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
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解释一切生物的遗传现象
B.体现在杂合子形成雌雄配子的过程中
C.研究的是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D.两个定律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2.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自然界中,能自花传粉的植物一般都是纯种
B.不同品种间的豌豆杂交,需要对父本去雄和套袋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正、反交的实验结果总是相同的
D.测交实验能直接证明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
4.关于教材中相关实验选材及相关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时,低倍镜观察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深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
B.选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碘液或斐林试剂检验结果
C.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中选择山柳菊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山柳菊没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及花小难以杂交实验等
D.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细胞膜对染色剂的通透性并使DNA与蛋白质分开
5.下列不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
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
C.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D.应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细胞发生癌变
6.孟德尔享有“遗传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成功与豌豆杂交实验密不可分。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是豌豆花大,易进行人工杂交操作
B.进行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须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处理
C.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检验
D.孟德尔据一对性状杂交实验做出了“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设
7.孟德尔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有( )
①选取豌豆作实验材料②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③进行人工杂交实验④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⑤选用了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⑥先选择豌豆再选择紫茉莉、草莓等植物作实验材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8.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9.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1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C.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11.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12.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分离时互不干扰,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种做亲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在F2中所占的比例约为( )
A. 1/16
B. 2/16
C. 3/16
D. 4/16
13.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
14.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性状表现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性状表现个体占的比例为( )
A. 1/3
B. 1/4
C. 1/9
D. 1/16
15.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
B.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16.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性状分离比③F1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④F1性状分离
比⑤组成F2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17.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B. 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 F2出现4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
D. F2出现4种性状表现类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18.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和皱粒为显性。

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如果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表现型之比应分别为( ) A. 9∶3∶3∶1及1∶1∶1∶1
B. 3∶3∶1∶1及1∶1
C. 9∶3∶3∶1及1∶1
D. 3∶1及1∶1
19.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 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 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20.基因A 、a和基因B 、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2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2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别针对玉米的不同性状进行了实验探究。

请分析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B)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b)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2)已知玉米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丙小组为了探究纯合高茎玉米植株所结果穗的所有子粒全为纯合、全为杂合还是既有纯合又有杂合,他们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的两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结果发现子代植株全为高茎,由此他们判断该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

可老师认为他们的结论不科学,原因是。

请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①;②单独隔离种植(或自交);③。

结果预测:
Ⅰ.如果,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全为纯合子;
Ⅱ.如果,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全为杂合子;
Ⅲ.如果部分子粒的后代全为高茎,另一部分子粒的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
粒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23.某二倍体植物具有高茎和矮茎之分,某实验小组以这种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1)实验小组对该性状的遗传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植物的株高由三个遗传因子(A、a1和a2)控制,当a1和a2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矮茎,其他情况均为高茎,A相对于a1和a2为显性。

如果该假说成立,第1组中子代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为;则第2组中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和。

(2)假说二:植物的株高由三个遗传因子(A+、A、a)控制,其中A决定高茎,A+和a都决定矮茎,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为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则第2组的双亲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和。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说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矮茎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株高和数量。

若F2中,则支持假说一。

若F2中,则支持假说二。

(4)该植物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5)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法。

24.在家兔中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色长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中纯合子占黑色长毛兔总数的________,杂合子占F2总数的________。

(3)此现象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

25.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的叶颜色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遗传因子为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某地开发出一种水果,其果皮颜色(C、c)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味道(D、d)有甜的,也有酸的。

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A、绿色甜果植株B 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据表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上述两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2)亲本中紫色酸果植株、绿色甜果植株A、绿色甜果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水稻花粉粒中淀粉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圆花粉粒(L)对长花粉粒(l)为显性。

已知W、w与L、l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请利用花粉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实验步骤
①用__________________植株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杂交得F1植株。

②取________________加碘染色后,经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______________,并记录数目。

(2)某同学观察一个视野后,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3)结果分析
①上述同学的统计结果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正确性吗?试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花粉粒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则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是正确的。

28.牵牛花的花色由基因R和r控制,叶的形态由基因H和h控制。

下表是3组不同亲本的杂交及结果,请分析回答:
(1)根据第________组合可判断阔叶对窄叶最可能为显性;由第________组合可判断________对________为显性。

