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价值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
肠炎的价值研究
华洪文;刘宇聪;徐彩弟
【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0例,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实验组30例,给予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4、hs-CRP、IL-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4、hs-CRP、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8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IL-4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可在降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的同时,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7(007)001
【总页数】4页(P74-77)
【关键词】美沙拉嗪;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华洪文;刘宇聪;徐彩弟
【作者单位】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广东英德 513000;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广东英
德 513000;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广东英德 5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慢性肠道性疾病,具有非特异性,大多数患者病变部位的发展方向为机体远端结肠部位至近端结肠部位,病变特点为范围广泛、呈连续性等[1]。
该疾病发病诱发因素较多,由于该疾病发作反复,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大、治愈率相对较低[2]。
目前尚无法明确溃疡性结肠炎的具体发病机制,临床上以往
常采用的柳氮磺胺毗啶等药物治疗方式虽可促使该疾病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与控制,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与复发率较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
为进一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
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30例,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男14例,女16例;年龄22~66岁,平均(44.5±3.5)岁;病程0.6~2.0年,平
均病程(1.17±0.25)年;体质量22~52kg/m2,平均体质量(37.23±2.54)
kg/m2;病情轻重程度:轻度12例,中度18例。
实验组30例,给予美沙拉嗪
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男16例,女14例;年龄23~64岁,
平均(44.6±3.5)岁;病程0.5~1.8年,平均病程(1.15±0.21)年;体质量21~53kg/m2,平均体质量(37.05±2.57)kg/m2;病情轻重程度:轻度13例,
中度17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病情轻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指南》[4]中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即临床表现为呕吐、便血、腹痛、里急后重、体重下降、高热等。
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粗糙且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糜烂,多发性浅溃疡等;
②本次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①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者;②哺乳期、妊娠期者;③药物过敏史者;④严重精神疾病者;
⑤合并血液系统及重大器质性疾病者;⑥胃肠道手术史者;⑦治疗依从性差者等。
1.3 方法
(1)实验组给予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
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 H19980148)
1g,口服,1次1g,4次/d,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惠州市九惠制药
股份有限公司,J20110038,规格:200mg/片)400mg,1次400mg,口服,
3次/d。
连续服用2个月。
2种药物不可同时服用,应间隔1h左右。
(2)对照
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
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服用方法参照实验组美沙拉嗪服用方法。
连续服用2个月。
(3)注意事项。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严格控制饮食,忌辛、辣、刺激、油腻,以防止病情加重。
同时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营养支持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5]:①显效,临床症状(腹泻、腹痛、便血等)基本消失,大便次数低于2次/d,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肠黏膜趋于
正常,大便经常规检查发现无白细胞与红细胞存在;②有效,临床症状(腹泻、腹痛、便血等)好转,大便次数低于4次/d,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形成假息肉
或肠黏膜炎症为轻度,大便经常规检查发现有少量白细胞与红细胞存在;③无效,
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
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IL-4)、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
(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胃部不适、皮疹、头晕、腹痛)及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 for Windows进行处理,两组患者治
疗前后IL-4、hs-CRP、IL-8水平比较以()表示,采用t检验。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4、hs-CRP、IL-8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L-4、hs-CRP、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8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IL-4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病变区域局限于机体大肠黏膜及下层区域,机体直肠与乙状结肠为主要病变部位,具有病程长、发作反复、治愈率低等特点,其中20~30岁人群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
该疾病胃肠道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胀、腹痛等,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乏力、面色苍白、体
重下降等,其中85%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表现为低恶性、慢性,15%表现为高恶性、急性。
相关文献[6]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若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能发
生肠穿孔、中毒性结肠扩张、息肉、大出血、癌变等严重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威胁。
目前虽未明确该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但相关研究[7]发现该疾病与机体肠道长时间菌群失调、酪酸菌分泌不足
导致机体肠道免疫性降低密切相关。
以往的治疗方法更注重于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进行适当控制,对机体免疫紊乱现象进行适当调节,但长时间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存在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弊端[8]。
