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文言文翻译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句话的结构和含义。
1. 子曰:“子”指孔子,这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表示说话人的方式。
冒号“曰”表
示孔子接下来的话。
2.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之后,还要时常复习”。
其中,“学而”
表示“学习之后”,“时习之”表示“时常复习”。
3. 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很愉快吗?”其中,“不亦”表示“不是很”,“说”通“悦”,表示“愉快”。
4. 有朋自远方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
其中,“有朋”表示
“有朋友”,“自远方来”表示“从远方来”。
5. 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很快乐吗?”与“不亦说乎”结构相同,
含义也类似。
6. 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
其中,“人不知”表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愠”表示“却不生气”。
7. 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很像君子吗?”其中,“不亦”表示
“不是很”,“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接下来,我们进行翻译。
孔子说:“学习之后,还要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像君子吗?”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
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即尽可能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同时适当进行
意译,使句子通顺易懂。
2. 保留古汉语特色。
如“子”、“曰”、“乎”等,这些都是古汉语特有的词汇,我们在翻译时应该保留。
3. 适当添加连接词。
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适当添加了一些连接词,如“之后”、“而且”、“却”等。
4. 保持原文的语气。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气,使翻译后的句子具有感染力。
总之,文言文翻译需要我们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使句子既符合古汉语的特点,又通顺易懂。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文言文翻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