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重症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重症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
马红双;候哲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重症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在入住ICU后即刻、治疗12 h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主要观察血乳酸变化,记录血乳酸0、12 h数值,观察入ICU 24 h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计算12 h血乳酸清除率;以患者预后即30 d存活率将其分为恶化(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或加重放弃治疗)组和好转(存活稳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乳酸清
除率、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的差异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同时以12 h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和高乳酸清除率组,比较
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低乳酸清除率组与高乳酸清除率组
预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恶化组;乳酸清
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
重症颅脑损伤存在相关性,结合APACHEⅡ评分与GCS评分可作为预测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7(029)015
【总页数】3页(P96-97,113)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GCS评分;预后
【作者】马红双;候哲
【作者单位】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
血乳酸作为组织无氧酵解产物,是反映组织缺氧和灌注不足的重要生化指标。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复合外伤并重症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此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尤为多见。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亚低温并改善脑灌注与脑代谢尤为重要,而乳酸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它间接反映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灌注、供氧情况。

复合外伤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存在失血、失液组织灌注不足及高乳酸血症,因此乳酸清除率评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同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GCS评分作为重症患者危重程度的评估指标已广泛应用重症医学科,本文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重症颅脑损伤的相关性。

1.1 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郑州市骨科医院自2013年03月至2016年09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收住的复合外伤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总共80例,年龄37~65岁,平均(48.3±9.5)岁,其中男34例,女46例。

入院时患者GCS 评分3~8分;APACHEⅡ评分:11~26(16.1±4.1)分。

入选标准:入院时血液中乳酸含量≥ 4 mmol/L ;符合重症颅脑损伤诊断标准;既往无脑血管疾病、癫痫及颅脑外伤、手术病史,无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等,摒除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等休克已控制;糖尿病患者无二甲双胍应用及酸中毒等。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住ICU后立即抽取动脉血检测乳酸水平,给予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并同时依据患者病情给予抬高床头、脱水降颅压、镇静、镇痛、常规吸氧和(或)机械通气、营养神经、保证脑灌注、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处理,必要时进行外科手术侧脑室穿刺引流或去骨瓣减压等治疗。

于12 h后再次检测乳酸水平,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

以患者最终30 d存活率即恶化(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或加重放弃治疗)或好转(存活稳定)做为观察终点。

按好转或恶化将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好转组53例和恶化组27例,比较两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情况与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及预后的差异;以12 h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将80例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47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33例,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乳酸测定采用血气分析仪(丹麦雷度公司,型号:ABL-90),乳酸清除率计算方法:12 h乳酸清除率=(入科时血乳酸-入科12 h血乳酸)/入科时血乳酸×100%。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整理录入后,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变量间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好转组与恶化组比较两组0 h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乳酸清除率好转组明显高于恶化组,24 h APACHEⅡ评分好转组低于恶化组, GCS 评分好转组高于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恶化率比较依据乳酸清除率分组的预后比较,发现恶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APACHEⅡ评分与GC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GCS评分相关性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19,P<0.05;早期乳酸清除率与GCS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01,P<0.05。

复合外伤合并颅脑损伤后有效循环功能发生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加重,乳酸生成增多[1,2],是反映脑代谢情况较好的量化指标[3],动态监测乳酸并计算乳酸清除率较单一静态的乳酸浓度监测对复合外伤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更有
意义。

本研究结果可见低乳酸清除率组较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预后较差;好转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恶化组;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

表明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症颅脑损伤存在相关性,结合APACHEⅡ评分与GCS评分可作为预测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尽管APACHEⅡ评分作为ICU 内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已应用多年,但因采集数值来源较多,时效性稍差,往往需要24 h才能做出评价,而床旁血乳酸测定具有简单、快速、方便等特点,便于临床快速获得结果,应用于指导临床、评估预后,也利于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减少家属不理解和纠纷的发生。

因此采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作为评估重症颅脑损伤预后的指标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关文献】
[1] 张永明,漆松涛,方陆雄,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6):344-345.
[2] 袁紫刚,金国良,张建民.血乳酸水平在颅脑外伤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死亡预测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9):992-994.
[3] 钱欣,郑峥,汤罗嘉,等.早期脓毒症大鼠脑氧代谢与乳酸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
志,2011,20(5):51l-5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