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澄湖度假区地势平坦、 村落临水聚散, 区域内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民风淳朴、 水 资源丰富, 自古以农为本, 拥有得天独厚的 “湖、 岛、 渔、 田、 泉……” 等环境资源和丰 富多彩的 “寺庙、 宅院、 老街、 古桥……” 等人文资源, 是 “鱼米之乡” 和 “江南水 乡 ” 的典型代表 。 (图 1) 阳澄湖湖内水产 品极其丰富, “阳澄湖八鲜” 已成为广为人 知和深受人们欢迎的江南特色美食, 其中 “青背、 白肚、 金爪、 黄毛” 的阳澄湖清水大 闸蟹, 早已享誉全世界。
23 JIANGSU URBAN PLANNING 江苏城市规划 2012 年第 6 期 总第 211 期
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图 5 城市设计示意图
乡村景观为主, 点缀高端休闲、 养生场所的 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图 5)
5.8 指标控制— ——“细化类别, 分区控制” 规划在传统编制手法的基础上细化用地 类别, 增加用地性质兼容、 分类控制公共服 务设施。 同时结合城市设计的分析, 分区域 控制河道、 道路退线和建筑高度等指标, 避 免 “一刀切”; 如小镇核心区内商业及商住混 合用地可临街而建 (指 小镇 内 10 米 及 10 米 以下道路), 不退道路红线, 沿河建筑按不同 分区和所具备的功能采取不同的退河岸要求 等; 以期通过因地制宜的分区域控制, 形成 进退有序、 错落有致的城镇空间形态。
5.3 用 地 布 局 — ——“ 集 核 —片 区—散 点 ” (图 3)
5.3.1 集 核 : 集 中 在 小 镇 区 , 布 置 居 住 、 共享性公共设施用地, 便于形成集中的服务 和生活氛围。
5.3.2 片区: 小镇外围布置分而有序的主 题酒店功能片区, 保持主题酒店的私密性并 形成序列。
1 项目背景
阳澄湖是长三角、 苏州市空间格局中的重 要生态功能斑块和备用水源地, 对保持区域生 态安全格局、 城市山水景观格局、 城市供水安 全等具有战略意义。 近年来, 阳澄湖面临着生 态功能退化、 环境质量下降、 特色景观与人文 资源丧失等问题, 同时以快速消耗自然、 土 地、 人文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外向型经济 为主导的发展方式, 难以获得持续发展动力。 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的生态环 境优势, 综合滨水环湖地区的经济、 社会、 环 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实现旅游度假黄金地之价 值; 从而加快推进苏州 “退二进三” 的步伐, 为城市经济发展探寻新的机会。
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造, 补充旅游与公共服务功能, 建设为服务于 度假区与环阳澄湖旅游的度假小镇; “两带” — ——魅力双带, 即 “美人腿半岛魅力锦带” 和 “莲花岛生态绿带”, 是串联所有功能与景观主 题区的两条复合功能带; “多楔” — ——生态绿 楔, 指美人腿半岛上, 从阳澄湖到旅游小镇楔 入的数条放射状景观绿楔; “多点” — ——活力 斑块, 沿两条主要的景观与功能联系纽带, 布 局多种主题的游乐与休闲功能。
5.2 空间布置 5.2.1 规划区形成 “一核、 两带、 多楔、 多 点” 的规划结构。 (图 2) “一核” --公共核 心, 以沺泾老镇为基础, 进行渐进式的更新改
图 2 规划结构图
22 江苏城市规划 JIANGSU URBAN PLANNING 2012 年第 6 期 总第 211 期
图 3 用地规划图
在环境景观上规划维护大面积的原生态 本底环境, 修复生态保育区, 局部保留分散 簇群的农居点。 在绿化种植上采用本土植被 群落和本土植物, 种植上应充分体现种乱但 不乱种的、 追求自然种植的思想。 在河流水 系的整理上, 保持原有河流、 水系自然弯曲 的原生态景象, 尊重水体的自然呼吸更新过 程, 局部新增水系, 强化高端活动空间的私 密性。 在建筑控制上, 以小尺度、 低密度、 低层为主。 美人腿半岛建筑风貌以传统江南 为主调, 局部参插现代元素为点缀, 莲花岛 则突出古老活化渔村的场景。 通过绿化、 水 网、 建筑的有机组织形成水陆交织的自然与
4.2 开发模式— ——“以文化为灵魂 、 以产 品为本体、 以生态为基础”