(2)3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的遗传因子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③产生的红色阔叶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杂交组合①产生的红色阔叶与白色阔叶再杂交,得到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9.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过程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表现类型,对每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豌豆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定律。

(2)黄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绿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3)后代中属于双隐性性状的是______,它是____子。

(4)杂交后代中,子叶黄色与绿色的比是________;形状圆粒与皱粒的比是____________。

(5)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B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中基因的遗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体现是同时进行的,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2.C
【解析】分离定律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A、B项中不存在等位基因,D项中未体现分离。

3.C
【解析】在自然界中,能自花传粉的植物一般不一定都是纯种,如杂合体的自花传粉,A错误;不同品种间的豌豆杂交,需要对母本去雄和套袋,B错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控制性状的基因均为细胞核基因,故正、反交的实验结果总是相同的,C正确;测交实验不能直接证明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但可通过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进行演绎推理,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区域观察,然后再换高倍镜观察,A错误;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必须保持恒温,而斐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的过程必须要加热,这会破坏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导致实验失败,而碘液检测淀粉时不需要改变温度,这是碘液相对于斐林试剂的优点,B错误;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中选择山柳菊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山柳菊没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及花小难以杂交实验等,C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错误。

5.D
【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①选择了正确的实验材料——豌豆;②采用了正确的实验方法,从一对性状到多对性状进行研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6.D
【解析】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是豌豆花大,易进行人工杂交操作,A正确;进行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须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处理,B正确;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检验,C正确;在孟德尔所处的时代,孟德尔及同时代科学家对染色体尚未形成正确认知,没有染色体这个概念,D错误。

7.B
【解析】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之所以获得成功,首先因为他选择了合适的实验材料豌豆,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因此自然状态下的豌豆均为纯种;其次是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运用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并且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8.C
【解析】选项A、B、D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项C不能说明成功的原因。

因为无目的、无意义的大量实验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也反过来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9.D
【解析】测交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所做的实验,A错误;假说内容是“性状是由细胞内的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由摩尔根等人发现的,B错误;验证假说是否正确,需要进行测交实验,C错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D正确。

10.C
【解析】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取材正确,即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而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A正确;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B正确;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因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进行测交实
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正确。

11.B
【解析】子代中YY∶Yy=1∶1,可推知其亲代的基因型为YY×Yy;子代中RR∶Rr∶rr=1∶2∶1,可推知其亲代的基因型为Rr×Rr,故选B项。

12.C
【解析】纯种的高秆抗病与矮秆不抗病品种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有4种表现类型,比例为9∶3∶3∶1,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占F2的3/16。

13.D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14.B
【解析】由图可知,子代黄色、绿色各占1/2;圆粒、皱粒分别占3/4、1/4。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所以子代中黄色皱粒占1/2×1/4=1/8,绿色皱粒占1/2×1/4=1/8。

杂交子代中新性状表现为黄色皱粒与绿色皱粒,所以共占1/8+1/8=1/4。

另一简单方法:子代中出现的皱粒即为新性状表现,由图知皱粒占总数的1/4。

正确答案为B。

15.D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是:(1)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因此,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及其解释归纳总结的,也适合多对相对性状,所以,A选项错误。

16.B
【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F1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其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1∶1∶1。

F1的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显显∶显隐∶隐显∶隐隐=1∶1∶1∶1。

17.C
【解析】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子一代(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
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共有16种结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类型。

每一对性状都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8.C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与乙杂交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则依据分离定律,甲(黄)×乙(黄),后代存在两种表现型,即黄与绿,则甲(Yy)×乙(Yy);甲(圆)×乙(皱)杂交,后代存在两种表现型,则甲(Rr)×乙(rr),故甲为YyRr、乙为Yyrr。

19.A
【解析】亲本可以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是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

20.A
【解析】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只能产生遗传因子为ab的配子,所以,要产生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和Aabb的个体,还需要AB和Ab两种配子,而且其比例为1∶1,能产生AB和Ab遗传因子配子的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是AABb。

