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若干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与实践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若干问题的思考
铁道警察学院 范海赞
摘要: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组织形式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的复杂性。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体制机制应当包括高效顺畅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指挥协同机制、科学合理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工作预案和适时组织开展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合成演练等内容。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
一、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中原城市群概况
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济源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为核心发展区。

联动辐射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等中原经济区其他城市。

中原城市群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对于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发挥中原地区人口和市场规模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培育形成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有利于优化城镇和人口空间布局,保障农业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经验;有利于提升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内陆腹地战略支撑;有利于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推动经济增长空间由东向西梯次拓展,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规划范围含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九个城市,规划期限2009-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

具体规划郑州~焦作、郑州~开封、郑州~洛阳、郑州~新郑机场~许昌~平顶山、郑州~新乡线,合计里程约496公里,远景展望城市群外围各城市间的环形联络线和延伸线,最终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以京广、陇海为主轴、连接城市群地区主要城市的“‘十’字加半环线”网络构架。

2009-2015年重点推进以下项目建设:实施郑州~焦作、郑州~开封、郑州~新郑机场~许昌、郑州~洛阳等线路,覆盖郑州与临邻城市交通通道上主要城镇。

其中,郑州~开封线全长约50公里,郑州~焦作线全长约71公里,郑州~新郑机场线全长约29公里,郑州~洛
阳线全长约145公里,新郑机场~许昌线全
长约61公里。

截止目前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
城际铁路主要有郑开、郑焦、郑州至新郑机场
等线路。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建成新郑机
场至郑州南、郑州南至登封至洛阳、焦作至济
源至洛阳城际和郑(州)开(封)城际延长线;
有序建设新乡至焦作、合肥至蚌埠至宿州至淮
北、徐州至淮北至宿州至阜阳等城际铁路,规
划研究建设郑州南至开封、开封至新乡、郑(州)
焦(作)城际云台山支线、洛阳至平顶山至漯
河至周口至商丘等城际铁路。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方
案(2017~2030年)规划有商丘至菏泽城际
铁路、濮阳至菏泽城际铁路、安阳至邯郸至邢
台城际铁路、三门峡至运城城际铁路、聊城至
邯郸至长治高铁等远期城际轨道规划项目。

二、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
故应急警务体制机制的必要性
(一)贯彻执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必然
要求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
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
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
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该法
同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
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

由此可见,制定中原城市群城际
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工作预案、建立健全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体制
机制是贯彻执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必然要求,
是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所在地县级以上
公安机关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

(二)有效应对城际轨道交通事故的重大、
现实需要
之所以说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
交通事故应急警务体制机制是有效应对城际
轨道交通事故的重大、现实需要,主要是基于
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方面,众所周知,一些地方如上海、浙
江等地在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地公
安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在应急管理
部门、紧急医疗救援部门、电力公司、武警部
队、当地解放军驻军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公安机关内部特警、交巡警、治安、地铁分局、
属地分县局及派出所、铁路公安等各个警种紧
密配合,坚持把救人摆在第一位,坚持原地救
援,对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开展积极有效的营救,
对有关群众进行了快速有效的疏散、撤离,开
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
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所以,上海、浙
江等地公安机关在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发生后
的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中积累的诸多宝贵经
验,理应成为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
通事故应急警务体制机制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然进入了一
个高风险时代,各类社会风险、矛盾交织,发
生包括铁路交通事故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事
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就在不久前,在我国某
直辖市,就曾经发生过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生
产责任事故,并造成了部分人员受伤。

所以说,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
交通事故应急警务体制机制既是未雨绸缪,也
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三、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
故应急警务体制机制的基本路径
笔者以为,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
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体制机制至少应当遵循
以下几个基本路径:
(一)建立健全高效顺畅的中原城市群城
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指挥、协同机制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组织形式的复
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必须建立健全高效顺畅的
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指挥协同机制。

从相关规划文件中不难看出,中原城市
群城际轨道交通的组织形式既有国家规划中
的高速铁路,如聊城至邯郸至长治高铁;也有
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如郑开城际铁路。

既有
省辖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如郑开城际铁路、
郑焦城际铁路;也有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省级
行政区的城际轨道交通,如聊城至邯郸至长治
高铁、商丘至菏泽城际铁路。

更有管辖区域完
全隶属于同一个省辖市的城际轨道交通,如郑
州东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

除此之外,部分城
市如郑州、洛阳,其城际轨道交通往往与城市
·288·
理论与实践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轨道交通(即地铁)直接互联互通。

