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解题技巧3-实验设计类题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验目的:区分新稻米和陈稻米 实验原理:同(1)。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和B,A管和 B管内分别放入等量的两种稻米 ②③均同(1)中的步骤。 结果预测:如果A管稻米颜色比B管深,则A管稻米为新稻 米,B管稻米为陈稻米;反之,如果B管稻米比A管稻米颜 色深,则A管稻米为陈稻米,B管稻米为新稻米。
【典例导悟】
新收获的稻米煮出的米饭香气诱人,但是不法商贩也 可以用抛光、增白、上油等方法处理陈稻米,以假乱真, 坑害消费者。已知新稻米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高于陈 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过氧化氢存在时,能使某 些酚类物质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简单表示为: 愈创木酚 H2O2 红褐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
(3)现有两堆稻米,只知其中一堆为新稻米,一堆为陈 稻米,但不知哪一堆为新稻米,哪一堆为陈稻米。 假如你是食品卫生检验人员,请你完成下面实验设计, 将新稻米和陈稻米区分开来。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让稻米事先浸入1%愈创木酚溶液:具体做法是_______,然 后分别用移液管往两支试管内加入1%愈创木酚溶液,浸没大 米,盖上试管塞用力摇振20下,静置一段时间后,弃掉多余 液体。 ②将浸有1%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对应编号的的培养 皿中,用镊子摊开,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因为两堆稻米的新、陈是已知的,因此 此题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结论只有一个。 (2) 因为待测稻米不知是新稻米还是陈稻米,所以该 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在单一变量条件下,实验结果、结 论均不惟一。 (3) 虽然知道有一堆为新稻米,有一堆为陈稻米,但 不知哪一堆为新稻米,哪一堆为陈稻米。因此仍为探究 性实验。在单一变量条件下,实验结果、结论均不惟一。
答案:(1)实验目的:验证新稻米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高于陈稻米 实验原理:因为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有过氧化氢存 在时,能使某些酚类物质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 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因此新稻米使酚类物 质氧化颜色较陈稻米深。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和B,A管内放入适量的 新稻米,B管内放入与A管内等量的陈稻米。 ②用移液管吸取1%过氧化氢分别滴向培养基中的稻米, 使所有稻米都浸有过氧化氢。 ③一定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基里稻米的颜色变 化。 实验结果:A管内稻米的红褐色比B管内颜色深。 结论:新稻米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高于陈稻米。
【典例导悟】
有人对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是否与促进植物 开花有关进行了实验研究,其过程如下:取水仙球茎24 个,分成两组。操作见下表:
组名 对照组
实验组
处理方法 水仙球茎不剥去鳞茎,不加NAA,让其自然生长 剥去鳞茎,仅取出花苞,共得18个,消毒后种于MS培 养基中,其中加NAA( 0.1mg L1 ),每瓶接种一个
一、补充完善类实验设计
【理论阐释】
1.实验设计的内容 完整的实验设计一般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实验
题目;(2)实验假设;(3)预期结果;(4)实验方法; (5)观察和搜集数据;(6)分析与结论。
2.解答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 (1)了解题目要求,明确实验要验证或探究的是
什么。包括三个方面:①研究对象;②作用于对象的 因素;③研究现象。如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这 个实验,其研究对象是唾液淀粉酶活性,作用于对象 的因素是不同的pH,研究现象是唾液淀粉酶活性随pH 发生的变化。通过仔细阅读题干,找到以上三个方面 的内容,就能够把实验题目确定下来。
Hale Waihona Puke (2)实验目的:判断待测稻米是新稻米还是陈稻米 实验原理同(1)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和B,A管内 放入适量的新稻米,B管内放入与A管内等量的待测稻米 ②③均同(1)中的步骤。 结果预测:如果B管稻米同A管稻米颜色一样深(或比A管 深),则待测稻米为新稻米;反之,如果B管稻米比A管 稻米颜色浅,则待测稻米为陈稻米。
过氧化氢酶
呈正相关。某些水果如苹果、桃子等以及某些蔬菜如马 铃薯、山药等去皮后颜色的变化也是这一道理。
(1)若现有两堆稻米,有一堆为新稻米(A),有一堆为 陈稻米(B)。 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证明新稻米中过氧化氢酶的 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和用具:1%愈创木酚、1%过氧化氢、具塞试管、培 养皿、移液管、观察颜色的放大镜等。
二、开放性实验设计
【理论阐释】
条件开放型试题的特点是:题干条件不完备,答题 的条件不充足,答题的原理或依据不明确,但“条 条大路通罗马”,结论只有一个。实验设计的思路 一般是:明确目的要求→确定原理假设→选择实验 器材和试剂→设计方法步骤→预测实验结果。
【典例导悟】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ATP是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 要求:(1)自选器材、试剂; (2)写出实验步骤; (3)预测实验结果; (4)设计对照实验。