21.D
【解析】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论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

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

22.(1)蓝色∶棕色=1∶1
(2)选择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基因型
用高茎玉米果穗上的全部子粒作亲本分别观察记录子代植株的高矮情况
所有子粒的后代全为高茎所有子粒的后代均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解析】(1)由于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可产生含B和b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用碘液处理后,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棕色=1∶1。

(2)丙小组只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的两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由于选择样本太少,实
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①用高茎玉米果穗上的全部子粒作亲本;
②单独隔离种植(或自交);
③分别观察记录子代植株的高矮情况。

结果预测:Ⅰ.如果所有子粒的后代全为高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全为纯合子;
Ⅱ.如果所有子粒的后代均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全为杂合子;
Ⅲ.如果部分子粒的后代全为高茎,另一部分子粒的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23.(1)1∶1 Aa1Aa2
(2)Aa Aa
(3)高茎与矮茎之比为1∶1 全为矮茎
(4)基因分离
(5)假说——演绎
【解析】(1)如果该假说成立,则第1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均为a1a2,则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1a1(高茎)∶a1a2(矮茎)∶a2a2(高茎)=1∶2∶1,因此子代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为1∶1;第2组后代高茎与矮茎(a1a2)性状分离比为3∶1,则亲本为Aa1和Aa2。

(2)第2组:高茎(A_)×高茎(A_)→高茎(A_)∶矮茎=3∶1,且亲本不会出现A+,则子代中矮茎为aa,因此第2组的双亲分别是Aa和Aa。

(3)第2组同学将F1中的矮茎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株高和数量。

若假说一成立,则F1中的矮茎植株为a1a2,其自交所得F2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1∶1。

若假说二成立,则F1中的矮茎植株的为aa,其自交所得F2应全为矮茎。

(4)该植物高茎与矮茎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4.(1)黑色短毛兔×褐色长毛兔→F1工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从F2中选出黑色长毛兔F2中黑色长毛兔×褐色长毛兔(测交),其后代不出现褐色长毛兔的亲本即为纯黑色长毛兔 (2)BBee Bbee
1/31/8 (3)自由组合
【解析】黑色长毛兔是亲本中没有的性状,是重新组合出的新性状,可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解决此题,但是要注意到重组性状是第二代才出现的。

题目要求是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所以必须要选育出纯合子才能稳定遗传。

25.(1)自由组合 (2)AABB、aabb1/5
(3)AAbb(或aaBB)紫色叶∶绿色叶=1∶1
【解析】(1) 表格中的数据比例相符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组合①的F2中紫∶绿色约为15∶1,故F1含有两对等位基因,F2中遗传因子为aabb的植株的叶片表现为绿色,A__B__、A__bb、aaB__的植株都表现为紫色。

组合①的紫色和绿色亲本遗传因子为AABB和aabb,F2中15份紫色叶植株中有3份为纯合子,即1AABB、1AAbb、1aaBB,故F2的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5。

(3)由组合②的F2中分离比约为3∶1,推知F1中只含1对等位基因,故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遗传因子为AAbb(或aaBB),F1植株的遗传因子为Aabb(或aaBb),与遗传因子为aabb的绿色叶植株杂交后,后代的表现型为紫色∶绿色=1∶1。

26.(1)绿色、酸果紫色、甜果 (2)ccDD Ccdd CCdd
【解析】根据组合②中,紫色酸果与绿色甜果B杂交后代全为绿色酸果可推知:绿色对紫色为显性,酸果对甜果为显性,且两亲本均为纯合子,所以紫色酸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ccDD,绿色甜果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CCdd。

再根据组合①中,紫色酸果(ccDD)与绿色甜果A(C__dd)杂交后代中紫色∶绿色=1∶1,则可推出绿色甜果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Ccdd。

27.(1)①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或纯种的非糯性长花粉粒纯种的糯性圆花粉粒)
②F1的花粉粒颜色和形状
(3)①不能。

观察的花粉粒数量较少,误差较大,可多观察几个视野进行统计分析;再者,不应把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情况分开统计,应同时观察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情况。

修改后的统计表格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