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工作及自检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及自检要点
针对现场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及时解决施工工程存在的问题,达到项目部质量控制要求,规定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及要点,具体如下要求。

一、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1、分单体、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楼层施工段进行验收;
(1)单体划分:
C1地块: 1#公建式公寓、2#公建式公寓、3#公建、4#地下车库;
C2地块: A1#住宅、A2#公建、A3#地下车库;
C3地块:C1#公建式公寓、C2#住宅、C3#公建、C4#公建、C5#地下车库;
C6地块: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基坑支护。

(2)分部划分:现阶段为基础分部、主体分部。

(3)分项划分:现阶段基础分项工程包括有支护土方、桩基、地下防水、钢筋、模板、混凝土;主体结构分项工程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等。

(4)楼层施工段:按楼层、后浇带划分施工段。

2、现场质量控制工作通用流程:
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施工队质检员、项目部技术干部过程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进行整改;每工序施工完成,由施工队质检员,不合格施工队整改,验收合格后,报项目技术干部验收;项目部技术干部验收,不合格施工队整改,验收合格或整改后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及质监站验收。

3、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总体要求
(1)每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数量规定;
1)钢筋工程分柱、墙、梁、板四项,主控项目全数检查,一般项目点数为10点(柱、梁各为4个构件,墙为3间;板为4块);
2)模板工程分:柱、墙、梁、板四项,主控项目全数检查,一般项目点数为10点(柱、梁为4个构件;墙为3间;板为5块;电梯井全数检查);
3)混凝土工程按施工、现浇结构两大项;混凝土施工全数检查记录;现浇结构分柱、墙、梁、板四项,主控项目全数检查,一般项目点数为8点(柱、梁、独立基础各为4个构件;墙为3间;板为4块;电梯井全数检查);
4、月度质量考核
月度质量考核按照施工队报验时项目部技术干部验收记录及工程部专检记录综合评定,计算公式为:
1)月度质量验收合格率=月度钢筋工程合格率*0.35+月度模板合格率*0.35+月度混凝土工程合格率*0.3;
2)项目部质量月度专项检查合格率=钢筋工程合格率*0.35+月度模板合格率*0.35+月度混凝土工程合格率*0.3;
3)施工队月度质量合格率=月度质量验收合格率*0.8+项目部质量月度专项检查合格率*0.2
4)工区月度质量合格率(主体阶段)=土建队合格率*0.9+安装队合格率*0.1
二、项目部工程检验批自检工作流程及要点
1、自检工作总体流程
楼层轴线放样复核→墙柱钢筋验收→模板支撑体系验收→模板安装验收→梁板钢筋验收→混凝土施工验收→拆模后混凝土结构验收
2、自检工作各流程及要点
(1)、模板工程自检
1)、楼层轴线、标高测设后项目测量班、技术主管复核;
a、复核轴线总长、总宽;复核楼层标高;
b、复核墙、柱钢筋有无偏位;
2)、模板支撑体系到顶后,施工队经自检报工区技术主管验收
模板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工区技术主管、技术员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

模板支撑体系到顶后,施工队经自检报工区技术主管验收
a、画支撑体系立杆平面规划布置图,施工队上报,各地块技术主管审核,重点部位基础由高低差处如柱周边的承台;
b、搭设支撑架体系需布置线、控制点,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性、横平竖直;
c、楼层支撑立杆位置需上下层对齐;
d、扣件连接,有高差处的支撑架连接,采用旋转扣件连接,禁止采用十字扣件连接;
e、立杆底垫板短边不小于100mm且居中布置;
f、大截面主梁调整起拱高度,且需设置单独立杆支撑间距1.2~1.8m;
g、支撑立杆只能在一端用顶托,严禁两端用顶托,且顶托与钢管应同心。

(2)、梁底、板底受力主楞、次楞铺设检查
a、主楞采用双钢管或双方木,且需到板边;
b、次楞采用方木,间距200mm,立放;
c、主楞、次楞横平竖直;
(3)铺设梁、板底模
a、检查工作面整洁、构件预检、模板面清扫、刷涂脱模剂
b、模板接缝处加设双面胶条,模板使用时,短边不小于150mm;
c、模板大跨度起拱后,接缝处用双面胶带堵缝;
d、模板标高检查,应比设计高3-5mm;
e、模板平整度检查、固定,重点部位梁底及梁中加固,逐步淘汰步步紧;
f、穿梁板的穿线管预留孔应采用与预留穿线管尺寸一致的钻头开洞;
g、模板支设完成后及时清理垃圾,后续施工较慢的模板,应在下道工序施工前,重新检查标高、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清理垃圾,且表面平整度不大于1mm;
(4)铺设梁侧模
a、检查梁侧模加固情况,梁高大于700加设一道对拉螺杆,梁高大于1000,加设两道对拉螺杆;
b、梁、柱接头,侧模与底模、侧模与柱模、侧模与顶板模接缝处粘贴海棉条;
(5)墙柱模板
a、模板底部与结构面接触部位、模板与模板间拼缝部位应设置海棉条。