(3)蒸馏水不是能源物质,葡萄糖虽然是细胞的主要 能源物质,但不是直接能源物质,因此,可用葡萄糖、 蒸馏水作对照实验,它们都不会使熄灭的离体发光器 重新发光。 本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ATP供能)发光→(ATP耗 尽)荧光熄灭→(能否提供ATP)决定发光器是否重新 发光。
答案:(1)器材和试剂:培养皿、试管、活萤火虫 (取其尾部发光器备用)、ATP制剂、0.1%葡萄糖溶液、 生理盐水、蒸馏水。 (2)实验步骤:①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A、B、C。 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捣碎的发光器和生理盐水, 观察现象。当发光器熄灭时,立即进行下一步。 ③分别往试管A、B、C中加入ATP制剂、0.1%葡萄糖溶 液、蒸馏水各5mL,观察现象。 (3)结果预测:试管A:恢复发光,试管B:不再发光, 试管C:不再发光。 (4)对照实验:B、C是对照实验组。
实验组除个别瓶受污染外,其余均在一周时间内破苞开 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请回答问题: (1)从科学性角度出发,本实验在分组时是否有不妥 之处?如果有,应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针对本实验设计提出质疑或进一步的完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应将24个球茎随机均分为两组。 (2)质疑:剥去鳞茎的花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能提 前开花,未剥去鳞茎的花苞开花晚,是否因鳞茎内有 抑制花苞发育的物质存在。因此,对照组的水仙球茎 也应剥去鳞茎,或保留实验组的鳞茎。培养基是否也 是影响开花的因素,因此两组都应种于MS培养基上, 只是对照组的培养基中不加NAA罢了。
实验设计类 题目的解题技巧
生物实验设计题是高考中考查学生生物学能力的最为重 要的题型之一,也是学生解答起来最为困难的试题。因此掌握 一定的解题技巧有助于学生学习。 生物实验设计题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实验验证题; 二是实验探究题; 三是实验评价题。
(1)验证题是指结论明确,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如“请设 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2)探究题则是指结论不明确,要通过设计实验加以确定。 如“气温在40℃时,光合作用受影响吗?请设计实验加以证 明。”此题结论可能“影响很大”,也有可能“影响较小”, 甚至可能“没有影响”,总之结论并非唯一,解答时需要通 过实验设计,进行讨论。 (3)评价题是已经有人设计了实验,请你指出实验不够完 善之处,并加以修改。 不管是验证性实验题目还是探究性实验题目其考查的方式都 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补充完善类实验设计;二是开放性 实验设计;三是实验评价类。
说明:这类题与实验设计题关系密切。答题要领:除 了对所设计的实验有一个整体设想,有一条清晰的思 路,注意操作的可行性之外,还要注意遵循:①科学 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③平行重复原则;④设立 对照原则等设计原则。
总之,解答生物实验设计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 在审题中最关键的是要明确实现本实验目的的科学原 理,回归教材中的经典实验,从基本的思维方法延伸。 严格遵循实验原则设计实验,准确地运用实验材料支 持实验,选定最优程序进行实验,答题时讲究用词科 学、准确。
三、实验评价类
【理论阐释】
答题技巧:1、审题是关键,首先找出实验目的,看实验 原理及方法是否正确; 2、分析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可行。分析图表中影响因变量 的因素,注意对比分析,一般有如下五看: (1)看有无对照实验,如果有看对照设计是否合理。 (2)看实验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 (3)看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 (4 )看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是否合理,药剂的配备、 使用及用量的多少。 (5 )看实验结果的验证是否合理。
(2)分析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是什么?涉及到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哪些方法和原 理?
(3)确定实验器材的选择。 (4)设计实验步骤:分析每一环节之间的关联性, 或几个相关实验的延续性,安排实验的最佳程序。 (5)预期结果和分析。
3.解答实验设计题的技巧 (1)实验目的是实验的核心,实验原理是实验的
【解析】从处理方法可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分组 没有遵循随机均分原则;二是没有控制变量。对照组 没有剥去鳞茎,而实验组剥去鳞茎,这样就不仅仅是 NAA一个变量了。因此,对照组的水仙球茎也应剥去鳞 茎,或保留实验组的鳞茎。另外对照组与实验组都应 种植于MS培养基中,只是对照组的培养基中不加NAA而 已。
依据。在高考实验题中,实验的目的可以通过分析题目 得出,而实验的原理则多源于课本知识,也有来自题干 的。
(2)对于生物实验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主要分析“有什么用”、“怎么用”,一般应全部用上, 不可遗漏,除非这道实验题是让你选择使用或者自行确 定实验材料和用具。
(3)通常都需要设置对照组,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①进行对照组的准备;②对 照组的设置(注意单一变量原则);③对照组的使用; ④对照组控制条件的观察。
【解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型实验设计题。可以从课题 要求入手,进行逆向思维。按照“能源物质→发光→萤 火虫→发光原理→选择器材→设计步骤”的思路设计实 验方案。 (1)选择萤火虫的发光器为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它 发光的现象容易观察; (2)将发光器捣碎,增大发光细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若现有两堆稻米,只知其中有一堆为新稻米,另一 堆不知是新稻米还是陈稻米(待测稻米)。 假如你是食品卫生检验人员,请你完成下面实验设计, 鉴定待测稻米是新稻米还是陈稻米。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