由此,探寻一种安全、
高效的特异性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实验组给予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
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美沙拉嗪是临床上治疗肠道疾病患者常用的药物,临床疗效较好,该药物在抵达机体末段结肠与回肠部位时会逐渐溶解,其释放出的有效成分可对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释放及合成产生抑制作用[9]。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属于益生菌类药物,可与
机体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对机体上皮细胞的黏液分泌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致病菌与机体肠道黏膜之间黏液屏障的形成,进而可保护机体肠道黏膜。
此外,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含有的酪酸梭菌释放的酪酸是机体肠黏膜修复与再生的必要营养物质,可迅速恢复机体肠黏膜受损部位,维持机体肠道免疫功能的平衡。
因此,两药联用,可显著提高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IL-4、hs-CRP、IL-8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8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IL-4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
明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4、hs-CRP、IL-8水平,从而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IL-4是人体中重要的一种抑炎因子,作用机制为对机体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体液功能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可最大程度的发挥机体免疫抑制作用[11]。
hs-CRP是一种不具有特异性的促炎因子,分泌自人体肝脏细胞,是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形成、发展与预后的重要观察指标。
IL-8是一种趋化促炎因子,分泌自机体辅助性T细胞,作用机制为
通过对机体炎症因子的趋化与激活作用,导致炎症反应增强[12]。
5-氨基水杨酸为美沙拉嗪的主要有效成分,可对机体炎症因子的分泌与结肠黏膜分泌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该药物的吸收率较高,从而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3]。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作为益生菌类药物,酪酸梭菌为该药物主要有效成分,可在机体肠道中释放出大量的酪酸,进而可抑制机体肠道有害菌群的形成,与美沙拉嗪联用,则可降低hs-CRP、IL-8水平,提高IL-4水平,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
美沙拉嗪可对机体自由基进行清除,促使肠道刺激与损伤降低[15]。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是一种三联活菌制剂,组成成分为糖化菌、肠球菌、酪酸梭菌,可对机体肠道有益的正常生理菌群进行补充,对机体肠道的菌群平衡进行合理调节,进而可促使机体减少产生肠源性内毒素,机体免疫力增强。
两药联用则可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
综合所述,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关文献】
[1]郭叶丽,章徐挺.低分子肝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5,17(15):2313-2317.
[2]Kazuo Azuma,Tomohiro Osaki,Takashi Wakuda,et al. Beneficial and preventive effect of chitin nanofibrils in a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model[J].Carbohydrate Polymer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spects of Industrially Important Polysaccharides,2012,87(2):1399-1403.
[3]刘敏,董卫国,张吉翔,等.布地奈德和美沙拉嗪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
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60-65.
[4]欧阳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指南[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19(1):4-6.
[5]Moore SE,McGrail KM,Peterson S,et al.Infliximab in ulcerative colitis: The impact
of preoperative treatment on rates of colectomy and prescribing practices in the 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J].Disease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2014,57(1):83-90.
[6]吴大斌.清热除湿祛腐生肌法配合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4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3):130-131.
[7]叶丽敏,黄国美,白班俊,等.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
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23-24.
[8]Sánchez-Fidalgo S,Cárdeno A,Sánchez-Hidalgo M,et al.Dietary unsaponifiable fraction from extra virgin olive oil supplementation attenuates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in mice[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3,48(3):572-581.
[9]谢晶日,陆振华,刘朝霞,等.肠愈宁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4):151-153.
[10]袁晓虹.美沙拉嗪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
9(2):25-26.
[11]Kleiveland CR,Hult LTO,Spetalen S,et al.The noncommensal bacterium Methylococcus capsulatus(Bath) ameliorates 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by influencing mechanisms essential for maintenance of the colonic barrier function[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3,79(1):48-57. [12]郭丽,陈洮明.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0):
42-44.
[13]石玉花.美沙拉嗪及柳氮磺砒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42-45.
[14]Ramadass SK,Perumal S,Jabaris SL,et al.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salamine collagen in situ rectal gel: A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treating ulcerative
colitis[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3,48(1/2):104-110.
[15]金瑞放,陈仁聘,陈超,等.锡类散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2):5196-5197,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