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例题解析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例题解析
【例1】在化学反应A+B=C+D中,有10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
若反应后生成5gD,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
A.5g B.4g C.2g D.1g
分析:此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根据反应物A+B的质量总和
1O+20=30(g),可推知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为30g。
已知生成的C是5g,则D的质量应是30-5=25(g)、由此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10∶20∶5∶25,再运用这个质量比,计算生成5gD,需要A的质量是2g。
答案:C。
【例2】下列说法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1)酒精燃烧后,质量减少。
(2)烧碱放在敞口的容器内,质量增加。
(3)液态水的质量和其受热完全蒸发后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
错解:
(1)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比燃烧前质量减少。
(2)不符合质量定恒定律,因为质量增加了。
(3)符合质量定恒定律,因为变化前后质量相等。
分析:
(1)组成酒精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氢元素,酒精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散逸到空气中去。
若把这些生成物收集起来,其质量总和等于燃烧的酒精和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烧碱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是因为烧碱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质量增加。
2NaOH+CO2=Na2CO3+H2O
(3)液态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教材中所指的质量守恒定律含义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所以上述提法是错误的。
答案:见分析。
【例3】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C──Fe+CO2
分析: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就是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方程式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时要注意,不能随便改动化学式。
答案:配平步骤:
1.求出方程式两边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6。
因此应在Fe2O3的化学式前面配上系数2,在CO2的化学式前面配上系数3。
2.方程式左边的Fe原子数是4,右边的Fe原子数是1,应在Fe的前面配上系数4。
3.方程式右边的C原子数是3,左边的C原子数是1,应在C的前面配上系数3。
4.把短线改成等号:2Fe2O3+3C=4Fe+3CO2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2Fe2O3+3C4Fe+3CO2↑
【例4】
在2A+B=2D的反应中,56gA物质与一定质量的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8g D物质。
现要生成19.5gD物质,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至少需要多少克?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6gA与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8gD物质。
可知:参加反应的B物质质量是78g-56g=22g。
设:要生成19.5gD物质,需xgB物质。
2A+B=2D
22g 78g
x 19.5g
22g∶x=78g∶19.5g
=5.5(g)
答案:5.5g
【例5】
化学反应4A+3B2=2C则C的化学式可能是[]
A.A2B B.A3B2C.AB3D.A2B3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物质的分子。
因此在所有的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
上述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有4个A原子、6个B原子、反应后由于生成2个C分子,故每个C分子中应有2个A原子,3个B 原子。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