更重要的一点是,2018年12月28日中央政法委召开行业公安改革会议,明确行业警种归属,其中铁路公安直属公安部、列为公安部内设机构,不再接受中国铁路总公司领导。

由此,我国铁路公安的最高指挥机关由原铁道部公安局变更为公安部铁路公安局。

所以,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城际轨道交通组织形式,如何建立健全高效顺畅的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指挥、协调机制,是决定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因此,在建立健全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应急警务的指挥、协调机制过程中,完全可以仿照该规定设立公安机关的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公安机关内部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开展城际轨道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

比如,以郑州东站为例,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在郑州市公安局,由郑州市公安局统一领导特警支队、交巡警支队、治安支队、地铁分局、郑东新区公安分局和对外协调郑州市应急管理局、武警支队、卫生健康委、电力公司、郑州铁路公安处、郑州军分区等相关单位开展城际轨道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

但是如果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发生
地点跨省辖市或者跨省,例如发生在郑开城际
铁路、郑焦城际铁路或者商丘至菏泽城际铁
路、聊城至邯郸至长治高铁,那么应急指挥机
构应该是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或者是由共同
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其中某一个省辖市公安
局统一领导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和协调相关
单位开展城际轨道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及处
置工作。

(二)科学合理编制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
交通事故应急警务工作预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急预案应当根
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
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
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
体系与职责、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
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
措施等内容。

因此,在制定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
事故应急警务工作预案时应当依照突发事件
应对法的这一规定,重点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
内容:
第一,在横向上应当努力到边,防止各部
门推诿扯皮,以实现最大应急合力。

应急警务工作预案应当明确特警、交巡警、
治安、地铁分局、属地分县局、铁路公安等部
门的具体职责任务,应当明确承担报告通报、
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受到威胁的人员、划
定维护警戒隔离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采取其
他控制措施等职责的具体部门、具体单位和特
定责任人。

尤其要注意加强同政府应急部门、
铁路和其他应急救援队伍间的协调配合,以实
现最大应急合力。

第二,在纵向上应当努力到底,防止失职
失责,以实现各负其责、人尽其责。

应急警务工作预案应当明确公安机关内
部不同级别、不同岗位民警在应急救援与处置
工作中的具体岗位职责、具体工作任务,从局
长副局长到支队长大队长中队长,从所长指导
员到普通民警,都应当明确其在城际轨道交通
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任务,
防止失职失责,以实现各负其责、人尽其责。

(三)适时组织开展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
通事故应急警务工作预案的合成演练
正如前文所述,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组
织形式复杂多样,交通事故应急警务工作涉
及的警种多、部门多、应急救援及处置任务多,
加之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又非灰犀
牛事件,所以中原城市群有关公安机关尤其是
核心城市公安机关应当适时组织开展必要的
有针对性的单项、多项和综合性城际轨道交通
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演练,从而起到锻炼队伍、
整合机制、完善预案、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
急的能力,从而确保城际轨道交通事故发生之
后公安机关能够切实真正履行好应急救援及
处置的法定职责和使命。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
学研究资助项目“警务协作背景下重大铁道交
通事故应急处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152400410006)。

(上接第260页)
题的能力,当然,有些问题,学困生也能提出来或者是也能够解决的,那么对于他们的加分就要翻倍的奖励。

(4)进步奖励。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要细心发现和及时鼓励学困生的些微进步,例如,平时不回答问题的能够主动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洪亮的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率提高的学生、敢于问问题的学生等等,都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鼓励与奖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尝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学校掀起了一股“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潮,并且设置了每个学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试用和推行。

在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下,将自己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比如:情景教学、侦探升级的纠错方式等,另外文学音乐艺术方面的课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一些作品欣赏的课件设计。

三、成效分析
为了论证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我
设定问卷在四个班级进行论证。

设计了四个问
题:分别是历史课堂学习积极性,每节课请教
别人的次数,每节课自己解决问题的次数以及
每节课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次数。

问卷题目设置解析:第1题的设置是为
了调查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对待小组合作学习
模式的态度;第2题的设置是为了调查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第3题的设
置是为了调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
能力;第4题的设置是为了调查学生的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深化程度。

采用匿名方
式的问卷调查。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四个班的
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学习比较主动,说明小组
合作的学习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同时我们
可以看到,学生提出问题多的班级,合格率明
显比其他班要多;而且学生帮助其他同学解决
多问题的班级,优秀率明显比其他班要高出约
15%-20%,说明创新教学方式和转变评价机
制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
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对
优生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
助。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当中,我们要
基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
且将两者相结合,借助小组过程的评价机制,
构建“优困生”双赢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以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以及优生
的学习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从而达到“优困生”
双赢的目的,进而为小组整体素质的提高插上
进步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校的挑战·创建
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
[2]焦淑芳,王吉霞,刘玉春.小组合作学习在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C]//新课
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
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2016.
[3]谢小芳.创建中学历史小组合作学习评
价制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
(5):104.
·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