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洛龙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洛龙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0分)
1. (2分)(2018·随州)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顶是()
A . 聪颖(yǐng)凌驾(líng)脊梁(jǐ)气冲斗牛(dòu)
B . 雾霾(mái)光纤(xiān)稽首(jī)忧心忡忡(chōng)
C . 取缔(dì)气氛(fēn)踌躇(chú)吹毛求疵(cī)
D . 省悟(xǐng)慰藉(jí)咫尺(zhǐ)深恶痛疾(wù)
2. (2分) (2017七下·郑州月考)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A . 怪诞轻捷一泄万丈家喻户晓
B . 幽寂污秽鞠躬尽瘁义愤填膺
C . 殉职骊歌一拍即合荒草凄凄
D . 屏障谰语九屈连环呕心沥血
3.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助人是一种美德,不要因为自己身份的卑劣就不让我们的心灵闪烁友善的光芒。
B . 作为有良知的媒体人,就应该为公益活动摇旗呐喊,就应该为弱势人群声张正义。
C . 艺术家不仅要能创作优秀的作品,还需要具备恃才放旷的个性,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D . 积累知识、研究学问都要不断地求索,执着地追寻,最终才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
4. (2分)(2016·武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知音,是为寂寞。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敢畅言所见。
A .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B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C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D .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B .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武圣”,这位英雄是关云长。
C . 《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D . 《水浒》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豪侠仗义的英雄形象。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57分)
6. (20分)(2014·绥化) 阅读《底线》一文,回答问题。
底线
冯骥才
①一次,一位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
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
”
②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
”
③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
你以为,这个世上,真有夜不闭户的地方吗?”
④我说:“上世纪50年代真有。
到了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顶楼,门上只有个挂钩,没锁。
白天上班,把门一关钩一挂,从来没被人偷过。
”
⑤锁厂老板笑道“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早没影儿了,不信你敞开门试试。
”
⑥我笑了笑没再说,我信他的话。
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
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
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候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
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⑦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
其买,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
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等等。
这些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有被全线突破的忧虑。
⑧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
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
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
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正败坏。
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
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
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
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
⑩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
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杂文选刊》2013年第7期,有改动)
(1)
选文①﹣⑤段举开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守住底线”的感悟。
7. (10分) (2016八下·西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和“撼”字的表达效果。
(2)
请结合诗歌的尾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晋献公①以垂棘②之璧,假道于虞③而伐虢④ ,大夫宫之奇⑤谏曰:“不可。
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⑥也。
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
”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⑦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晋献公:晋国国君。
②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
③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④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⑤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
⑥德:恩德。
⑦取:攻占。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晋献公以垂棘之璧②还反灭虞
(2)
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假道于虞而伐虢。
(3)
写出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并指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9. (12分) (2018七上·汽开区期中)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
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1)选文出自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________(人名)的散文集《________》。
(2)选文中记载藤野先生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怎样品质?
三、默写 (共2题;共18分)
10. (9分)(2016·大冶模拟) 默写填空。
①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②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________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 , ________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描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⑥白居易《望月有感》一诗绘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含不尽情思于望月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11. (9分) (2017八下·泰兴期末) 端午节将至,我校准备举行“民俗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
【生活中的端午】学生会准备举行端午节民俗知识讲座,面向全校学生招聘“小小讲师团”成员。
张林同学给学生会写一份申请书,表达参与的愿望。
请你根据他写的申请书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②申请书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指出
(2)
【名著中的端午】“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水浒传》
酒宴上,梁中书告知夫人“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
后来,蔡夫人推荐由________负责押送,于是有了________(概括故事情节)的故事。
梁山好汉们的这次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人的因素外,也离不开自然条件的“相助”。
请简要说出有利于行动成功的两个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九上·庄浪期中) 请以“有种幸福在心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57分)
6-1、
6-2、
6-3、
6-4、
7-1、
7-2、
8-1、
8-2、
8-3、
9-1、
9-2、
9-3、
三、默写 (共2题;共18分)
10-1、
11-1、
11-2、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