海拔等,一般体现的是陆地水平空间自然带的分布。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思路
(1)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2)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
(3)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思路
(1)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
(2)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
(3)看主导因素:水分。
(二)非地带性的判断思路
1.非地带性的判断
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
2.非地带性成因分析
首先,清楚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分等。
其次,分析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最后,分析非地带性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步,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
海拔变化→水热变化→自然带垂直更替、水平延伸。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第二步,明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山地的纬度、山体海拔、山体的相对高度。
分析时应逐层比较。
第三步,利用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分析其他地理要素。
1.判断南北半球:同一山体南坡同类自然带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2.判断坡向:同一山体南坡同类自然带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则南坡为阳坡,反之,北坡为阳坡。
3.判断山体所在的热量带:根据山麓自然带可判断该山所在地区的热量带。
4.判断纬度的高低:不同山体,山体海拔相同,带谱数量越多,纬度越低;不同山体,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山体所在地纬度越高。
5.判断山体海拔:纬度相同,带谱数量越多,山体海拔越高。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
【2018年高考题】
(2018·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6~18题。
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江苏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
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
(2018·江苏卷)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图11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D.边境省区比较多
20.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
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
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2018·北京卷)40.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1)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18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0分)
【2017年高考题】
(2017•新课标Ⅰ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2017•新课标Ⅲ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1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1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2017•北京卷)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第8题。
图5
8.该山地
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2017•新课标Ⅰ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6分)
(2017•江苏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
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图14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______。
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分异规律。
(3分)(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
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4分)
(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______。
(3分)
(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
温哥华属______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
(4分)
【2016年高考题】
(2016•北京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
读图,
回答第7、8图。
7.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8.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2016•江苏卷)图4 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 年、第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7-8 题。
7.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第6 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 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8.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2016•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7 ~18 题。
17. 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图
5
A. 山地针叶林带
B. 高山草甸带
C. 高山苔原带
D. 冰川带
18. 阿尔泰山南坡
A. 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 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 此时季节为冬季
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2016•新课标Ⅱ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16•新课标Ⅲ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
冰期,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10-11题。
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2016•浙江卷)36.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30分)
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2016•上海卷)(二十二)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
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50.
51.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
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6分)
(2016•海南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5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同步名校模拟高考】
【2018年高考模拟题】
(2018山东菏泽一模)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
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据此完成第1~2题。
1.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2.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2018广东五校联考)由于自身或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原始植被被另一种植被所替代的现象叫作演替。
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
由于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已经处于演替的后期阶段,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
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
读图,完成第3~4题。
3.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 )
A.红松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
B.山地常绿阔叶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
C.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冰雪
D.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暗针叶林—高山冰雪
4.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土壤
C.热量
D.降水
(2018安徽安庆二模)有学者据我国古代《管子·地员篇》里的描述,按照现代华北地区的海拔,顺次绘制出树木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第5~6题。
《管子·地员篇》山地植被示意图
5.枢榆植被类型为(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6.不同高度树种不同,主要是由于( )
A.光照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热量的差异
D.土壤的差异
(2018山东枣庄二模)阿尔金山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 900~5 700米范围内,1973—2015年冰川总面积退缩了58.78千米2。
下图反映阿尔金山1973—2015年不同坡向上冰川退缩率(冰川退缩面积占原冰川面积的百分比)以及1973冰川面积分布。
读图,完成第7~8题。
7.关于1973—2015年阿尔金山不同坡向冰川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南坡冰川退缩率最大
B.东坡冰川面积始终大于西坡
C.北坡冰川原有面积最小
D.西坡冰川退缩面积最大
8.1973—2015年,阿尔金山阳坡比阴坡冰川退缩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阳坡( )
A.降水增加显著
B.海拔更高
C.太阳辐射更强
D.冰川面积小
(2018河南一轮联考)黄岗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该山的南麓属于福建省,北麓属于江西省,位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其最高峰海拔为2 160.8米。
黄岗山是我国中亚热带森林景观保存较为完整、较原始的地区,被誉为“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天堂”。
水稻土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
下图为黄岗山植被垂直自然带谱图。
读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 )
A.影响竹林垂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B.该地全年光照资源丰富,年温差大
C.该地水平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
D.甲坡为阴坡,乙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
10.黄岗山被誉为“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的垂直差异大
B.无人类活动干扰
C.位于自然保护区内
D.地质构造复杂
11.(2018四川凉山一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北美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图。
材料二M、N两地的气候资料。
(1)图中等温线P的数值为℃,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2)与N地比较M地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填“海洋”或“大陆”)性,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沿岸洋流对Q地气候及沿岸渔业资源的影响。
12.(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五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方群山之中,有一条特大的“死亡谷”。
死亡谷内有大量盐层矿物,盐滩面积达520平方千米,山谷地势低于海平面86米,为西半球最低点。
这里也是北美洲最炽热、最干燥的地区。
死亡谷非常干旱和炎热,夏季,最高气温高于49 ℃是很正常的;这里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下场暴风雨,一场暴风雨过后,积聚起浅湖泊,之后很快就干涸了。
山谷还有令人奇怪的景象是,这里所有的石块都会在谷底到处跑,后面还会留下它们滑动的轨迹。
有的是直线滑动,有的是沿着优美的曲线滑动。
下图为死亡谷的位置示意图及谷内石块自己走动的景观图。
(1)分析“死亡谷”异常炎热干燥的原因。
(2)简述“死亡谷”盐滩的地理形成过程。
(3)根据材料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的原因。
13.(2018河南濮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
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
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图2),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
图1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图1
图2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植被景观的原因。
14.(2018广东江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火地岛东西自然景观差异大,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许多的科考船队集结于此。
南极磷虾资源极为丰富,是企鹅主要的食物来源。
下图所示即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试分析火地岛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及原因。
(2)分析南极成为企鹅理想家园的原因。
(3)分析乌斯怀亚港成为南极科考中转站的原因。
15.(2018山东泰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湖南省1 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16.(2018福建厦门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山海拔2 140~2 220米,原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被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地区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
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和坡度的草本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下图);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
(1)判定草本入侵前“特殊区域”所在的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2)与坡度角小于20°的部位相比,说明坡度角大于30°的部位易被草本入侵的原因。
(3)分析草本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
(4)分析随着气候变暖,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17.(2018安徽滁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千米,大部分海拔在1 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众多河流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
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
(1)说出图中山地东西两侧的地形特征差异。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的影响。
(3)说明植树造林改善山地西侧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理由。
【2017年高考模拟题】
(【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榆林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气候舒适度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评价不同天气或气象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是人类活动和居住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气象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温(16℃-24℃是人体感觉舒适度的范围)、风速、温度、日照时数、昼长等。
读我国某季节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该季节气候舒适期天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夏季风强弱
C. 距海远近
D. 海拔高低
3.湖南省在此季节明显受益于气候舒适期的产业活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