文化是开发的核心主题, 规划以吴文化中 的水乡文化和雅士文化等本土文化为主体, 积 极吸纳现代文化的精华, 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 生活的纽带。 围绕文化主题, 整合资源, 适时 发展与资源条件相符的生态农庄、 会议、 疗 养、 高端度假、 文化体验、 节庆活动、 餐饮等 特色旅游休闲项目, 以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和为 生态维护提供物质保障。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坚 决的推进风貌保护、 生态保育, 以保护本地特
控规编制中通过研究支撑度假区发展的 生态、 旅游、 产业、 经济、 文化相关内容, 建立相匹配的用地布局、 功能分区、 旅游产 品、 交通网络、 建设强度等方面的支撑体系; 并与总规确定的用地总量及在城市设计空间 形态引导下的指标体系相互校核, 形成整个 控规指标控制体系。 (图 6)
6.3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互动 控规编制中除对建设用地进行规划控制 外, 还对非建设用地 (风景游赏用地、 生态绿
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控制性 详细规划
梅晓红 陈 清
【摘要】 阳澄湖是长三角、苏州市空间格局中的 重要生态功能斑块和水源地,近年来,阳澄湖 面临着生态功能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特色景 观与人文资源丧失等问题。同时以快速消耗自 然、土地、人文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外向 型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方式,也面临着“转 型”这一必然选择。本次控规通过“城市设计 研究与控制规划”、“发展支撑体系与控制体 系”、“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城市设计 导则与控规图则”的互动,积极探索城乡空间 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模式与途径。 【关键词】 阳澄湖;生态环境;控制性详细规 划;城市设计;旅游度假;互动;转型
5.5 交 通 体 系 — ——“多 样 化 的 组 织 形 式 , 自然化的道路设计”
阳澄湖度假区内形成 “外快内慢” 的大 交通环境, 采用 “停车换乘、 公交主导、 慢 行优先、 弹性管制” 的交通策略, 提供多样 化的旅游交通方式 (包括常规公交、 旅游巴
图 4 道路断面图
士、 水上交通、 自行车、 电瓶车 (豆荚车)、 步行、 机动车等), 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态理 念。 规划道路系统按功能分为干路、 支路和 私有道路, 设计上追求自然美、 生态化、 易 维护的原则, 采用以粒石、 块石等自然材质 为主, 预制透水预制品、 砖为辅, 局部采用 木、 落叶点缀。 断面上追求自然、 景观化, 不拘一格、 不对称的布置形式。 (图 4)
24 江苏城市规划 JIANGSU URBAN PLANNING 2012 年第 6 期 总第 211 期
图 6 城市设计示意图--美人腿半岛小镇休闲区
地、 河流、 农田等) 进行分区域规划控制引 导。 如通过对水系、 农田、 林地等整理, 在沿 阳澄湖侧的非建设用地中修建亲水性较好的望 湖栈台、 观景平台、 人行步道、 自行车道等设 施, 同时组织开敞型亲水空间, 营造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生态公共环境。 对分隔各功能组团 的非建设用地的控制和引导则通过生态绿地、 农田等大地景观, 辅以灌木、 乔木、 花卉的点 缀, 来增强各功能组团之间的私密性。
有的大地景观、 水乡生活、 生态群落。
4.3 发展策略— ——“岛岸统筹、 核边协作” 规划从经济角度分析预测度假区应采用 “岛岸统筹” 策略, 在相城区内部跨区协作, 与阳澄湖镇区、 盛泽荡、 太平的资源统筹。 以度假区为 “景”, 以周边环盛泽湖等相城辖 区范围为 “腹地”, 强化相互合作与互动, 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 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应强调与昆山巴城、 苏州工业园区的 “核边协作”。 与昆山巴城相 比, 突出 “质”; 与苏州工业园区相比, 突出 “特”。 以满足中高端需求为发展导向, 重点 培育高端会议、 生态养生、 文化休闲产品。
