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全集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第20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课方案全集岳麓版
必修 2
【教课目的】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理解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的观点、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原由;建立四个特区的原由;对外开放格局的特色。

资料采集
问题研究
比较归纳、归纳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图片或视频。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构成部分。

建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同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取必需的现代经济意识。

培育学生与时俱进、掌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指引学生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
精神,建立面向世界、踊跃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促使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注:“知识与能力”一栏,详细分红几个层次,要依照课标的要求进行表述,但不可以照
搬课标的原话)
【教课要点、难点】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特色;加入世贸组织的原由。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色;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和挑战。

【教课方法】
1、采纳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用有效的
策略激发学生思虑的踊跃性,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取悉识、提升能力、升华感情,也有助于帮
助学生形成完好的知识系统。

2、经过利用《对外开放地域表示图》电脑软件,在教课中层层展现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
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色。

同时指导学生侧重学习历史过程中的
时空联合。

3、联合课前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让学生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感觉中国政府适应经济全世界化发展潮流,迎接挑战,以促使经济高速发展的勇气和信心。

【教课资源】(宋休小四侧重 )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课本及教参,自制教课课件。

flash《春季的故事》,《小平,你好》光盘片断,flash 演示《对外开放地域表示图》,中国入世的有关图片。

【板书设计】
第21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建立
( 1)建立的背景(改革开放的背景)
(2)建立特区的原由及国家政策
(3)经济特区的观点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历程
(2)对外开放格局的特色
二、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
1、“引进来”战略
2、“走出去”战略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
3、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
【教课过程】
导入新课 (楷体休小四侧重)
用 flash《春季的故事》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季,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兴起座座城,奇观般聚起座座金山。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停扩展,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讲解新课 (楷休小四侧重)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设计思路:用深圳开放前后的两幅图片,引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对外开放”方
针。

出示研究一“联合国际国内局势,剖析中国为何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经过剖析让学生理解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发展社会主义
生产力而采纳的重要举措。

看视频“邓小平与改革开放”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出示研究
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体现出什么特色?”“今世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
和商埠有哪些实质差别?”要点剖析特区“特”在哪及对外开放格局的特色。

(楷休五 )
1、经济特区的建立
(凡是图片,不必定一定附在教课方案里,但一定供给详尽出处,以下同)
20 世纪 70 年月末的深圳,仍是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

此刻,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
兴城市。

外国人称深圳是“一夜兴起之城”。

问:深圳发生排山倒海变化的原由是什么?
答: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对外开放”目标。

(课件展现)
看下边三段资料:
资料 1此刻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此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由就是闭关自守 .建国此后 ,人家封闭我们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仍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以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
平文选》
资料 21978 年 3 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侧重重申:“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优点,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我们不单由于今日
的科学技术落伍,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

即便我们的科学技术追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
学习人家的优点。


资料 31978 年 10 月 22 日至 29日,邓小平接见日本, 11 月 5 日至 14日,邓小平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接见。

世界现代科技的发达和各国利用外资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状况,给
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邓小平在1979 年 10 月的一次发言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认识他们利
用外资的一些状况。

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获取几个利处:一是外国公司收益的百分
之三十五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
它的服务行业,这些都是收入我以为此刻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足利用、擅
长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惋惜了。


【研究】联合国际国内局势,剖析中国为何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经过剖析让学生理解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采纳的重要举措。

(播放视频“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问:视频中反应的对外开放步骤有几步?为何第一在深圳等四地成立经济特区?经济
特区“特”在哪里?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浦东
原由:(课本上,略)
经济特区推行“请进来”“引进来”策略。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宋休小四侧重)
【展现课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可把上个问题穿插在演示中)
提出时间
设置经济特区主要地域
特色和国家政策
意义
开放沿海城市开放上海浦东
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开放内地城市
开放边疆城市和口岸
【研究】 1、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体现出什么特色?(宋休五侧重 )
2、今世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实质差别?(学生议论、教师
总结)
【教课反省】采纳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虑的踊跃性,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取悉识、提升能力,也有助于帮助学
生形成完好的知识系统。

经过利用《对外开放地域表示图》电脑软件,在教课中层层展现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色。

同时指导学生侧重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时
空联合。

(导入下一标题)跟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吸引外资,向外国逐渐开放我们的市
场,但同时又要开辟外国市场。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目标的两个密切联系、互相促使的方面,缺一不可以。

江泽民同志形象地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一定同时转动起来。


二、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宋休小四侧重)
设计思路:对“走出去”战略,教师可先指引学生领悟“请进来”,而后用图表适合介绍我国当前“走出去”战略的实行现状,学生采集资料展现、介绍部分公司实行国际化发展战
略的概略。

20 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假如“引进来”。

从最开始入口花费品到此后引进设施、技术,再到引进资本、人材、管理以致引进全套的外国公司等等。

经过以“引进来”为主的开放,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渐渐接轨,有效地利用了大批的国际资本和技术,填补了工业化过程中
资本与技术的巨大缺口,进而加速了工业化的进度。

同时,中国还有效地利用了国际市场,
拉动了本国经济的增加。

应该说,“引进来”战略的实行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日推行“走出去”战略创建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定发展。

1、“引进来”战略
2、“走出去”战略
(让学生采集有关资料展现)
【教课反省】用柱状图和曲线图便于学生形象地认识经济发展的趋向。

让学生课下采集资料,
在讲堂展现获取对知识的体验。

(导入下一标题)实行“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
适应经济全世界化发展的必定要求。

实行“走出去”战略与加入世贸组织有着亲密的联系,
入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公司“走出去”的必需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公司“走出去”供给
了有益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设计思路:经过图片或视频,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剖析原由,研究中国加
入世贸的机会和挑战。

感觉中国政府适应经济全世界化发展潮流,迎接挑战,以促使经济高
速发展的勇气和信心。

1、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前身成立原则
关贸总协议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关税和贸易
( 1948 年 1 月 1 日)(1995年1月1日)准则的多国国际协议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
联合学生和教师课前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世界贸易
组织 2001 年 11 月 10 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经过《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展现中国政府用了15 年多的时间,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数轮谈判,
终于在 2001 年末正式成为它的一员的史实。

思虑:中国为何要加入世贸组织?
3、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研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见面对哪些挑战和机会?(学生议论、教师总结)
【教课反省】在历史教课中尽量运用参加式教课,把学生调换到历史教课活动中去经过形式多
样、内容丰富的教课活动,调换学生动脑着手,学会自己采集、整理,运用各样历史资料,自
己研究、怀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小结:
战略“引进来”“走出去”
实践创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加入世贸组织”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初步形
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渐渐接轨,有效地入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公司“走出
利用了大批的国际资本和技术,填补了工业化去”的必需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公司
过程中资本与技术的巨大缺口,进而加速了“走出去”供给了有益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工业化的进度。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度中的重要事件,势必对21 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享授权益的同时,也要肩负相应的
义务,执行对外承诺,这可能给中国的一些产业带来挑战和压力。

可是,我们有改革开放20年来累积的经验和必定的蒙受能力,我们有信心迎接这个挑战,并经过改革,变压力为动力,
促使公民经济不停获得新的发展。

(正文一律用宋五,整个文本一定采纳Word 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