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市政学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地⽅政府职能转变的市政学思考
理论研究商品与质量2010年6⽉刊
10我国地⽅政府职能转变的市政学思考
□王韧
(华东政法⼤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改⾰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和逐渐深⼊社会的转型,我国地⽅政府也经历着⼀场职能转变,地⽅政府的转型既是社会变⾰的深刻背景的反映,也代表着社会转型对地⽅政府这⼀市政主体的未来职能要求。
本⽂从市政学的⾓度出发,通过研究市政职能转变与地⽅政府职能转变的联系,对地⽅政府职能转变这⼀问题进⾏了思考,着眼于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针对"地⽅政府在职能转变中如何履⾏好市政职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政府市政职能公共服务
⼀,我国地⽅政府的职能转变的历程、和前景趋势
(⼀),政府职能、地⽅政府职能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政府职能是指作为国家⾏政机关的政府在实现国家职能所承担的职责与功能,政府职能包括两个层⾯:基本职能和具体职能。
基本职能是指:政府运⽤国家权⼒对社会公共事务提供管理和服务,是社会处于有秩序的稳定状态,从⽽实现和维护国家的政治统治。
前者对于⼀切政府来讲都是相同的,后者由于社会及社会事务本⾝的特点,使政府的职能也各不相同。
⾸先,由于社会事物⾃⾝的特点,使它必须也只能由某⼀层级政府来承担职责,即某些特定事物只能由中央政府提供管理和服务,⽽⼀些特定事物则只能由基层政府提供管理和服务;其次,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政府⾯对需要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社会事物不尽相同;最后,由于社会总是处于发展过程中,需要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社会事物对不同时期的政府来讲也不相同,并且产⽣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政府职能是由⼀个国家全体政府共同实现的,由地⽅政府的政府职能即"地⽅政府职能"。
因此,"地⽅政府职能"⼀次的含义的重点,是指地⽅⾏政机构的职能。
国家职能的两个⽅⾯(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中存在差异:在通常情况下,层级越⾼的政府,其政府职能中的政治职能更为凸显;层次越低的政府其政府职能中的社会职能更为凸显。
从政府职能和地⽅政府职能的关系上来看,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基础设施职能、社会事物职能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但是,但是,他们在中央政府和地⽅政府的职能结构中各⾃具有不同的地位。
对中央政府来说,政治职能在各项基本职能中居于优先位置,经济职能是⼀项重要职能;但对地⽅政府来说,由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地⽅企业⽣产和居民创造⼀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基础设施职能和社会事物职能在地⽅政府职能中居于优先位置。
(⼆)中国地⽅政府职能的内容:
1,建设职能。
2,保障社会的职能。
3,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三)中国地⽅政府职能的转变
中国地⽅政府职能基本上是沿着如下轨迹演变的:确保国家(君主,中央政府)的政治统治---确保地⽅社会的安定有序---从保障本地社会安定⾛向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进⽽为本地居民提供质量更好的⽣活、⽣产环境。
改⾰开放以来,中国地⽅政府的职能转
变主要体现在⼀下⽅⾯:
1,政府与公有制企业在经营权⽅⾯的
分开,促使各级地⽅政府基本撤销了专业经
济管理部门。
2,地⽅政府的经济职能由微观转向宏
观。
3,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加重,加强了经
济监督职能。
4,建设、经营和管制地⽅性公共基础设
施职能加重。
5,规划和环境保护职能受到重视。
6,努⼒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职
能逐步完善。
7,第三部门管理社会事物的⾓⾊增加。
地⽅政府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1,职能内容定位将⽇趋明确。
政治职
能将进⼀步弱化,⽽社会职能将进⼀步增强。
2,在职能实现模式⽅⾯,将从管制型⾛向服务型,将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转变为向地⽅社会提供全社会共享的公共物品。
3,在职能⽬标⽅⾯,将从追求效率、追求社会效益,进⽽发展为追求综合效益。
⽣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市政学学科框架内地⽅政府的⾓⾊
和地位
市政主体是是市政学的⾸要研究对象。
市政主体是城市公共管理的责任的承担着。
传统市政管理是⼀种政府管制型管理,城市政府作为唯⼀的公共权⼒承担着,负责城市⼀切公共事务的管理。
⽽现代市政管理强
调市政管理中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尝试发展
的⼴泛参与,同时也不会也不可能取代地⽅政府在市政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市政职能的主体是城市⾏政机关,因
此,城市政府不仅是市政主体,也是市政职能的主体。
可见,⽆论是在传统抑或是现代市政管理领域中,地⽅政府作为举⾜轻重的主体,地位和作⽤是不⾔⽽喻的。
三,市政职能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市
政职能转变之于政府职能转变
在市政职能的转变中,建设公共服务
型政府是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核⼼⽬标。
⽽公共服务职能是市政职能的核⼼,由此推理,我们能否这样认为:市政职能在今后的
地⽅政府职能转变中,将成为最为重要的⼀部分,⽽市政职能作为地⽅政府最重要职能的转变,则理所应当地成为地⽅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重中之重。
四,从市政学⾓度考察地⽅政府职能转
变--地⽅政府在职能转变中如何履⾏好市
政职能
(⼀)对市政职能转变的考察:
前⽂阐述了市政职能在地⽅政府职能
中的核⼼地位,作为核⼼,市政职能转变牵动着地⽅政府的职能转变,因此,对市政职能的转变进⾏深⼊探究,是研究地⽅政府职能转变规律和前景的关键所在。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城市政府职能
