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优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及相关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作者的自由与快乐,感悟祖父的慈爱和宽容。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运用反复的手法),仿写片段。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词
指名读词,正音
(二)交流主要内容
(三)明确学习要求
1.引出阅读提示的问题,引导提炼出中心问题。

2.出示中心问题:“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
3.依据预习,交流感受到的心情。

二、细读品味,感悟心情
(一)自学感悟——自由快乐之心
1.出示问题:从哪儿感受到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
2.引出阅读方法,引导自学,阐述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段,作批注。

(二)交流感悟——自由快乐之事
1.交流作者在祖父园子里做的快乐自由的事。

相机指导朗读。

2.出示课件,回顾所有快乐的事。

3.小结,梳理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交流感悟——自由快乐之物
1.依据交流出示语段“愿意……就……”
2.引读该句式,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想象“园子里还有哪些事物是自由的。

4.延伸课外用“愿意……就……”句式仿写。

三、研读深思,领悟中心
1.深入质疑:学到这里你脑子里会跳出什么问题?
2.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祖父的句子,自读体会。

3.交流:“作者为什么能这么自由快乐?”领会祖父的慈爱和宽容,是作者自由快乐的源泉。

四、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1.出示《呼兰河传》封面,引导猜测书中内容。

2.出示茅盾对该书评价的话语,学生质疑:“为什么会是一部凄婉的歌谣?”。

3.激发阅读原著兴趣,布置课外阅读作业。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自由
快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第2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
教学目标
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句进行学习,想像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
教学过程
读诗导入,明确步骤
1,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
丽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板书课题.
2,读课前连接语,明确学习步骤
(二)初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2,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的朗读.
(四)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师: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你觉的作者我在园子做的哪件事最有趣边读边在旁边写出感受.
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
2,交流:
重点抓住以下几件趣事:
⑴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你体会到什么淘气,调皮.特别从哪个词体会到男女生赛读
⑵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
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是不是特有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体会天真,傻的可爱.)
⑶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师:祖父哈哈大笑起来,从这个笑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一个笑字,让我们体会出来了,这个笑字蕴涵了祖父对萧红的爱.指导同学们朗读萧红和祖父的对话
⑷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指导朗读,"下雨啰!下雨啰!"体会快乐.你又看到怎样的情景可她还
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过渡:园子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在这样的园子里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板书(自由)
三,融情于景,体会写法
师:仅仅是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吗还有什么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请你在文中找一找.
交流:
重点句子(园子的):
1,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第3篇】
教学重点: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

教学理念:崇简、务本、求实。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会走路吗?咱们就坐在座位上走走看(学生在座位上轻轻地试着走),走路有趣吗?同学们,你相信吗,其实你们每天在走路的时候,就不知不觉间走出了一首首快乐的诗,不信?(出示
加拿大诗人的儿童诗),有意思吧?生活里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动作,在一个儿童的眼里竟变得这么有趣,竟成了一首有趣的诗,难怪有人说: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只要你永存这份童心,你就会发现,这首诗里到处都是快乐,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课文里,就处处洋溢着这样的快乐,就等着你们这群天生的诗人去发现呢!
二、复习导入,品“趣”。

1、生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第一段,能说说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色彩斑斓、美丽、充满生机、鸟栖虫居、童话般的……)
2、那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我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菜……),是呀,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有趣吗?那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呢?(出示自读要求)
三、进入文本,品味“有趣”。

1、学生按要求自读。

思考: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时间4分钟)
2、汇报交流,相机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看到你们好多同学边读,脸上边露出会心的微笑,相信你们一定读出了自己的乐趣,来,把你的感受跟大家分享)
l预设小节3: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体现动作的词来读,来体悟
乐趣。

(相机板书:快乐)
2、指导学生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等词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
小结: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
l预设小节4: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

2、你们也像他一样边读边想象这段话,读完交流想象到的乐趣。

3、乐趣一:拿着祖父给我的锄头;二:动作;三:我铲过的地的样子。

l预设小节12: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

小结:是呀,我扬起的不仅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
l预设11小节: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他们采用边读边联想的读书方法读书。

2、学生再读,汇报自己读时联想到的。

有想到《小猫钓鱼》这个故事的,有想到《猴子下山》这个故事的,还有的想到《学棋》这个故事的。

3、是呀,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板书:自由)
4、谁来用你的朗读表现我的自由?指导学生抓住四个“又”
l预设14小节:
1、表扬找到的学生:你感受到我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你能关注到每一个角落,的确,读书就是不能放过一字一句,值得大家学习。

2、是呀,都玩得累了,都玩得睡着了,瞧,我玩得多尽兴呀!
l预设第十三小节。

指导学生感知反复写法的作用。

u当学生说不出时处理方案:
同学们,我发现你们选的这些自然段,都是从萧红做这些事中体会到一种新鲜感,所以觉得有趣,有没有哪位同学独具慧眼,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在表达上跟其他小节相比真的是与众不同、非常独特的?(出示)→→看看这三句话写的什么?萧红是怎么写的?反复地读、品、比较(其余同下处理)
u学生主动说出来处理方案:
1、学生说出有趣在哪里?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把植物和小昆虫们写活了!(师点出三年级《石榴》这一课学体会到这种写法的好处了。


2、反复大声品读,跟刚才大家找的那些句子比较一下,这段话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句式一样,一些词重复出现)(适时点出红字)再读,从这样的句式中体会出什么?(园子里植物和小昆虫的自由和快乐)。

3、再找一找,在13小节中还有像这样的句式(本段共有三句反
复的句子),找到读读,体会到的什么(还是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
4、引导学生再从全文中找找看(三处,分别是2、3、11小节),(有时像这样相同的句式作者会让它们连续出现,有时会让他们分散在课文中,再找找看)
5、(出示全文中出现的类似“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这些句子时,从而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接二连三的浮现在作者的眼前,口味出她写作时享受的快乐和自由。

师小结:是呀,快乐是没有重复的,自由是不嫌罗嗦的!
三、再入文本,品“爱”
1、出示自读要求。

思考:我不仅得到了自由和快乐,还得到了什么?
2、学生从文中感悟,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爱”。

答案可能一:拥有生机勃勃的园子;
答案可能二: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
答案可能三:拥有祖父的爱。

(2)、指导学生从紧扣文中句子,发现细节感受到祖父对我的爱。

(拔下锄杆→→为了我“玩“方便,对我的宠爱;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对我宽容的爱,让学生联系自己犯错;教我认谷子→→对我有耐心)
(3)师:是呀,大家都关注到了文中的细节来体会,其实,我
想,品悟了这些细节后,祖父有一个让人觉得亲切的表情就在大家眼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