4.1 规划构思 4.1.1 规划从保护好江南水乡原真性风貌 环境出发, 延续总体规划制定的目标、 规模、 结构, 以 “城市设计研究” 为先导, 对规划 区建设用地和生态游赏用地进行控制和引导。 4.1.2 规 划 编 制 中 高 度 重 视 基 地 的 敏 感 性、 珍贵性和唯一性, 从总体定位、 用地兼 容、 风貌引导、 容量控制、 开发模式、 发展 策略、 经济预算等方面进行整体协调、 统筹 兼顾的研究与探索, 为长三角区域日益盛起 的高端旅游度假需求提供一处底蕴深厚、 独 特、 具有持久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2 规划范围
阳澄湖地区是由两条东北-西南走向的 狭长半岛 (主岛和莲花岛) 将整个湖体被分 割成东、 中、 西三个湖面。 阳澄湖生态休闲 旅游度假区拥有整个阳澄湖 70%的水面 , 著 名的主岛 “美人腿” (形状酷似正在跳芭蕾 舞的美少女腿) 半岛和莲花岛 (形状酷似一 叶完整的莲叶、 莲柄) 都完整的分布在区内,
5.6 整体风貌— ——“统筹兼顾、 镇乡一体” 在整体风貌上规划强调对建设区与生态 保育区的一体化整体设计, 力求旅游产品与 环境融为一体, 营造镶嵌在美丽乡野中的梦 幻山庄。 重视城镇和乡村的设计, 范围覆盖 城乡和水面地区, 确保形成大地景观化的乡 村景观背景和具有活力的城镇亮点地区。
5.7 环 境 景 观 — ——“原 真 性 的 大 地 景 观 , 原生态的环境品质”
5.3.3 散点: 在沿湖岸线布局旅游设施服 务点、 观景点, 在农田里保留特色村庄点。
5.4 公共空间— ——“有机组群、 分合有序” 从现代度假人群心理需求出发, 规划在 内部空间与项目组织上, 既强调 “尊重自 我”, 又强调 “相互交流”。 通过建设相对集 中的中心镇区, 并对不同功能和产权单元进 行合理划分, 形成多个岛状的功能组团, 以 适当的廊道联系, 最终实现 “独享空间与共 享空间” 分合有序的有机组群。
6 技术手法
6.1 城市设计研究与控制规划的互动 上一层次总体规划指导下, 阳澄湖生态 休闲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运用 “城市设计” 的理论、 方法和手段, 探索新江 南水乡建设与发展之路, 确立规划区整体定 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
6.2 度 假 区 发 展 支 撑 体 系 与 控 制 体 系 的 互动
拥有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 本次控规编制范围为阳澄湖生态休闲旅
游 度 假 区 行 政 范 围 , 总 用 地 面 积 61.72 平 方 公 里 (含 区 内 阳 澄 湖 水 面 43.02 平 方 公 里 ); 其中重点研究美人腿半岛核心区及周边风景 游赏区范围, 面积共约 9 平方公里。
3 现状概况
5.2.2 美 人 腿 核 心 区 形 成 “一 心 、 一 带 、 双轴、 多片” 的规划结构。 “一心” 即小镇 中心, 位于阳澄湖西岸小镇西出入口处。 “一带” 即贯穿南北的绿化景观带, 是串联全 岛各主要风貌区的重要纽带。 “双轴” 即小 镇中部的 “十字水街”, 由现有十字交叉的两 条主要通航河道构成, 将成为组织小镇公共 活动空间的骨架, 沿十字水街引入小型酒吧、 旅游商店、 艺术工坊等设施。 “多片” 是指 承载不同功能的游乐区、 主题酒店区、 小镇 休闲区、 核心区、 拓展区等。
但是随着近年来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和不
图 1 用地现状图
21 JIANGSU URBAN PLANNING 江苏城市规划 2012 年第 6 期 总第 211 期
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下降、 生 态功能退化、 特色景观丧失等问题。
4 规划构思与理念
5 规划主要内容
5.1 功 能 定 位 — ——“ 苏 沪 内 院 、 阳 澄 中 枢、 诗意水乡”
规划区将以 “内院品质— ——紧邻繁华市井 的优雅洞天” 展现苏州人文与自然精华, 成为 “阳澄湖” 核心品牌所在地, 为生活在现代都 市中的苏州人永久保留一块稻香萦绕、 油菜花 遍野, 具有 “原真魅力” 的江南诗意水乡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