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充满阅读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校充满阅读的力量
作者:谢雯燕
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22年第04期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气质和灵魂,是助推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
打造书香校园文化,让校园充满阅读的力量,可以从传承传统、创新模式、探索方法、浸润氛围等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校园文化书香校园阅读模式
一个崇尚读书的学校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学校。
走进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牛小”),便可感受到这种生机——学生们读着,老师们也读着,每一个人都快乐地沉浸于书海中,通过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现一个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一、承阅读之传统
“逻辑可以让你从A走到B,而阅读能让你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参加江苏省第五届“书香学校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时,成尚荣先生授课时说的这句话令笔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牛小”在办学过程中也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十多年来,无论“牛小”如何变迁和改革,始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愉悦。
学校通过开展晨诵午读、图书漂流、阅读银行等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走进经典的殿堂,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今天积聚知识,明天提取智慧”的有效方式。
同时,也让阅读成为“牛小”最美的姿态,让书香成为学校最醉人的味道。
二、创阅读之模式
在阅读教育的路上,“牛小”在不停摸索中成功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点、以社区为助力的模式。
1.让图书“漂流”起来。
“牛小”创建了“流动图书馆”,建立学生、家长、学校三位一体的传递式、共享式阅读。
在各个楼层,都有一处“漂流图书吧”。
学生、家长、教师将自己最喜欢的书籍标注上姓名、班级后,进入漂流图书区。
阅读完后,借阅者自主归还,图书便开始了下一站的旅程。
各式各样的图书就这样在书香四溢的学校内无声地流动着。
2.让晨诵午读“持续”起来。
每天的晨读时间,老师们都会带领着学生一起安靜地阅读。
在20分钟的阅读时间里,全校所有工作为阅读让路,用这最宝贵的清晨时间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和阅读兴趣。
在“阅读云平台”上,学生们还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历程。
3.把好书推荐起来。
全体家长、学生将自己喜欢的、阅读过的、富有启迪性的图书推荐给其他的学生和家长,使阅读互动起来。
家长们还自制了阅读存折,激励学生们阅读。
4.将阅读引向课程。
“牛小”相继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儿童诗阅读和写作等与阅读相关课程,制定了《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对各年级经典诵读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学校教师还精心编制了《经典诵读读本》。
同时建立一系列评价激励机制。
三、探阅读之方法
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
曹勇军老师在江苏省第五届“书香学校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授课时说,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找书的能力。
“牛小”一直注重指导学生挑选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以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文化向往。
学校还适当推荐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
2.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
江苏省第五届“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中的“大树下经典夜读小组”“五子树下书香浓”两个成功案例都给了笔者很深的启发。
利用教材,又不仅限于教材,以教材为圆心内外融通,海量阅读、主题阅读、任务阅读等,都是从应试的困局中突围,回归读书人的原点,探索经典阅读的规律、构建师生语文生活的好方法。
教儿童阅读首先从课内开始,读教材、教辅,加强阅读交流比阅读本身更重要,阅读需要持续的活动推进,小剧场表演、自编口袋书、故事会等都是拓宽阅读渠道的好方式。
3.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
“牛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绘本、童话、寓言、小说等进行分类指导。
例如指导学生拿到报纸先浏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细读。
指导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等。
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更是有所不同。
王爱华老师的阅读指导精品课案例让笔者对读前、读中、读后的指导都有了更好的认识,也让笔者进一步了解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等策略。
例如读寓言故事,除了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还可以从整体入手,谈谈人物之最,最喜欢的,最有趣的,讲一讲,画一画,背一背、演一演等,使整本书的阅读更有系统性、连贯性。
同时,王老师也强调,教师的阅读指导,要退到学生真读的背后,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安安静静地读,自由自在地读。
四、润阅读之氛围
1.让图书“走出”图书室。
要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让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走出来,走向各个班级,走向学生触手可及的走廊、过道,甚至走向学生的家庭。
在学校的长廊、过道等处设立学生书架,学生可以从书架上抽取到他们喜欢的图书,随时开始阅读。
2.让班级充满书香。
建立图书角,实行班级图书借阅制度。
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可以调换,也可以更新。
鼓励“班级图书角”的特色布置,争创“书香班级”。
班级可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好书推荐”等栏目。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书袋,书袋里盛装学生的阅读记录卡或者阅读存折。
“耳目所及,无非是书。
”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学生们更乐意畅游书的海洋。
3.让父母成为家庭伴读者。
书香学校、书香家庭都是我们在书香学校创建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家庭永远是学生的第一学校。
因此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书香家庭的创建和申报中来。
于是,家长们在自家阅读角的布置上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实施。
鼓励学生和家长进行亲子阅读,让学生在家庭中也置身于书香中,让家长成为最有力、最长情的伴读者。
不读书,无以闻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晓知识的力量!“牛小”在建设“人人皆读、处处能读、时时可读”的阅读型学校上一路实践着,前行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