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
学时数:32
学分数:2.0
执笔者:龚丽娟
编写日期:2007年11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青少年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兼具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种特征的一门学科,它对学生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并提高其心理辅导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
的特点,尤其是青少年认知,情感,人格发展的特点, 并能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理论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分析和解决青少年阶段所出现的身心问题.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动荡年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期(2学时)
教学内容:
青少年心理学的概述,青少年期的划分,青少年心理学的界说,青少年心理学的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青少年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学要求:
1、了解青少年心理学的概况,青少年期的划分;
2、理解青少年心理学的发展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
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重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难点:
青少年心理学的发展,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理性的探索:青少年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2学时)教学内容:
理论的价值及几种关于青少年心理学的理论,理论的概述,主要心理学派关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观,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的方法论,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
教学要求:
了解青少年心理学理论的作用;
理解几种经典的青少年发展理论及其研究的价值;
理解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具体的方法。
重点:
理论的价值及几种关于青少年心理学的理论。
难点:
理论的价值及几种关于青少年心理学的理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三章青春的证明: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及对心理的影响(2学时)教学内容:
青少年生理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体能器官机能的变化,性的成熟,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身体变化对心理的影响,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青春期性教育导引,青春期性教
育的现状,春期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青少年生理的变化;
理解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理解青春期性教育导引。
重点:
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难点:
青春期性教育导引。
第四章认知的腾飞:青少年认知发展(5学时)教学内容: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之一,认知的概述,青少年注意的发展,青少年感知觉的发展,青少年记忆的发展,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之二,青少年想象的发展,青少年言语的发展,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指导,青少年学生注意力的培养,青少年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青少年学生记忆力的培养,青少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
了解并领会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几个特点;
理解并掌握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培养与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难点:
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第五章燥动的心:青少年情绪的发展(3学时)教学内容:
青少年情感的发展,情感的概述,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青少年情感的调适,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成因,青少年建立健康情绪的途径
教学要求:
了解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和情绪问题的成因;
掌握青少年情感的调适的相关知识,找到建立健康情绪的途径。
重点:
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青少年建立健康情绪的途径。
难点:
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成因,青少年建立健康情绪的途径。
第六章千万次的问:青少年人格的发展(4学时)教学内容:
人格的概述,人格释义,人格形成的心理社会发展论,青少年人格的发展,青少年人格动力系统的发展,青少年人格的调控系统的发展,青少年人格表征系统的发展,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建构,重视青少年人格的整体调节,掌握人格教育的技术,帮助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自尊感,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挫折,引导青少年进行人格的自我教育
教学要求:
了解人格的概念;
理解人格形成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和青少年人格的发展状况;
理解并掌握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建构。
重点:
人格的概述,青少年人格的发展,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建构。
难点:
人格形成的心理社会发展论,青少年人格的发展,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建构。
第七章眼中的世界:青少年道德的发展(3学时)教学内容:
青少年品德的发展,品德的概述,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育人以德,提高青少年道德认识水平,丰富青少年道德情感,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青少年品德问题行为的诊断教学要求:
了解品德的概述;
理解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阐述的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掌握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方法和矫正青少年道德不良的主要方法。
重点:
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青少年品德问题行为的诊断。
难点:
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青少年品德问题行为的诊断。
第八章在人群中: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4学时)教学内容: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概念,人际关系,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进行师生间的理解与互动,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气氛,培养青少年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能力,指导青少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教学要求:
1、了解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含义;
2、理解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规律;
3、理解青少年期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特点;
4、掌握提高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重点:
培养青少年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能力。
难点:
培养青少年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能力,指导青少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第九章困惑中的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4学时)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内涵,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疾病的划分,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隐匿性与突发性,多元性与单一性,知性与盲目性,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矫治,神经症,人格障碍,心身疾病,精神病
教学要求:
1、了解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2、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
3、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以及预防和矫正的方法。
重点: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疾病的划分,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的矫治。
难点: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矫治。
第十章青春的罗盘: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3学时)教学内容:
心理辅导与咨询概述,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含义,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过程,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原则,青少年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内容,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与主要方法,精神分析的理论
及辅导与咨询方法,行为主义的理论及辅导与咨询方法,人本主义的理论及辅导与咨询方法,认知理论,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倾听技术,影响的技术,观察的技术
教学要求:
1、了解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含义;
2、理解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过程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原则;
3、理解青少年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内容;
4、理解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与主要方法;
5、掌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
重点:
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过程,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与主要方法,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
难点:
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与主要方法,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一些案例进行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在作业和练习方面,任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给出一定量的操作题,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3、除教材外,应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课程的后继课,是基础课的拓展。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李力红主编《青少年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张文新主编,《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3] 雷雳、张雷著,《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4] (美)赫洛克著,胡海国编译, 《青少年心理学》,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5] 李百珍编著,《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沈洪编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教育科学出版社
[7] 吴凤岗著,《青少年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