b、对拉螺栓位置、间距、数量检查。

c、垂直度检查,采用线锤吊测。

(6)上述工序完成分段,施工队自检合格后,报工区技术主管;
(7)工区技术主管现场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报监理,不合格记录不合格项由施工单位整改后,工区技术主管验收;
(2)、钢筋工程自检
1)、钢筋原材试验;
a、试验室根据物资部材料报验单,及时对进场钢筋取样送检;
2)、钢筋加工;
a、钢筋配料单尺寸复核;
b、钢筋弯钩、弯折、尺寸检查,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不少于3件;
3)、钢筋连接(电渣压力焊、直螺纹套筒连接、绑扎搭接);
a、试验室根据施工队报验对电渣压力焊、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取样送检;
b、检查钢筋接头百分率;
c、检查电渣压力焊、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的外观质量;
4)、钢筋安装;
a、钢筋绑扎安装前,放线定位绑扎;安装绑扎前先示范绑扎后在进行大面积施工;
b、按设计文件、变更单对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检查
c、有上下层钢筋网,底层钢筋网绑扎安装完成后及时检查;底层(内层)钢筋绑扎安装时,保护层定位是否到位;上层(外层)钢筋绑扎安装时,保护层厚度、数量是否到位;楼板的钢筋位置上下层间距一致时上下层对齐;
d、扎丝采用双扎丝、8字扣;
e、马凳、保护层垫块布置均匀;框架梁、基础筏板保护层垫块适当增多
f、后浇带等部位外露时间长的刷防锈漆;
g、梁柱节点接头位置,按照11G101系列图集检查;
h、剪力墙水平、竖向筋帮扎时采用梯子筋,以保证钢筋间距;
i)、剪力墙、梁柱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限位筋,以保证构件截面尺寸;
j)、成品保护,固定及清理杂物,重点是楼板的负弯矩钢筋,应及时铺设脚手板形成过人马道;
k)、防雷接地搭接焊(包括竖向、横向钢筋相交位置、钢筋接头位置、接地外露位置等),重点焊接的质量、焊缝的长度;
(3)、混凝土工程:
1)、施工准备:施工队的机具、班组人员配备是否到位、施工顺序,施工队口头向现场技术主管汇报;杂物清理干净、洒水湿润;
2)、施工过程
a、墙柱底楼层施工缝采用同标号砂浆湿润;
b、砼到现场,配合试验室检查坍落度、和易性;
c、现场技术主管全过程旁站,重点混凝土振捣,不得将振捣棒碰触钢筋、模板;
d、收光养护;
3)、拆模
a、采用同条件养护砼试块,必须放置在楼层处且与楼板同时养护,采用同样的养护方法;
b、外观尺寸验收,包括截面尺寸、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表面垂直度;
c、外观质量缺陷检查,缺陷内容包括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
d、缺陷处理:拆模后及时检查,经技术主管同意后,进行处理,外观缺陷检查可以拆模后检查,也可在工程例会召开前集中检查,并将问题汇总并处理。

不合格项,经工区技术主管同意后方可修补;
三、验收过程其他事项
1、自检、专检:自检合格后,专检,如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整改到位及时的可以自检与专检同时进行,尺度现场技术主管控制;
2、现场技术主管职责划分,专检前工作
(1)、督促落实各项要求:
程序为:口头整改要求、书面整改要求、书面整改要求加罚款、向工区经理反映整改要求、项目总工现场开反面整改会议、项目经理督导。

(2)拒不整改的:原则上现场整改,不整改或拖延整改的,事后或事中暂缓施工,存在质量问题的班组全员、队负责人、队技术负责人参加项目总工主持的施工要求、工艺培训学习会,通过学习该队负责人、班组长能复述施工工艺操作要点、质量控制要点的可以施工,负责暂缓施工,继续学习,直至到达项目部的要求;
3、测量室与现场技术主管工作职责划分
(1)、精测队(测量室)需在每一工作面精确布置控制点;
(2)、精测队每一工作面精确控制点放样后,由现场技术主管用钢尺、水准仪复核检查施工队放线结果及施工过程中的细部尺寸;
(3)、为保证放样准确性,现场技术主管确认需要加测加密时,由精测队施测。

附表一、钢筋工程检验批质量自检记录
附表二、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自检记录
附表三、混凝土工程检验批质量自检记录
附表四、C1地块自检记录编码
附表五、C2地块自检记录编码
附表六、C3地块自检记录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