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交通,城市空间的立体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
城市空间的立体革命
从崎岖不平的城市小路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单一的公交线路到多样化自
由出行,从平面的地面交通到上天入地的多层次交通体系,短短十几年中,杭州的
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快速公交、高铁、地铁……这些象征着速度和快
捷的名词一次次改写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人车分流、潮汐车道、循环交通、绿色出
行……一次次创新和尝试为杭州城市打通“血脉”。

过去难以想象的“交通奇迹”,
让城市在无比的忙碌中演奏着一曲流动的交响乐,杭州正日益成长为一座具有东方
品质和独特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杭州|生活品质
Hangzhou | quality life
3D交通构建城市大格局
早在1933年,国际建筑协会制定的《雅典宪
章》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是工作、居住、
交通、休憩。

而在1977年,国际建筑协会制定的《马
丘比丘宪章》中强调了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城市
增长的基本要素。

毋庸置疑,城市崛起于交通,一
座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它交通事业的发展紧密相
连、水乳交融。

3D交通即立体交通。

在很早以前,德国规划师
希尔伯塞莫曾提出了在不同平面把人行交通和车行
交通分开的立体交通方案,出现了“双层城市”的
模式,这就是现代复杂立体交通体系的雏形。

随着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无数交通工具的发明和
应用,城市的空间需要不断地开疆辟壤,让人流和
车流高效运转。

于是,上天的立交、高架和入地的
地铁、地下通道,让城市的交通空间不断地拓展,
加上地面上的公交、快速公交、公共自行车和呈辐
射状向外延伸的高铁、动车让杭州形成了立体网状
交通结构。

杭州市是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
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

截至2012年5月,杭
州户籍人口680万,而机动车保有量214.4万,驾
驶人240.1万,道路交通已经不堪重负,并严重制
约了杭州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高效运转的3D
交通体系,能逐渐引导杭州市区人口和产业向副城
转移,把杭州市的主导产业,如电子产业、信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等迁至规划中的三大副城,实施副城
的功能划分,同时实施商住混合开发,在同一城区
同时解决生活生产需要,避免大多城市面临的钟摆
式的交通拥挤。

因此,3D交通是优化城市功能、解
决城市拥堵的突围之道。

杭州|生活品质
Hangzhou | quality life
杭州从未有过的商业模式,能为地铁运营者和整个城市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

什么是地铁商业?业内普遍认为,地铁商业是指在地铁站厅内部如过道、候车点、出入口等处零星的商业网点,地铁的地下商场或商业街以及拓展地铁连线优势打造大型商业项目,如金海城、万象城购物中心、滨江星光大道项目等。

地铁站内,不仅开设商城,也可以使站内和地上商业连成一片,从而形成具有独特地铁文化的成熟商圈。

在广州,洗衣店、银行、药店等均已跻身地铁站厅;上海在地铁1号线16个车站开设了20多个书报亭、13个洗衣店、13个快照服务部和14家快餐店。

地铁的巨大客流激发了地铁的商业潜力,还带动了区域的商业规划和整合,放大商圈的辅射范围。

地铁在改善交通的同时,也使得沿线地产不断增值。

组合交通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来,为了提高杭城交通的通行率,杭州交通部门在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后,做了一系列大胆和创新的尝试,比如尾号限行、提速高架、单向通行、潮汐车道等等,杭州的城市交通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3D交通体系也日益丰富和完善。

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能源
机构以及公共交通国际联合会等国
际组织与机构,均把快速公交作为
当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

国内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2005年
12月在北京开通运营;2006年,
杭州开通的快速公交1号线,是国
内建设的第二条快速公交线路。


州的快速公交车道,是根据地铁网
线分布规划,这在国内属于首创,
既体现了城市交通“以人为本”的
基本理念,也是杭州实施“公交优
先”政策的有效载体。

而快速公交
7号线也将于2012年年底运行。


2015年杭州要建成12条快速公交,
长度约254公里。

到2020年,杭州
快速公交网络还会有大变化,规划
保留其中8条线路,调整因地铁开
通而受影响的4条线路,覆盖塘栖、
良渚、临浦、瓜沥等6个组团,最
终形成18条线路、395公里的线网
规模。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北京、上
海、贵州、广州先后开始实施限牌
措施,而杭州交警部门则踏上了以
“循环交通战略”为专题的治堵之路。

循环交通,是以杭州城市发展形成
的分区为基础,在各分区内以及分
区之间实施循环交通单行措施,同
时利用智能控制和信息诱导,让城
市交通流按照设定的路径有序高效
运行。

例如潮汐车道、路口禁左以
及单行线的推行,都是循环交通的
组成部分。

曙光路采用潮汐车道后,
早高峰流速、流量分别提高18.2%
和3.7%。

西溪紫荆花路口实施了
禁止多个方向机动车左转的优化措
施后,连接城西与西湖景区、滨江
区的灵溪隧道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从7月起,杭州城西区域内的高技
路、万塘路等10条道路也相继实施
全时段机动车单向通行,形成微循
环,杭州循环交通的大幕正式拉开。

7月8日,编号为“800001”
的杭州首辆公共自行车在完成最后
一趟骑行后,正式落户近日开馆的
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成为该馆的
永久性“镇馆”展品。

自2008年5
月1日,杭州市正式启用免费公共
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经过4年多
的发展,已经成功打造成全世界最
大的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


前,全市共有2177个租赁点,6.5
万辆公共自行车,每天约有25万人
次使用公共自行车服务,其所传递
的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杭州
还是全国首个开通水上公交巴士的
城市,目前有巴士36艘,线路8条,
出行观光两相宜。

杭州特色的红色
车站和轮船码头,成为了交通生活
的快乐驿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