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72例,按照1:1完全抽样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6例。

对照组予以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ENA)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面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PFNA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临床疗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群的高发病症,属于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病症之一,目前临床中采用保守治疗未能取得良好疗效,因并发症多及致残率高而不作为治疗此症的首选方法[1]。

已有研究表明手术治疗能有效克服保守治疗的弊端并改善患者疗效,但还不确定何种手术方式更为有效,本次研究通过选取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予以DHS手术及PENA内固定治疗,以寻求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手术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72例,按照1:1完全抽样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6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21例,年龄为65-85岁,平均年龄为(76.32±8.75)岁,受伤时长为2-5d,平均(3.17±0.65)d;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2:24,年龄为67-85岁,平均年龄为(77.02±8.54)岁,受伤时长为2-5d,平均(3.05±0.87)d。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受伤时长等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予以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应用全麻并取仰卧位,通过C 臂机观察闭合复位,在大粗隆近处行外侧切口至暴露整个大粗隆,并于粗隆下方2.5-3cm处进行定位,从而放置DHS板、螺钉与股骨干固定,最后进行止血与切口缝合。

研究组予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ENA),术前准备同于对照组,在大粗隆上端行纵形切口并逐层切开,将导针置入粗隆顶点,从而沿导针将PENA 主钉置入髓腔,同时将导针置入股骨头,沿导针置入螺旋刀片并以螺钉固定,通过C臂机观察PENA的置入位置,术后进行止血与缝合。

1.3疗效评价
手术情况包括切口面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评定,髋关节功能以Harris功能系统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用资料均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面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且研究组的术后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及手术前后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者报告3例螺钉松动,5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研究组患者报告2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保守治疗中骨折的愈合速度慢且时间教长,从而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目前大部分医者主张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改善治疗的效果[2]。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予以DHS与PENA治疗,以探讨分析PFNA 内固定手术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些许依据与借鉴。

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FNA内固定手术的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面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73.28±48.1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5.62±95.0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原因在于PFNA 内固定实用螺旋技术,可有效压缩骨松质,不需要完全显露骨折断处,因此手术切口小且对骨折断处的血供应破坏小,从而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

而DHS手术需完全显露骨折处造成创面较大,并引起较多出血,从而对于老年患者具有较大风险[3]。

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且研究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表明手术确实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案,且PFNA
内固定的手术疗效优于DHS。

资料表明,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由(50.34±4.60)分上升为(87.80±8.7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由(51.37 ±4.78)分上升为(72.42±7.58)分,组间及手术前后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主要原因在于,PFNA内固定的螺旋刀片能够避免切割股骨颈并进一步拉紧骨折处,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这与潘富文等人[4]的研究结果一致。

而DHS仅使用一颗主钉进行固定,易导致松动移位等问题,从而治愈率较低。

同时已有文献表明,PFNA内固定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证实[5]。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原因在于DHS只使用一颗主钉易导致螺钉松动,而且手术过程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较大创伤,导致患者因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产生褥疮等并发症,而PFNA则能较好地避免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面小、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的优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丽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5596-5599.
[2]徐慰凱,陈芒,宋晓斌,苏琦,谢喜波,詹海鹏.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72-74.
[3]高培国,强辉.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3):318-320.
[4]潘富文,杜秀藩,张国如,王启琪,云波.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4):58-60.
[5]徐沁,田守进,倪善军,周志平.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对比[J].河北医学,2014,20(11):1781-17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