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的治疗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的治疗疗效
刘玉国
【摘要】目的:研究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牙周基础组、牙周基础-正畸组,每组各40例.牙周基础组单纯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基础-正畸组实施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平均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咀嚼效能百分比,评价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牙周基础-正畸组牙周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明显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病症状,提高牙齿稳定性和咀嚼效能.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7(029)013
【总页数】2页(P43-44)
【关键词】正畸;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病
【作者】刘玉国
【作者单位】固始县人民医院,河南信阳 46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4.1
牙周病是临床常见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病隐匿且进展缓慢,一般无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

牙周病发病后可累及牙槽骨、牙周膜以及牙龈,导致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甚至出现牙齿松动、移位、伸长、扭转等情况,咬合功能减退,形成牙颌畸形。

为了避免牙齿错位畸形、牙周袋等的发生,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减轻牙龈出血和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需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1,2]。

目前临床多单纯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但效果欠佳[1]。

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联合正畸治疗可消除牙龈出血、炎症和疼痛等症状,促进牙周组织正常形态的恢复和牙列功能的重建,本研究探讨了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牙周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牙周基础组、牙周基础-正畸组,每组4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牙周病诊断标准[2];②无系统性疾病,口腔卫生良好;③知情同意且可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系统性疾病,口腔卫生差,存在口腔溃疡等感染情况;②无法配合本次研究;③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者。

牙周基础组:男26例,女14例。

年龄21~64岁,平均(41.92±4.17)岁;其中,慢性牙周炎有28例、侵袭性牙周炎12例。

牙周基础-正畸组:男28例,女12例。

年龄21~65岁,平均(41.47±4.12)岁;其中,慢性牙周炎有27例、侵袭性牙周炎1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牙周基础组单纯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方法,全面检查患者口腔状况,了解口腔和牙周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并给予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治疗,同时给予药物对牙周炎症进行控制。

牙周基础-正畸组实施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

在牙周基础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用标准直丝弓矫正8~24
个月,每2~4周检查1次,并给予咬合调整和口腔卫生情况检查。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平均附着丧失 (Clinic attachment loss,C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的差异、前后咀嚼效能百分比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经治疗,牙周病相关症状完全消失,PD、CAL、SBI、PLI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咀嚼效能提高50%以上;有效:经治疗,牙周病相关症状改善,PD、CAL、SBI、PLI均有所改善,咀嚼效能提高25%以上;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5 统计学处理以SPSS 2
2.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D、CAL、SBI、PLI的比较治疗前两组PD、CAL、SBI、PLI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2.2 两组患者牙周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牙周基础-正畸组牙周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百分比比较治疗前两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明显高于牙周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牙周病是常见口腔疾病,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对患者进食功能和机体营养状况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诱导全身疾病发生。

一般来说,牙周病患者牙周情况差,容易出现咬合错位,而不良的咬合关系又可导致牙周病加重,因此对咬合关系进行纠正和改善牙周情况是牙周病治疗的关键[4]。

牙周病患者牙槽骨骨质疏松,容易发生程度不一的吸收现象和牙周纤维炎性破坏,可增加龈沟出血、菌斑堆积、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并导致探诊出血阳性率增加。

经牙周基础治疗之后,可降低上述指标,有效控制牙周症状[5]。

此时给予进一步
的正畸治疗,可有效调整咬合关系,促使咬合力均匀分散,促进正确咬合关系的建立和移位牙齿的复位,减轻或消除继发性咬合创伤的发生,进一步提升牙齿稳定性,提高咀嚼效能。

咀嚼效能低下在牙周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出现和牙齿稳定性降低、牙龈炎症以及牙槽骨吸收相关,可降低牙周组织耐受性。

另外,咬合关系不当可导致牙齿功能性接触面积减少,从而出现咀嚼效能降低的现象。

在牙周基础治疗之后,牙周袋中炎症得到有效控制,牙周纤维功能恢复,牙周膜感觉阈值增加,牙周组织耐受性提高,可促使咀嚼效能部分恢复。

而正畸治疗之后,可促使错位咬合关系得到纠正,促进上下牙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促使上下咬合紧密,进一步提升牙齿稳定性,改善咀嚼效能[6,7]。

本研究结果显示,牙周基础-正畸组的牙周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
说明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牙周症状。

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咀
嚼效能百分比明显高于牙周基础组,说明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可提高咀嚼效能。

有学者研究显示,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患者咀嚼效能具有提高作用[2]。

治疗前两组PD、CAL、SBI、PLI接近,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的PD、CAL、SBI、PLI的差异均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说明联合治疗可更好改善牙周症状。

综上所述,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病症状,提高牙齿稳定性和咀嚼效能。

【相关文献】
[1] Yunji W,Zhaowu C,Yuanyuan Z, et al. Influence of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on osteogenic tissue regeneration in a periodontal injury model: X-ray image alterations assessed b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J].Ultrasonics,2014,54(6):1581-1584.
[2] 魏森.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
床,2016,16(5):70-71.
[3] Dan H,Vaquette C,Fisher AG, et al.The influence of cellular source on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using calcium phosphate coated polycaprolactone scaffold supported cell sheets [J]. Biomaterials ,2014,35(1):113-122.
[4] 于鹏,陈明.老年牙周病患者前牙移位正畸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
志,2015,13(4):205-208.
[5] 陈舟华.口腔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8):4-
5.
[6] Zhao YH,Zhang M,Liu NX, et al.The combined use of cell sheet fragments of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and platelet-rich fibrin granules for avulsed tooth reimplantation [J].Biomaterials, 2013,34(22):5506-5520.
[7] 钟彬,尹鸿民.牙周的基础治疗对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
报,2015,21(9):1302-1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