转变的核⼼⽬标,如何通过改进公共服务来优化市政职能是市政职能转变的中⼼问题。
从市政学⾓度考量地⽅政府职能转
变,归根结底是研究如何优化公共服务以推进市政职能转变,这是回答"地⽅政府在职能转变中如何履⾏好执政职能"这⼀问题的关键。
1,市政职能的含义
1)所谓市政职能,是对狭义上的城市政府,即城市⾏政机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依法履⾏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
城市职能的主体是城市⾏政机关,客体是城市公共事务,市政职能的客体反映了政府活动的实质及⾏政活动的内容与⽅向。
市政职能确定了城市⾏政机关的活动内容和⽅向,确定了⾏政机关与其他公共组织的合理边界,同时反映了城市政府管理的重⼼所在。
2)市政职能的主要特征:
①,从历史变迁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动
态性和扩张性。
②,从城市的地位表现来看,市政职能
具有双重性和差异性。
③,从城市发展要求来看,市政职能具
有规范性和服务性。
④,从城市发展的要求来看,市政职能
具有⼴泛性和多样性。
3),市政职能的主要作⽤
①,市政职能是城市⾏政体制建⽴和
改⾰的依据。
②,市政职能是确定⾏政活动⽅式的
依据。
③,市政职能是衡量城市管理效率的
标准和依据。
2,市政职能的内容。
西⽅国家市政职能的内容:
1),加强城市规划。
2),重视环境保护。
3),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4),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
5),参与领⼟整治。
我国市政职能的内容:
1),经济调节职能。
2),市场监管职能。
3),社会管理职能。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我国市政职能的转变
1),理顺各种关系,为市政职能的改⾰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市政职能的范围由全能政府向有限
政府转变。
3),市政职能的中⼼由经济建设型、社
会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4),市政职能的实现⽅式由单⼀、传统
向多元、现代转变。
以上四条中,核⼼是第三条"市政职能
的中⼼由经济建设型、社会管制型政府向公
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本⽂对公共服务型政
府的理解和思考如下: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
2010年6⽉刊
商品与质量
理论研究
11
公司治理中的党委会分析
□陈仕雄⽯锦建
(北京师范⼤学经管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在企业中建⽴党组织,在资本主义国家看来可能有点荒唐,但是在我们中国这样具体国情的环境下⼜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改⾰开放以来,随着⼤量的外资企业(主要是欧美、台、港资本等)进⼊中国⼤陆。
对于中国在企业中建⽴党组织的规定,⼀开始外资企业是多有抵制的。
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倾向于欢迎建⽴党组织。
本⽂探讨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现实利益的考虑、迎合中国政府、实现⽣产销售本⼟化、意识形态淡化等。
关键词:外资企业党组织
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化、卫⽣、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据内容和形式,城市公共服务可分为四⼤类。
第⼀类:基础性公共服务,指为城市公民及组织从事经济、社会等活动所提供的基础性服务,如供⽔供电供⽓等,公共交通与通信基础设施等。
第⼆类:经济性公共服务,指为城市公民及组织从事经济、⽣产等活动所提供的服务,如科技的推⼴、咨询服务以及政策性信贷等。
第三类:社会性公共服务,指为公民的⽣活,发展与娱乐等社会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务,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社会福利以及环境保护等。
第四类:公共安全服务,指为公民提供安全的服
务,如军队、警察和消防等服务。
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指从公众的需要出发,以服务为核⼼价值,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功能,以公众满意为最⾼标准,以对公众负责为最终使命的政府管理模式。
(⼆)地⽅政府在职能转变中如何履⾏好市政职能:
城市政府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指导下,不但要实现职能重⼼的转移,为城市居民提供⼀视同仁地提供普遍城市基础设施、科教⽂卫、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还要强调公民导向、绩效导向,增加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的选择权,保障公民的参与权,以公众满意为根本⽬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当前要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促进教育、卫⽣、⽂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
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平适度、可持续
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事物的发展需要⼀个过程,地⽅政府职能转变也不例外,然⽽沿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之路循序渐进,我国的地⽅政府有朝⼀⽇将会转型成为"阳光政府",更好地履⾏全⼼全意地为⼈民群众服务的职责。
参考⽂献:【1】⾼原:《现代市政学》,中国⼈民⼤学出版社
【2】⾼秉熊:《地⽅政府学》,⾼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杰: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地⽅政府职能转变
作者简介:王韧(1990-),男,汉族,河南籍,华东政法⼤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07级⾏
政管理专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